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國小[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國小]

朝陽國小[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國小]

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國小創辦於1866年(清同治五年),原名朝陽書院。解放後一直是區、市重點國小,1979年為四川省教育廳要求重慶首批辦好的五所重點國小之一。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國小創辦於1866年(清同治五年),原名朝陽書院。解放後一直是區、市重點國小,1979年為四川省教育廳要求重慶首批辦好的五所重點國小之一。歷屆校長潛心教育研究,積澱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學校素以“團結、奮進、創新、奉獻”的朝陽精神和“嚴謹治學,嚴密程式,嚴格質量”的三嚴作風著稱於世,1992年經市、省教委推薦入選《中國名校》。學校教育質量一貫名列區、市前列,多次受到各級政府的褒獎:學校連續16年被 評為“四川省文明單位”,重慶直轄後評為“市文明單位”,2000年5月又被評為重慶市“五十佳文明單位”,學校是“全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先進集體,1982、1997年兩次評為“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首批“四川省德育工作集體”,首批“四川省校風建設示範學校”,首批“重慶市文明禮儀示範校”,“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四川省少先隊紅旗大隊”,1998年評為“重慶市巾幗文明示範崗”,1999年9月被市政府授與首批“重慶市示範國小”的光榮稱號,“重慶市德育先進集體”,1999年1月被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教育部評為“推選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實施辦法”先進單位,學校黨支部連續20年評為市、區先進黨支部,工會連續五年評為先進職工 之家,團支部多年評為區優秀團支部,學校辦學效益歷年為區市前列。

學校注重教育科研,是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國家教育部“新世紀教材”實驗基地,“九五”國家級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實驗基地,全國“嘗試教學”實驗基地,西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改科研實驗學校,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實驗學校。近幾年來,學校在繼承與發揚上尋找新的起點:以高遠的全球意識,從未來社會對人的綜合素質有需要出發,進行跨時空的思考,以“熱愛生命、關愛學生、注重發展、開發“智慧”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為指導,進行了“建構21世紀教育辦學模式”的探索實踐,初步形成“以師生共進共育,互動互助,主動活潑,和諧同步,全面發展現代文明基礎素質為中心”的未來教育辦學模式特色,凸現了學校管理“三級兩處八系列”的能級化、程式化、自動化和多層級教改科研體系的網路化、全員化、成果化的優勢。其研究成果獲重慶市首屆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撰寫的論文在中國教育學會第七屆和第十一屆學術年會上交流,特別是在近兩年來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研究中,一大批優秀教育科研成果榮獲國家、市級一、二、三等獎數十項,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報、重慶日報等全國或地方媒體多次對學校的科研成果作專題報導。一批教改科研能力及學術水平較高的骨幹教師隊伍健康成長:學校現有全國勞動模範1人,省勞動模範1人,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4人,全國、省市級優秀教師12人,全國科研型校長1 人,全國科研型教師2人,各學科都有市級以上骨幹教師。學校在區、市、全國有較高知名度。

辦學理念

最佳化學校系統,建構未來教育辦學模式

一、 對21世紀未來教育辦學模式的認識

我校在未來教育思想指導下初步建構的“21世紀國小未來教育辦學模式”,是在“一德三能”師生主體發展目標的導向下,依託管理為手段,通過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構成的開放的育人空間,通過課堂與活動兩個途徑實現師生共進共育,主動發展,持續發展,不斷完善自我素質的基本要求。未來教育國小辦學模式主要包括 “一心三維”主模式與 “一主三級”現代規模管理子模式、“一日三段”豐富多彩活動子模式、“一實三主”優質高效教學子模式。

經過對各模式所包蘊的各要素進行比較系統的分析,我們認為:“一德三能”師生主體發展子模式就是“一心三維”主模式中的“一心”,即各子模式所要達成的師生主體發展的目標,通過各子模式的協同作用,達成教師良好師德的形成和教育教學、教改科研、現代教育技術操作能力的提高;達成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和感性素質、理性素質、體能素質三方面基礎素質的提高。 “一主三級”現代規模管理子模式是“三維”中“目標維”的重點要素,即在目標的導向下,促成師生共進共育,主動發展,協同發展;“一日三段”豐富多彩活動子模式是“三維”中“活動維”的重點要素,即讓學生在各段活動中,通過各種活動,基礎素質獲得發展;“一實三主”優質高效教學子模式是“三維”中“環境維”的重點要素,即我們認為,學校應是開放的,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構成育人的廣闊空間。學校,尤其是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因此,有利於師生共進共育、主動發展的課堂環境的建設,是學校育人環境建設的重要因素。我們將各模式之間的關係用圖一表示。

