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朱捷(1888~1944),原名旭,字立基,雲南騰衝人,1905年,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四期,他學習刻苦認真,頭腦冷
靜,在軍事方面頗有才華。北伐時期,他隨范石生將軍參加革命,任第五十八師團長。後任滇南鎮守使,1927年隨龍雲起兵反抗唐繼堯,在龍雲奪得雲南後任滇軍第三師師長,成為滇軍建軍之初的四個師長之一,與盧漢、孫渡、張沖共同被譽為“滇軍四大元老”,之後又被蔣介石選中到中央軍校將官班和陸軍大學第十四期深造,並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1937年8月,淞滬抗戰爆發,朱捷的第三師被擴編成為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九軍,率部從雲南奔赴戰場,後因家母病喪,未能前行,部隊走前他用抗日救國的道理教育全體官兵,鼓勵士兵狠狠打擊日本侵略者。由於他治軍有方,部隊完成了預定的戰鬥任務。1941年底,朱捷因戰功遞次晉升為第十九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七十九軍軍長,1944年8月26日,晉升為陸軍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同年9月4日,日軍36萬人進攻廣西的門戶東安,朱捷將軍本想讓其部下第六十二軍死守東安,阻擋日軍,自己親率七十九軍增援,但因六十二軍部下一師長緩報軍情,軍長拉走部隊,致使朱將軍到達預想作戰戰場時,東安已經失守,他和日軍主力36萬人遭遇。危急關頭,朱將軍親率七十九軍三萬餘人在邾山阻擋日軍,與12倍於己的敵人血戰,最後彈藥用盡和敵人拼起了刺刀,9月9日,七十九軍全軍覆沒,朱捷將軍慘死於敵人的刺刀之下,時年56歲,成為中國抗戰史上犧牲在刺刀戰場上的最高級別將領,同時他也是抗日戰爭期間殉國的最後一位集團軍總司令,朱將軍殉國後,追贈陸軍二級上將。
滇軍名將
早年經歷
朱捷,字立基,1888年生於雲南省騰衝縣一軍人世家。其父朱國棟曾執教於雲南講武堂,是朱德、范石生的老師,朱捷曾參加過1911年的雲南重九起義和討伐袁世凱等活動。1905年,其父患神經失常症病逝。朱當時在雲南省立第一師範學院讀書。
1905年,朱捷父親亡後,得家族中四叔朱懷仁資助,經父親學生范石生介紹考進了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四期炮兵科,並於當年12月以全優的成績畢業,在滇軍統帥第一軍顧品珍部下當兵,走上了報國之路。朱捷跟隨顧品珍,因作戰勇敢,深得器重,擢升排長、連長。
1921年,朱捷投奔龍雲的佽飛軍,在第一師先後任營長、301團團長。並參加了討伐陳炯明、沈鴻英等戰役,參加北伐轉戰各地,戰功卓著,1924年擔任滇南鎮守使。
1925年,佽飛軍被改編為第一師,王甲本任第一師第三旅少將旅長。
1927年,龍雲聯合朱捷、盧漢、孫渡、張沖等四鎮守使反對唐繼堯,是年秋,龍雲在奪取政權後將滇軍擴編成四個師,朱捷任滇軍第三師中將師長,下轄3個旅3萬人。
川滇之戰
1930年8月6日,楊森在漢中組織靖川軍,自任總司令,委任陳應玉為第一路司令,劉湘為第二路司令,張印本為第三路司令。熊克武部亦進行了整編,委任但懋辛為第一軍軍長,唐廷無為第二軍軍長,劉成勛為第三軍軍長。熊、楊共推劉湘為前敵總指揮,兩軍分道出發,夾擊成都。川軍各部,亦相機通電回響。9月8日,川軍攻入成都,消滅呂超部隊,接著,川軍集結兵力八十一營仰攻在龍泉山頂布陣的滇軍朱捷第三師2個旅,朱捷百戰之餘,視川軍各部為烏合鳥聚,人數雖少,卻很自信。以逸待勞迎擊川軍,打到第五日中午,川軍氣勢已弱,朱捷率先在中午擊破川軍正面,一口氣追擊到成都城下,甚至迂迴到城北駟馬橋,意欲切斷川軍退路,川軍各部知道這是最後關頭了,失敗了就再沒機會翻本了,高唱著為川人爭人格,不退反進,在成都東門打了個五進五出,最後,厭戰的滇軍終於不想打了,與朱捷齊名的孫渡對龍雲說,這樣殺來殺去有什麼意思,白白的被川人視為侵略者,不如帶這些雲南健兒回家,關起門來搞自治。9月21日,滇軍撤離龍泉山陣地。由滇軍叛逃到川軍的楊森知道滇軍雖敗不亂,為防止滇軍捲土重來,建議發起追擊戰,並充當先鋒晝夜強行軍,連克簡陽、資陽、隆昌等縣。10月3日,咬住滇軍趙又新部,將其圍困於瀘州,擊斃了對他恩重如山的趙又新,龍雲無心再戰,欲率軍回滇。但朱捷對趙又新的陣亡耿耿於懷,於是10月上旬,朱捷親率第三師3萬餘人分三路直攻駐隆昌的楊森,楊森力敵不過,被朱捷打得部隊潰散,他本人身邊率領僅餘的1000餘人逃往上海,其餘殘部由劉湘代總司令率領,劉湘率部逃回成都。朱捷緊追不止,靖川軍被第三師打得潰不成軍,眼看要全軍覆滅。這時,第一路軍司令陳應玉親率20萬大軍在成都南門擋住並殲滅了朱捷的先頭部隊,之後朱捷的主力趕到,與陳應玉在成都平原上進行血戰。陳應玉眼看自己20萬部隊居然奈何不了區區3萬滇軍,不由氣餒,而朱捷見陳應玉人多勢眾,擊破不了陳應玉的防線。也萌生退意,便於11月27日退至金沙江南岸。陳應玉親率20萬部隊沿金沙江布防。靖川之戰,滇軍陣亡1萬餘人,川軍陣亡7萬7千人,滇軍完全退出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