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郭生白,名春林,字潤物,號生白 ,1927年出生,河北武強縣人,為名醫世家第四代傳人。幼年過庭之訓以《傷寒雜病論》為重,稍長,涉獵群書。於北平受業於李藎卿先生學古文學,范湘谷先生學英文、物理、化學,相繼開始對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研讀,二十歲開始臨床。先生臨床六十餘年,通讀中醫經典,博採眾家之所長,勤求古訓,主要著作有《傷寒六經求真》、《 陰陽五行新解》、《本能系統論》、《思考治未病》、《論中醫復興》、《中醫復興的社會倫理學意義》、《論系統醫學與系統思維》及《論中醫的系統效應》等。
先生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浙江大學等高等院校做推廣中醫的演講,為中醫的復興搖旗吶喊。2008年1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中醫師承拜師大典”上發言並招收弟子。在臨床之餘,堅持每周在郭生白中醫研究院舉行中醫公益講座,為廣大中醫愛好者說白《傷寒論》。先生年過八旬,神完氣足,耳聰目明,仍為中醫之復興孜孜以求。
郭春林(生白)先生生於一九二九年三月初三,因病不幸於二零一一年十月二十六(2011年11月21日)上午九時四十分去世,享年八十四歲。
本能論發展起源介紹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藥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郭生白老中醫的著作“本能論”作為中醫醫學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論體系,充分幫助人們解決了很多病症問題,同時也真正做到了調理養生。
本能論社會影響力
《本能論》這本著作的誕生,為中醫醫學畫上了濃重的一筆。同時也是中國中醫變革運動(大醫傳承)的主要精神與授課資源。通過大醫傳承運動充分的證實了本能論的重要性。
繼《傷寒六經求真》出版之後,《本能論》這部重要著作,在中醫跌入谷底、正隨著中華民族復興而崛起的關鍵時期,這部著作的現實意義、歷史意義,則顯得十分重要。而郭老也正因為這部著作的特殊價值而成為這個時代中醫文化弘揚的代表性人物。其眾多弟子正像弘法的傳教士,必將人類的瑰寶——中醫,傳播到億萬人家,以普度眾生。
本能論核心精髓
“生命是大自然賦予的,生命規律與自然規律一樣是不可改造、不可對抗、不可替代的!要用順其勢而利導的方法,這些病都可治癒。而且是像中國的兵法一樣‘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中醫是‘以不治而愈人之疾’。只要調節本能系統這樣一個方劑,所有的原發、繼發的疾病便可完全消失。大自然是最真實的,我治的是系統的障礙,它還我的是系統的障礙消失。系統的障礙消失,就是系統的疾病全部消失!原來人類千年追求的夢想,今天出現了。”
本能論的出現,充分證明了中國中醫文化的體系中有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通過大醫傳承的運動傳播,真正的完成了郭老臨終前一直努力的心愿。完成真正的治病救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