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化

culturation culturation culturation

概念

幾個相關的名詞:第一個把inculturation這個字套用在傳教學論文上的可能是耶穌會士馬森(J. Masson, 1908- )。1962年,當他撰寫〈向世界開放的教會〉這篇文章時,第一次採用了「本地化的天主教思想」這種說法。這個名詞在後來的十幾年間不脛而走。然而在最初的階段內,那些形成它並且採用它的學者卻是有幾套相關的名詞在手的。其中用得最廣的是adaptation,中文可以翻譯作「適應」;在套用及意義上,它可以被視作另一個字accommodation的同義詞。Adaptation和accommodation所指的,是基督徒訊息和某一種文化之間較外在性的接觸,如把西方語文所表達的基督訊息以非洲或亞洲語文翻譯出來便是。明末利瑪竇傳教首先學習中文,就是適應的一個好例子。與此相彷佛的是「場合化」contextualization (中文或可譯為「脈絡化」、「情境化」或「環境化」),以及與場合有關的幾個字眼,如contextuality,contextualism等。
最後可以一提的是acculturation,「文化傳入」,或「文化相遇」。在文化人類學上,所謂acculturation是指文化與文化的相遇,以及隨之而來的變化。但是把這個字套用在傳教學上卻會產生一些困難。首先教會不是一種文化,它並不囿於某一種文化形式,因而教會和某一文化的關係也和文化與文化間的接觸不同。再者,教會與文化的關係並非僅是「接觸」而已,而是深入;教會深深地進入某一文化中,成為該文化的一部分。
面對這許多不同但相關的名詞,讀者當可明瞭inculturation這個字終於脫穎而出,最後成為傳教學上最常用的字眼的原因。它是深入文化的意思,而它的鑄成in-culturation也可視為insertion in a culture的縮寫。

拼寫辨析

Inculturation和enculturation:
1) Inculturation最初也是文化人類學的名詞,但是在這一個學科中,它是以稍微不同的形式出現:enculturation,而這意味某人進入他的文化中,在裡面慢慢成長,並且成為該文化的一部分的學習過程。這個字大概出現在這個世紀五十年代;最初採用enculturation 而不用inculturation 的原因,很可能是由於字首inculturation 可能蘊含的否定色彩,而enculturation 則清楚地標明「進入、加上」之意。可以想像的是:當這個字從人類學轉移到傳教學的時候,它的意義一定起了重大的變化。現在它是用來指稱教會成為某一民族的文化中的一部分的過程。
2)文化人類學的enculturation和傳教學的inculturation之間的關係,可以「類比」的原則來說明。而所謂類比,是指兩件事物或兩個概念之間有相同的也有相異的地方。先說相異的。個人進入他自己的文化(enculturation)與教會進入一種文化(inculturation)之間的主要分別在於:個人在尚未有文化之時,藉enculturation的過程獲得他自己的文化;嬰兒在自己的文化中成長,他的文化是藉學習得來的。在學習之前,他並沒有一種「先前的文化」。成人在有了自己的文化之後,再藉學習進入另一種文化的過程,在人類學上不稱作enculturation,而是acculturation。而教會雖然並不囿於一種文化,當它進入一種文化之時,早已與另一文化有很密切的關係了。無可否認,當教會第一次接觸到中國文化之時,它是披戴上歐洲文化的彩衣的。甚至可以說,有一部份屬於教會本質的因素(如禮儀、教義、神修、紀律、教會結構等)都有文化的特質。這樣,從人類學的觀點來看,教會inculturation的過程也有acculturation (文化相遇)的特質了。

教會的本位化

教會本位化的特質

本位化是地方教會的使命與工作:上文說過,個人的enculturation是一個人進入他自己文化之內,讓這一種文化成為他自己的文化的過程。這樣可以問:教會「自己」的文化是什麼意思?教會有沒有自己的文化?首先要知道的是:本位化的問題是在地方教會中產生的,而地方教會的本意是「深入社會,適應地區文化」,如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所指出的(AG 19)。正如1974年,亞洲主教會議所重申的:地方教會應該降生在人民中間,是一個本位化的教會,與當地的整個生活實體,亦即與當地人民的生活傳統、文化、宗教進行持續的、謙下的、友愛的對話交談。
由此可見,本位化的問題實在是地方教會對其本質與使命的覺醒的一部分。每個地方教會都被召喚去實行本位化的工作,因為必須選擇地方教會才可以完成它的使命。亦即一方面要與當地人民打成一片,而另一方面要使整個大公教會更加富饒碩壯。
這樣理解之下,本位化的首要意義乃是指地方教會與它自己文化(它自己人民的文化)之間的動態關係。如教宗保祿六世(Paul VI, 1963-1978)《在新世界中傳福音》(1975)所說:地方教會有責任把福音的精髓吸收(也轉移)到它的人民所能理解的語言中,再用這種語言來宣講福音(63)。
本位化的工作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在人類學上一個人的enculturation並不限止於他的嬰兒時候,而是繼續不斷終其一生,尤其是在每一個新的階段,每一個新的情況出現時,以致他必須對他的思想和行動方式作出適當的調整。同樣,某一教會的本位化過程也是持續不斷,無有已時的。它所加入的文化是如此淵博,如此高深,要探索它,要吸收它真是談何容易。再者,文化是生活的,它本身也在不斷的改變當中。由於文化、習俗、價值觀的改變,教會本位化的努力就更加艱辛,也更加漫長了。

教會本位化的三個時期

在人類學,個人的enculturation不僅從嬰孩時代一直延伸到成人階段,它還按照各不同的階段顯示出相當不同的特色。
在嬰孩時代生命萌芽之際,enculturation幫助他成為他文化的一份子;他必須慢慢習慣他所屬的文化中的基本格式和價值觀,例如他必須學習各種語言符號,他必須與社會的標準認同等等。在這個時候,enculturation只可以說是一個「制約的過程」(conditioning process);在其中,個人沒有選擇的自由,他並不創造文化,他只是學習、接受而已。這時候,enculturation 不僅有助於文化的傳播,也有助於文化的穩定。
然後,當這個人慢慢成熟時,他開始以更高程度的反省,也以更大的自由去面對他的文化。當他作出決定,是接受還是拒絕文化中的某一成份的時候,他已經為他的文化提供了新的方向。因而,在這個階段,enculturation是在有意義的層面上運作,它為求變求新打開了大門,它幫助審視其他甚至對立的可能性,容許新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的進入。
教會的本位化也與個人的enculturation相彷佛。雖然從一開始,可以說教會就沒有純然的嬰兒期,因為地方教會的成員在實行本位化時,大都有相當程度的意識和自由,也因為教會的本位化其實已經包含若干文化相遇acculturation的特質。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在地方教會的形成期,它必須首先習慣它人民文化中的基本格式,學習並吸收這種文化的思想和表達方式。這是地方教會的「學語期」,這個時期也是一個「制約的過程」。地方教會沒有太大的選擇自由,它可能會吸收(至少暫時性地)某些因素,是日後經過證實與基督宗教的核心訊息相衝突的。因此必須待地方教會已經充份熟習它的文化時,它才能在面對各種不同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時表現出更大的自由,作出選擇,甚至反過來影響當地的文化,以福音的精神為它指出新的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