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朝美鬥智焦點
1987年,朝鮮在寧邊地區建成5兆瓦石墨反應堆,並開始從該反應堆中提取製造核武器的原料鈽。2006年10月朝鮮進行的第一次地下核試驗,利用的就是從這座反應堆中提取的鈽材料製成的核裝置。
根據六方會談去年10月3日通過的《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共同檔案,朝鮮在去年11月開始對寧邊三個核設施"去功能化",其中主要對象就是5兆瓦核反應堆。專家們指出,所謂"去功能化"是讓核反應堆無法隨時啟動。儘管"去功能化"本身並不等於完全廢棄核設施,但這是"以最終廢棄"為目標的、具有實質性的步驟之一,對促進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去功能化"的進展,冷卻塔作為核反應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逐步進入人們的視線,成為一個具有象徵性意義的建築物。有報導說,上世紀90年代朝鮮按照朝美簽訂的《日內瓦框架協定》凍結了寧邊的5兆瓦核反應堆後,美國一直利用衛星監視該冷卻塔是否冒煙,以此作為檢驗朝凍結核設施的一個手段,並且還把冷卻塔的運轉作為評估朝鮮提取鈽的數量的一個依據。在此期間,朝鮮也曾在冷卻塔問題上與美國"鬥智",故意燒些廢紙讓煙囪冒出煙來,以此來"迷惑"美國。
始終伴隨分歧較量
不過,隨著朝鮮核設施去功能化的進展,冷卻塔現在基本已成無用之物。按照六方會談的共同檔案,炸毀冷卻塔並未包括在第二階段行動之中,一般認為它屬於下一階段棄核過程的課題。朝鮮現在主動提前炸毀冷卻塔,並昭示天下,顯然是要表明如下態度:第一,朝鮮實現半島無核化的立場是堅定和不可懷疑的;第二,朝鮮希望通過採取主動行動消除美國的疑慮,推動六方會談儘早復會;第三,只要美國履行"行動對行動"的原則,朝鮮今後有意採取更為大膽和果斷的措施。
眾所周知,朝美今年來通過一系列直接接觸和對話,進一步增進了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尤其是朝鮮在5月上旬向美國移交了自1986年以來的核計畫檔案以後,朝核問題第二階段行動明顯進入了收尾階段,雙方的敵對關係有所緩和。美國5月中旬宣布將向朝鮮提供50萬噸糧食援助正是在這一緩和形勢下出台的。
從朝鮮的立場來看,改善朝美關係直至實現雙方關係正常化將大大有助於在政治、經濟和安全方面獲得更大的活動空間,為建設其一再標明的"強盛國家"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朝核問題從2003年8月舉行第一次六方會談至今,歷經迂迴曲折,在磕磕絆絆中艱難前行。從2005年9月19日發表共同聲明,到2007年2月13日通過《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共同檔案,再到同年10月3日發表《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共同檔案,六方會談的這三個重要檔案象徵著朝核問題從闡述立場、達成共識、消除分歧、付諸行動,到逐步深入的歷程。在這一過程中,幾乎每一個行動都伴隨著分歧和較量,也都伴隨著彌合分歧和消除對抗的智慧和堅韌。與《日內瓦核框架協定》所規定的"凍結"核設施相比,朝鮮從關閉、封存、去功能化直至炸毀冷卻塔,顯示了解決朝核問題已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領域。
"棄核"之路依舊漫長
人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去功能化還是核申報,抑或炸毀冷卻塔的過程,有幾個現象值得玩味。
其一,這一過程都與朝美對話和關係改善有著緊密的關係。在此期間,朝美在北京、平壤、日內瓦、新加坡等地進行了多次直接對話,加強溝通,加深信任。
其二,這一過程離不開有關各方的合作。中國作為六方會談的東道主,其斡鏇、協調的作用受到有關各方的重視和尊重。離開有關各方的合作,六方會談不可能取得如今的進展。
其三,這一過程也是一個開放的過程。例如在朝核設施去功能化問題上,不僅美國專家一直參與其中,而且中、俄、韓、日等國官員和專家也多次到寧邊地區進行了現場考察。朝鮮此次邀請外國媒體觀看炸毀冷卻塔並進行實況轉播,則更具有開放的含義。
其四,這一過程與各方認同的"行動對行動"的原則緊密相連。無論是去年發生的朝鮮被凍結資金的轉移問題,還是核設施去功能化和核計畫申報問題,都顯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在履行六方會談共同檔案方面必須具體落實"行動對行動"的原則,任何單方面的施壓都只會招致拖延時間,阻礙進程的後果。
炸毀冷卻塔的一聲巨響雖然象徵著朝核問題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但並不意味著朝核問題今後的路程將一帆風順。要最終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並建立東北亞和平安全機制,道路依然漫長而曲折。有人早就說過,解決朝核問題猶如登山,不時會遇到障礙。不過,只要不停頓地攀登,總有一天能登上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