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

《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是北宋詞人宋祁所寫詞之一。

概況

【作品名稱】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
【作品別名】玉樓春·東城漸覺風光好
【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宋祁
【作品體裁】

原文

木蘭花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作者

宋祁(998—1061)字子京,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宋天聖二年與兄郊(後更名庠)同登進士第,奏名第一。章獻太后以為弟不可先兄,乃擢郊為第一,置祁第十,時號“大小宋”。歷任大理寺丞、國子監直講、史館修撰。與歐陽修同修《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謚景文。范鎮為撰神道碑(《宋代蜀文輯存》卷九)。其詞多寫個人生活瑣事,語言工麗,王國維稱道其《木蘭花》“‘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人間詞話》)。清人輯有《宋景文集》。近人趙萬里輯有《宋景文公長短句》一卷。

簡評

早春郊遊,地在東城,以東城先得春光。風和日麗,水波不興。春日載陽,天氣漸暖。以“紅杏”表春,詩詞習見。詞人獨得,在一個“鬧”字。王國維稱道其“境界全出”。而李漁卻認為這個字用得無理:“爭鬥有聲謂之‘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予未之見也。‘鬧’字可用,則‘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其實人的視聽感覺,是可以打通的。把無聲的姿態說成有聲的波動,仿佛在視覺里獲得聽覺的感受。不但使人覺得那杏花紅得熱烈,甚至還可使人聯想到花上蜂蝶飛舞,春鳥和鳴,從而感受到春天帶來的活潑生機。

賞析

此詞上片從游湖寫起,謳歌春色,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下片則一反上片的明艷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夢,虛無縹緲,匆匆即逝,因而應及時行樂,反映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尋歡作樂思想。作者宋祁因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名揚詞壇,被世人稱作紅杏尚書。
起首一句泛寫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擬人化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而又富於靈性。“綠楊”句寫遠處楊柳如煙,一片嫩綠,雖是清晨,寒氣卻很輕微。“紅杏”句專寫杏花,以杏花的盛開襯托春意之濃。詞人以擬人手法,著一“鬧”字,將爛漫的大好春光描繪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過片兩句,意謂浮生若夢,苦多樂少,不能吝惜金錢而輕易放棄這歡樂的瞬間。此處化用“一笑傾人城”的典故,抒寫詞人攜妓遊春時的心緒。結拍兩句,寫詞人為使這次春遊得以盡興,要為同時冶遊的朋友舉杯挽留夕陽,請它花叢間多陪伴些時候。這裡,詞人對於美好春光的留戀之情,溢於言表,躍然紙上。
這首詞章法井然,開闔自如,言情雖纏綿而不輕薄,措詞雖華美而不浮艷,將執著人生、惜時自貴、流連春光的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具有不朽的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