圖一可知,我們所探索的21世紀未來教育辦學模式是從兩個層面上構建的。從內容的層面看,它探索的是管理、教學、活動如何協調運轉,使師生共進共育,實現“一德三能”這一師生主體發展目標。由圖可知,各部分內容圍繞師生主體發展目標形成一個圓環。從達成目標的途徑這一層面看,各部分內容顯示出層級關係:“環境維”、“活動維”指向於“目標維”,形成一個三角形;師生主體發展的目標是依託管理為手段實現的,因而第一層級是“管理”,管理的內容指向“環境維”、“活動維”的各要素;第二層級是“教學”、“活動”,即學校主要通過對教學與活動的管理,通過教學與活動兩個途徑,達成目標。

二、21世紀未來教育辦學模式的構建

學校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是一個典型的人工和自然複合的系統。所謂“人工”的,是因為教師、學生是學校系統最基本的組成要素,可以說,學校系統是由有生命的人為主要元素所組成的生命的系統。說它是“自然”的,是因為學校的產生和發展在某些方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必須遵從社會政治經濟和教育自身發展的規律。這就要求學校改革應進行整體系統的設計、實施,從學校系統各要素的最最佳化研究出發,達到學校系統的整體最佳化,為實現人的持續的、全面的、和諧的發展奠定基礎。

“最優的”(來源於拉丁語optlmus—最好的)一詞,意思是符合一定的條件和任務。因此,“最最佳化”一詞,從廣義上說,可以理解為:選擇解決該條件下任何任務最好的方案。因此,學校系統各要素的最最佳化是指:為解決學校的辦學任務,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科學地選擇和實施學校系統各要素協同(協調、合作、同步)作用的最好的方案。

我們立足於系統理論,通過實施學校系統中各要素(主要指管理、教學、活動三方面)的最最佳化,建構21世紀未來教育辦學模式。

(一)“一主三級”管理子模式——協同作用研究

學校實施能級管理。學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點是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的終極目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師生主體得到發展。管理子模式著重研究管理系統內部要素的協同作用,即管理系統內部要素的協調、合作、同步。縱向管理機構的協同作用表現為管理過程中,各層級機構(校級—教導科研處、總務後勤處—年級、教研組)間的協調、合作、同步、承接,以實現管理過程的能級化、程式化、自動化。橫向管理內容的協同作用表現為在不同角度為實現同一目標而努力,即通過活動育人與環境育人的協同作用,達成師生主體發展的目標。“一主三級”管理子模式的協同作用見圖二。

(二)“一實三主”教學子模式——“主體活動”教學研究

“一實”指“雙基”、“ 智慧型”落實;“三主”指學生為主體,學法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我們依據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生命存在的普遍形式是活動的。只有在活動中並通過活動,人的主體性才能獲得發展。因此,我們以課堂教學中“主體活動”研究為重點,最佳化落實“一實三主”的各種教育因素並使之協同作用,實現師生主體的發展。

我們認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活動”包括學生自主學習活動和教師創造性的教學活動。教師創造性的教學活動既表現為教師教育智慧和教育才幹的充分張揚,又表現為為學生順利進行自主學習活動而服務。它既包括教師精心建設學生學習活動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去發現、探索、猜想、模仿、記憶、創造……;也包括對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精心組織。學生能否順利進行自主學習活動,取決於教師對課堂環境的精心建設,對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精心組織。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做到教學目標的最優設計,教學環節的最優組合,教學方法的最優選擇,教學資源的最優利用,教學信息的最優處理。 我們依託學校“21世紀教師論壇”活動進行了“學習—討論—實踐”三結合的研究。我們組織教師們在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校級、年級這兩級研究課實踐操作,進行了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討論,研究如何將現代教育思想落實到教學實踐過程中,將先進的教育思想轉化為可操作的課堂教學行為。在最最佳化原則下,我們的“主體活動”教學研究主要內容是:課堂環境的建設、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設計和組織。

(三)“一日三段”活動子模式——個性發展研究

“一日三段”是指將學生的全日活動分為三個時段:基礎課學習時段、自主選擇興趣活動時段、社會生活實踐活動時段。

個性化原則是實現本課題主體發展培養目標的重要原則之一。沒有個性,就沒有特色,更無從談創新。我們既強調教師教育教學的個性化,也強調學生髮展的個性化。在基礎課學習時段里,著重發展學生共性,兼顧發展個性。在興趣活動時段、校外社會活動及閒暇活動時段里,在共性發展要求基礎上,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條件,使其各盡其能,各顯其智。我們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在“五育”基礎課學習時段里的共性發展進行了“主體活動”教學研究,在此,我們就著重研究興趣活動時段、社會生活實踐活動時段里,學生個性發展問題。

