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研究

《朱熹研究》,束景南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書 名: 朱熹研究

朱熹研究

作 者:束景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

ISBN: 9787010071718

開本: 16

定價: 55.00 元

內容簡介

朱熹的仁政愛民思想,應該說是承繼了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的優秀的方面。然而他的對民施行“仁政”又是同他的對民施行封建三綱五常的教化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因此他的仁政愛民也沒有超越儒家倫理理性的藩籬。他的正經界只是要丈量清查土地,均平賦稅,並不敢觸動土地的占有;他的整頓賦稅也僅是要蠲除各種額外加增的無名苛賦,也不敢觸動沉重的“正賦”,老百姓是不可能富起來的,這都可以看出他的仁政思想的軟弱無力。“民”在他的心目中始終是一個沒有獨立自主性的受動體,正像他的“正君”思想只會培養一種“好皇帝”的文化心態一樣,他的“仁政”思想也只能培養一種為民請命的“好官”的文化心態,一種“清官”意識:不是民主,而是為民作主,又成為一種抗禦近代民主思潮傳播的文化惰力

我們看到,儒家倫理理性在朱熹的理學體系中是一種文化“潤滑劑”,它無所不在,四處充溢,圓美流轉地滲透,靠了它,他建構的靜態文化系統才凝聚成為一個超穩定的慣性價值體系。而正是從這一文化視角去審視他的靜態文化系統,可以具體而微地透視到整個儒家傳統文化深刻的內在矛盾與危機。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也就意味著超越一元倫理理性的古老文化傳統迎接一個多元理性時代的到來了。

作者簡介

束景南,1945年生,江蘇丹陽人。196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分配至揚州師院南通分院(今南通大學)中文系任教。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中文系,為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198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分配至蘇州大學中文系仟教。曾任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中華文化研究所所長。1995年調至杭州大學,為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及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古籍研究所及宋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研究領域廣泛,主要從事中國文化與思想史研究,出版著作《朱熹佚文輯考》、《朱子大傳——多維文化視野中的朱熹》、《中華太極圖與太極文化》、《朱熹年譜長編》(上、下卷)、《論莊子哲學體系的骨架》、《朱熹佚詩佚文全考》等。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文學評論》、《歷史研究》、《新華文摘》、《文史》、《文藝研究》等發表論文百餘篇。

目錄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庫總序

以杭州(臨安)為例還原一個真實的南宋(代序)

序言

引論朱熹:理學即人學

第一章沈郎與韋齋

第一節“武夷君”的降生

第二節從尤溪到潭溪

第二章在逃禪歸儒的道路上

第一節師事武夷三先生

第二節從“謙開善”處來

第三節泉南佛國的“杜鵑夜悟”

第三章從李侗走向二程

第一節從學延平李侗

第二節在隆興北伐與議和中

第三節中和之路——走向程頤

第四章寒泉著述

第一節與湖湘派的論戰

第二節朱陸呂三會

第三節丁酉年——四書集注體系的誕生

第五章在南康軍

第一節“見儒者之效”

第二節在賑荒救災中

第三節白鹿洞之會

第六章浙東提舉

第一節辛丑延和奏事

第二節六劾唐仲友

第三節與浙學陸學的交流

第七章武夷山中

第一節武夷精舍

第二節朱陳義利王霸之辨

第三節同浙學與陸學的論戰

第八章不平靜的戊申年

第一節延和奏事

第二節朱陸太極論戰

第三節戊申封事

第九章己酉年——生平學問的第二次總結

第一節先天學與太極學的統一

第二節五經學體系的建構

第三節“理一分殊”的四書學體系

第十章漳州太守

第一節南下臨漳

第二節正經界

第一節南陬學術素王

第四節考亭卜居

第十一章入侍經筵

第一節再度出山

第二節長沙新政

第三節經筵老儒

第四節道學放臣

第十二章慶元黨禁

第一節“吾道付滄洲”

第二節禁錮"偽徒"

第三節偽籍逆黨

第十三章生平學問的最後總結

第一節一代文宗

第二節“空同道士”

第三節經學大師

尾聲最後的精神求索

附錄朱熹年譜

編後語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