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企業會計學》是研究如何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綜合核算與監督的知識體系。它是根據《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等,結合製造業、商品流通業等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企業會計核算與監督的基本原理,對企業的資本、貨幣性資產、存貨、成本和費用、對外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負債、銷售的收入及其成本、稅金和利潤等方面的計算與賬務處理,以及會計報表的結構、編制和分析進行了比較系統、全面的論述。除此,還對外商投資企業會計、企業清算的核算也作了較詳細的介紹。
目錄結構
《企業會計學》一共十五章,八個部分。其體系安排有一定邏輯結構。了解這種邏輯結構,有利於學習者通過推理判斷把握教材內容,以及各章內容之間的有機聯繫,從而也有利於對問題的深入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導論,第一章導論闡明企業會計是怎么回事,它的對象是什麼。從這一章里我們知道它是“盤”資金的,核算資金、監督資金和提供資金信息。並從總體上闡明企業離不開會計,企業會計是利用貨幣形式,對生產經營活動及其成果進行綜合的核算與監督,為外部的信息需要者和內部管理者,提供可靠與有用的財務信息。所以,以後各章的內容就從此提出。
第二部分是第二章至第六章,其基本的邏輯關係是從投入資本開始,發生貨幣資金收支,採購商品物資,存貨收發,開展生產經營發生成本費用和對外投資,這一部分的內容從會計要素的性質來看,第二章屬所有者權益,第三章至第六章屬資產與費用。它們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很活躍,變動頻率最高,影響也最大,所以投資者投入資本後馬上就會發生。
第三部分是第七、八章。說明資本投入後,其周轉除有流動部分這一條線以外,還有一部分進入相對固定的周轉,這部分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與流動資產一樣,仍屬資產要素。
第四部分是第九、十章,是在所有者投入資本,難於滿足資金周轉需要而產生的負債要素——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
第五部分是第十一、十二章,是在以前章節說明投入資本、資本運用和運用不足而負債的基礎上,“做生意”賣“東西”的收入、“花費”的成本和稅金,以及結算“做生意”的盈利及其分配。按會計要素分析,屬於收入、費用、利潤和所有者權益要素。
第六部分是第十三章會計報表與會計報表分析,是以貨幣形式對企業整個生產經營及其成果進行總結與評價,向有關方面提供財務信息。
第七部分是第十四章,引進外資和引進技術設備,是我國在發展經濟中一項很重要的經濟政策,因此,這裡作為非一般企業會計——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單列了一章。
第八部分是最後一章企業清算,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終結也即企業會計的終結。
核心問題
從第一章開始,企業會計的核算、監督和提供信息的對象——資金運動問題就逐步展開,始終貫穿著資金的籌集、使用、耗費、回收和分配。因此,由資金運動所表現的具體方面及其核算的規律是企業會計的核心。我們學習就應該在明確企業會計是怎么回事的基礎上圍繞這個核心,抓住下述問題:
(1)資本是什麼?
(2)資金是什麼?
(3)資金籌集過程有哪些問題?如何核算?
(4)資金使用過程有哪些問題?如何核算?
(5)資金耗費過程有哪些問題?如何核算?
(6)資金回收過程有哪些問題?如何核算?
(7)資金分配過程有哪些問題?如何核算?
(8)會計報袁如何編制和分析?
如果將這些問題再集中,按會計業務性質分類則是:
(1)一般經濟業務與供、產、銷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
(2)增值稅和其他有關銷售稅金及附加的賬務處理。
(3)成本計算及商品產品成本的賬務處理。
(4)利潤與所得稅的結算及其賬務處理。
(5)利潤分配的賬務處理。
(6)會計報表的編制與分析。
就一般而言, 《企業會計學》就只是這六個方面的內容,只要學習者按照一定的邏輯關係,循序漸進、腳踏實地地學習,學好企業會計學,取得理想成績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