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 音】 zhāo bù bǎo xī
【釋 義】 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況危急。也說朝不慮夕。
【出 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長也。”
【示 例】清 田蘭芳《雲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孫)墓志銘》:“公(袁賦誠)歷陳開荒投獻之由,且言兩山用兵之後,村落成墟,雖西山有數家存,皆朝不保夕。” 這通告示,轟動了整個固始城,津津樂道,竟似忘了身在危城,~。(高陽《清宮外史》上冊)
【近義詞】危在旦夕、岌岌可危 、朝不慮夕
【反義詞】 安然無恙、高枕無憂
【英 文】 precarious
【燈謎】日內瓦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形勢危急
【故事】周景王四年,周景王派遣使臣劉定公會見晉國上卿趙武,劉定公對當時位高權重的趙武極盡頌德,趙武就說出了這么一番話:“吾儕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長也。”暗示了當時晉國權力鬥爭的激烈,人人自危,他自己現在只是在苟且偷生,朝不保夕啊,早上醒過來,不知道晚上還能不能活著,又何談為國家做貢獻呢。
【文章連結】《尋訪安徒生》(葉挺)
那時全家靠父親給人補鞋維持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住房自然不會講究。(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