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說盛行於日蓮宗,淨土真宗因為允許出家比丘食肉娶妻,所以也支持這個說法。最早由日蓮提出,他認為在末法時期,包括布施、持戒等五波羅密皆沒有用處,唯一只能一心信持,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這個想法之後被日蓮宗歸納為末法無戒學說。
相關詞條
-
末法時期
佛法共分為三個時期,即: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此後一千年為像法時期;再後一萬年就是末法時期。末法時期,因人們...
具體表現 學者解釋 相關論述 -
戒體
‘戒體’指經由作禮乞戒等儀式所引發的內心持戒功能。也就是指受戒後所產生的防非止惡的力量;它是佛教所謂的一種拘束內心且持續存在的神密效力。
基本簡介 參考資料 文獻記載 各派學說 注釋 -
瑜伽菩薩戒本
所聞,當勤修學!甲、菩薩四重戒若諸菩薩,隨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何等為四?自贊毀他戒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贊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吝嗇財法戒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
《瑜伽菩薩戒本》 甲、菩薩四重戒 乙、四十三輕戒 攝善法戒 攝眾生戒 -
戒台寺
戒台寺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的馬鞍山上,始建於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賜名為萬壽禪寺,因寺內建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民間通稱為戒...
歷史沿革 旅遊景區 功德箱事件 旅遊指南 歷史文化 -
末法時期[宗教]
佛法共分為三個時期,即: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此後一千年為像法時期;再後一萬年就是末法時期。
具體表現 學者解釋 相關論述 -
比丘戒
比丘戒,梵語upasam!panna,或 upasam!pada^,巴利語同。音譯鄔波三缽那。意譯近圓,有親近涅盤之義。又作近圓戒、近具戒、大戒。略稱具...
簡介 經書記載 第十一世 大戒 意義 -
二戒
戒律有十一條,其中包括性戒與遮戒、定共戒與道共戒、止持戒與作持戒、善戒與惡戒、世間戒與出世間戒、聲聞戒與菩薩戒、作戒與無作戒、權戒與實戒等。
性戒與遮戒 定共戒與道共戒 止持戒與作持戒 善戒與惡戒 世間戒與出世間戒 -
成就真實戒經略釋法音
《成就真實戒經略釋法音》是由益西彭措堪布創作的圖書作品。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內容概述 目 錄 -
法顯
法顯(334年—420年),俗姓龔,平陽武陽(今長治市襄垣縣)人,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顯六十多歲的高齡,與同學...
人物生平 背景 著述 人物貢獻 人物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