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阿瑟 ( 布拉福德·迪爾曼 飾)和賈德 ( 迪恩·斯托克維爾 飾)是兩位正在大學讀研究生的富家公子哥。有著超於常人智商的阿瑟和賈德每每在夜深人靜時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來表現他們的智慧。不過此次阿瑟和賈德卻遇到了大麻煩,因為他們殺死了一名兒童並將之拋屍於水溝之中。隨著檢查官調查的深入,賈德遺留在現場的一副眼鏡讓他露出了馬腳。精明的阿瑟和賈德用事先商量的證詞取得了檢查官的信任,但賈德家的司機一句無意的言語卻讓阿瑟和賈德面臨著絞刑。阿瑟和賈德家很快就請來了美國最負盛名的律師威爾克 ( 奧遜·威爾斯 飾)來為他們做辯護。威爾克律師在蒐集證據的同時準備為兩人作無罪的辯護,精明的他小試牛刀即否決了檢查官精心挑選的陪審團,並在隨後的庭審中通過精彩的辯護使得阿瑟和賈德免於死刑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奧遜·威爾斯 | 喬納森·威爾克 | |
迪恩·斯托克維爾 | 賈德·斯坦納 | |
布拉福德·迪爾曼 | 阿瑟·施特勞斯 | |
艾倫·卡尼 | 環球報編輯(客串) | |
黛安·瓦西 | 魯思·埃文斯 | |
艾德·賓斯 | 湯姆·戴利 | |
伊娜·巴林 | 邁克的女友(客串) | |
Martin Milner | 希德·布魯克斯 | |
Richard Anderson | 馬克斯·斯坦納 | |
Robert F. Simon | 詹森少尉 | |
埃德蒙·科博 | 警察(客串) |
職員表
製作人 | 理察·D·扎努克 |
原著 | Meyer Levin |
導演 | 理察·弗萊徹 |
副導演(助理) | Ben Kadish |
編劇 | Richard Murphy |
攝影 | William C. Mellor |
配樂 | Lionel Newman |
剪輯 | William Reynolds |
美術設計 | Mark-Lee Kirk、Lyle R. Wheeler |
服裝設計 | Charles Le Maire、Adele Palmer |
布景師 | Eli Benneche、Walter M. Scott |
(以上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以上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名稱 | 提名/獲獎 | 提名/獲獎方 |
1959年 | 第1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 獲獎 | 奧遜·威爾斯、迪恩·斯托克維爾、布拉福德·迪爾曼 |
1960年 | 第13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影片 | 提名 | 《朱門孽種》 |
(以上參考資料)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1924年夏天,一個名叫羅伯·法蘭克斯的小男孩在放學回家時失蹤,第二天,焦急萬分的父母收到一封勒索贖金的信,信中交代了付錢地點和方法。但男孩的父親到銀行取錢時,男孩的屍體卻被發現了。警方在勘查現場時,發現了一副眼鏡,通過查詢配眼鏡的眼科醫生,獲知這種眼鏡只賣出兩副,其中一副的主人在歐洲;另一副屬於18歲的耶森·里波路。
檢察機關對耶森·里波路進行傳訊,里波路稱案發那天晚上與17歲的理察·婁伯開車去郊外兜風了。次日,檢察機關傳訊理察·婁伯,他聲稱案發當晚和里波路開車兜風,記不清去過哪裡。偵查人員起初沒有懷疑他們,因為他們的家庭都很富有,不可能有謀財害命的作案動機。
不過,當一名警官了解到案發當晚里波路並沒有用過家裡的車,對他們的懷疑陡然上升了。再次詢問中,兩人承認殺害了羅伯·法蘭克斯。
理察·婁伯和耶森·里波路被抓獲後,輿論對他們相當不利。他們作案手段令公眾震驚,在萬夫所指的情況下,他們的富家子弟身份對他們更加不利。
案件起訴後,68歲的丹諾接受聘請為他們辯護。他是強烈反對死刑的人,要避免死刑判決,要么被告人作案時患有精神病,要么認罪換取從寬發落。他邀請了三四個精神病醫生對兩名被告人進行精神病鑑定,證明他們感情有缺陷,都患有初期的妄想症。丹諾還找來十五六個證人(大多是被告人的同學)證明他們本來精神就不正常。同時,兩名被告人向法庭認罪。案件訴訟過程中丹諾運用心理學來揭示兩名被告人犯罪的原因,對於全案做了一次清楚、直接的辯解,並針對死刑發表了一番振聾發聵的見解。從而使兩名罪犯免於死刑。《朱門孽種》正是根據該案件改編而成 。
製作發行
發行公司 |
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美國) |
美國廣播公司(美國) |
Fox Video(美國)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美國 | 1959年4月1日(紐約州紐約市) |
瑞典 | 1959年5月4日 |
芬蘭 | 1959年5月15日 |
西德 | 1959年5月 |
丹麥 | 1959年9月11日 |
奧地利 | 1959年10月 |
(以上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朱門孽種》是一部精彩的令人目不睱接的法庭片,影片不僅具有極強的娛樂性同時也具備一定的思想性和思辨色彩 。 (新浪娛樂評)全片在情節設定上算是平鋪直敘,最高潮的就是最後不到30分鐘的庭審部分,辯護律師的陳詞非常精彩。影片宣揚了人人平等,而且這種平等恰恰跟社會仇富的心態相反,這是它制勝的地方 。 (東方網評)
這部精彩的法庭影片,展現的是丹諾律師所辦理案件中赫赫有名的一起,再現了丹諾律師生涯中輝煌的一幕。影片將這個案件展現在人們面前,威爾克的成功,降低了人們對於死者的惻隱之心和對兇手的痛恨之情,觀眾希望看到令人尊重的威爾克取得勝利,他們陶醉於這種勝利的喜悅之中。在仇富心理充斥的社會,贏得這樣的勝利頗不容易。但被告人的勝利是否就是正義的勝利,很耐人尋味 。 (《人民法院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