朱開溝文化

朱開溝文化

朱開溝文化遺址位於束會川上游支流朱開溝溝掌處,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 自1974年首次被發現以來,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了四次發掘。發掘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共發現居住房址83座、灰坑(或窖穴)207個、墓葬329座、瓮棺葬19座,出土可復原陶器510餘件、石器270餘件、骨器420餘件、銅器50餘件。

基本信息

意義

朱開溝文化,標誌著鄂爾多斯地區首先完成了人類歷史的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即畜牧文化從原始的農業文化中分離出來,從而締造了中國北方原始畜牧文化的雛形,這對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史具有劃時代的意。

分析認定

專家們在對遺址及出土的文物進行綜合分析後認定,朱開溝遺址的時代上限相當於距今4200年的原始社會晚期,下限相當於距今3500年的商代前期。由於朱開溝遺址的文化面貌獨特,內涵豐富,自成體系,延續時間較長,又有一定的分布範圍,學術界將以朱開溝遺址為代表的遺存命名為“朱開溝文化”。朱開溝遺址,內涵豐富,特點鮮明,被學術界命名為朱開溝文化。

保護措施

2004年4月8日,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公布朱開溝文化遺址為全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又公布其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