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剛

朱建剛

1982年,獲得華中工學院(現 2005年,獲聘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2004年起在中山大學

基本信息

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

朱建剛,男,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正教授,數據存儲系統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超高密度存儲理論與技術,是磁記錄領域世界最傑出的學者之一。
朱建剛(Jimmy Zhu)

1982年,獲得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士學位;
1983年、1989年,分別獲得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碩士、博士學位;
1990年-1996年,在明尼蘇達大學任助理教授、副教授;
1993年,獲NSF青年科學家總統獎、明尼蘇達大學McKnight Land Grant Professorship;
1996年,獲R&D Magazine Top 100 Award;
1998年,卡內基梅隆大學終身正教授,ABB冠名講席教授,IEEE Fellow,獲12項美國專利;
2005年,獲聘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2010年,獲IEEE Magnetics Society Achievement Award(學會最高獎,每年一位,至今唯一的華人獲獎者)。

蘇州大學副教授

朱建剛,1975年生,2004年畢業於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獲文學博士學位。現執教於蘇州大學文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為俄蘇文學、俄國思想史。曾於《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二十一世紀》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代表作有《艱難的抉擇——再解讀》,《關於:一場被遺忘的論爭》、《與20世紀初的俄國思想》、《與俄國知識階層的定位》等等。

中山大學副教授

朱建剛,現任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教授、中國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員、公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中心研究員。
2002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主修社會與文化人類學;
2004年起在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任教;
2007-2008年作為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赴哈佛大學訪問。
主要研究方向有社區權力、社區發展、社會組織、認同政治、社會運動、城市空間、性別研究等,在國內外發表了20多篇有關社會組織研究的文章。
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所負責的中心被〈南風窗〉評為2007年度最佳公益組織。得到海內外媒體的報導。其農民工民間組織的研究得到廣東省委領導的點名肯定。參與四川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和災後社區重建工作,撰寫的《民間參與汶川大地震緊急救災》研究報告,提交給由國家減震救災委、民政部、北京師範大學組織的汶川地震專家對策組,匯成總報告遞交國務院,得到溫家寶總理批示。
《南方都市報》評論專欄的撰稿人,兼任廣東人文學會副秘書長,北京自然之友理事,雲南大眾流域研究及推廣中心理事,在社會組織研究和行動方面都做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