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神穴

本神穴

本穴因其位處頭角上部,為人之外側,在人體坐標系中它和頭頂的百會穴一樣皆處最高最外位置(本神與百會二穴如同二座不同的山之山頂)。由於膽經無循經傳來的氣血交於本穴,穴內氣血處於空虛之狀,穴外天部的冷凝水濕因而匯入穴內,穴內氣血純為天部之氣,且其運行為橫向下傳陽白穴,故名本神。

【釋名】

頭部為元神所在,穴在神庭穴之旁,所以稱“本”。

【出處】

針灸甲乙經》。

【定位】

前髮際正中向上0.5寸(神庭)再向外旁開3寸處。

【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額肌;穴區內有眶上神經和顳淺動脈,深層有面神經顳支和眶上動脈分布。

【功用】

祛風定驚,安神止痛。

【主治】

膽經 穴膽經 穴

頭痛,目眩,癲癇,小兒驚風。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性頭痛,眩暈,癲癇;

其它:胸脅痛,腦卒中,中風后遺症。

【配伍】

前額頭痛前額頭痛

神庭印堂,有疏風止痛的作用,主治前額頭痛。

顱息內關,有寬胸理氣止痛的作用,主治胸脅痛。

前頂囟會天柱,有定驚解痙的作用,主治小兒驚風。

【操作】

平刺0.5-0.8寸;可灸。

【文獻摘要】

甲乙經》:頭痛目眩,頸項強急,胸脅相引,不得傾側,本神主之。
《甲乙經》:足少陽、陽維之會。
《千金方》:本神、顱息,主脅相引,不得傾側。
《大成》:主驚癇吐涎沫,頸項強急痛,目眩,胸相引不得轉側。

【穴義】

頭之天部的冷凝水濕在此匯合後循膽經傳輸。

【名解】

本,人之根本也,氣也,此指穴內物質為天部之氣。神,在天為風也,指穴內物質的運行為風氣的橫向運動。本神名意指頭之天部的冷凝水濕在此匯合後循膽經傳輸。

本穴因其位處頭角上部,為人之外側,在人體坐標系中它和頭頂的百會穴一樣皆處最高最外位置(本神與百會二穴如同二座不同的山之山頂)。由於膽經無循經傳來的氣血交於本穴,穴內氣血處於空虛之狀,穴外天部的冷凝水濕因而匯入穴內,穴內氣血純為天部之氣,且其運行為橫向下傳陽白穴,故名本神。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之上部的濕冷水氣。

【運行規律】

進一步吸濕冷降並下傳陽白穴。

【功能作用】

吸濕降濁。

【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久留針或灸,熱則瀉針出氣。

【位置】

頭部顱頂正中線旁開三寸,前髮際後五分處。當神庭與頭維連線的外1/3折點。
針灸甲乙經》:“在曲差兩傍各一寸五分,在髮際”;

醫學入門》:“臨泣外一寸半”;《循經考穴編》:“合神庭旁開三寸”。

【功效】

寧神,祛風,舒筋。

【主治】

古代記述:頭痛,目眩,頸項強急,胸脅相引不得傾側,癲疾,小兒驚癇,諸風,中風不省人事。
近人報導:神經衰弱,失眠。

【方例】

癲疾:本神、身柱。
小兒驚癇:本神、前頂、囟會、天柱。
胸脅相引不得傾側:本神、顱息

【刺灸法】

向上方沿皮刺0.5~1寸。不灸。

【其它】

交會穴:足少陽、陽維之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