(1)興趣活動——分類發展。

學校在廣泛調查學生意願的基礎上,成立了校級興趣活動小組和年級興趣活動小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小組。這樣分層組織,使各類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學校要求教師設計、組織興趣活動時,要注意在趣味性、活動性、層次性等方面進行最最佳化,還將興趣活動的開展情況作為教師評價的內容之一,從而保證興趣活動的質量。

(2)實踐活動——自主發展

社會生活實踐活動主要指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實踐的各種自主活動。這類活動主要有結合年級教育基地開展的實踐活動、環保科技活動、文明實踐活動、“雛鷹假日小隊”活動等。通過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學生開始接觸社會,了解一些社會現象,進一步發展興趣,鍛鍊能力。在活動中,學生自主發展,其主體性在更廣闊的時空中得到更加有效的發揮。

根據系統論的觀點:評價系統中各要素的優劣,不在於孤立地看這一要素是否優良,而在於看此要素的存在是否能最佳化整體的功能。由此可見,我們必須立足於系統的整體實施系統的最最佳化。未來教育是一項著眼於為未來人提高生命質量奠定基礎的教育研究,因而她始終應當以前瞻的教育理念和跨時空的超前意識關注社會發展的動態,研究教育改革的前沿信息,不斷更新、調整、補充、完善今天教育教學操作實踐中的內容、方法和手段,是一個沒有句號的動態研究過程。所以,我們將堅持不懈地深入研究下去,切實地為孩子們走進未來社會,創造未來社會確定一個良好的起點,讓他們在完成未來人生的旅程中顯示生命的魅力作出努力!

辦學特色

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下,我們的未來教育辦學思想應當怎樣調整?

在教育專家的指導下,我們發放了各種調查問卷,認真地對學校所處的背景進行分析,分析了地理環境、學校規模、硬體設備、師資、行政人員、學生、家長、社區以及地方資源等方面存在哪些優勢、劣勢,有哪些發展機會,存在哪些阻礙發展的問題。我們了解到了家長對學校及教師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明確家長和學生的願望和需求,看到學校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在此基礎上,我們再次分析了學校的未來教育辦學特色,確定了新的學校教育遠景規劃,這個規劃凝聚了學生、家長、教師、社區人士共同的願望和追求。即:

學校辦學以服務為宗旨,通過學校和社區的協作、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提供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優質教學、以生活學習為基礎的最佳化活動、以“綠色校園”為主題的優雅空間,達成教師、學生互動發展的目標。

在我們共同建構的學校遠景中,包含了學校、教師、學生髮展目標。

(一)學校發展目標

在新課程理念下,學校在以下三個方面力求長足發展:

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優質教學——基於網路環境下的教學(學習方法手段)為此,學校投入了一百多萬元建設了校園網,為每間教室配備了計算機、實物投影儀、多功能視頻展示台,讓現代教育技術服務於學生的學習。目前,我們已經創造了條件,使教師在家裡能夠訪問校園網,促進信息技術更方便、合理地運用於教學。

以生活學習為基礎的最佳化活動——創造各種以學生生活為基礎的豐富的學習活動(學習途徑:將學習與生活相聯繫)。

我們力求將學科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繫;每周五我們開設的綜合性的校本課程,就是以學生生活為基礎的。我們將不斷改進教學,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以“綠色校園”為主題的優雅空間——我們正努力建設的是一個開放的校園,它包含學校和社區的所有空間。我們稱這個空間為“綠色”的,是因為我它是由學校、家庭、社區共同營造的、有利於學生持續、健康成長的。我們盡力讓朝陽的學生在這樣的綠色校園裡得到適合其個性發展的成長。(學習環境)

——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我們積極開放教學管理者、被管理者的心靈。在充分開發利用校內教學資源的同時,還積極開發利用校外資源,整合學校、家庭、社會的人力、物力,努力實現教學資源的最大化。

——環境管理的平等互動。

一方面,學校在物質環境建設上努力做到:最佳化設施環境,為教學提供優良的設施設備。另一方面,學校在社會心理環境建設上,在師生的溝通、平等、互動幾個方面著力。我們努力強化平等的教育觀——尊重生命,尊重主體獨立人格。

(二)學生髮展目標

我們希望:朝陽國小的學生是快樂健康的。快樂健康的朝陽學生具有良好的品德(知禮儀)、豐富的情感(有愛心)、靈活的思維(會創造)、積極的參與(會交往)。

(三)教師發展目標

我們希望:朝陽國小的教師是快樂卓越的。快樂卓越的朝陽老師具有高尚的師德(人格魅力)、豐厚的文化(進取精神)、靈活的方法(教育藝術)、密切的合作(現代氣息)。

“服務育人,師生共進,做快樂的朝陽人!”成為我們共同的目標和一致的行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