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藥學院教授
博士,浙江大學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國家藥品和保健食品審評專家、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藥學會藥物分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藥學會常務理事及藥物分析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浙江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理事、浙江省經貿委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專家諮詢組成員、杭州市新藥港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J Chin Pharm Sic》和《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副主編、《中國現代套用藥學》常務編委、《Asian J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中國藥學雜誌》、《藥物分析雜誌》、《藥學教育》、《中國藥物套用與監測》、《藥品與食品分析》編委。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吳階平醫學研究獎—保羅·楊森藥學研究獎藥學專業二等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浙江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第一層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全國優秀教師及全國優秀教師獎章獲得者、浙江省優秀教師。主持並完成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項和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浙江省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專項基金和省部級課題8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和國家新藥證書1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SCI收錄70餘篇,主編著作4部。工作研究領域
(1) 手性藥物分析:採用手性色譜等方法,分離與測定對映體雜質,控制手性藥物的質量;建立生物體液中藥物對映體的分離與定量測定方法,研究藥物對映體的體內外吸收、分布、代謝、排泄(ADME)和藥理作用機制的立體選擇性; (2) 藥物在生物體內轉運與代謝:建立生物體液中藥物的分離與測定方法,套用caco-2,MDCK,Bcap37/MDR1和MDCK/MDR1細胞、CYP、UGT、PXR等轉基因細胞、微粒體與動物等模型,研究化學藥、中藥、生物技術藥物在生物體內轉運與ADME、誘導與抑制作用、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藥動學; (3) 轉基因細胞系的建立及其套用:採用克隆與DNA重組技術,研究藥物代謝酶、核受體、藥物轉運體等轉基因細胞系,建立快速、大規模的化合物ADME特性篩選模型; (4) 藥物質量控制:採用現代分析手段,研究化學藥、中藥、生物技術藥物的質量控制方法,制訂藥品的質量標準,研究藥品的穩定性。
東南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教授
講師,中共黨員,1962年9月生,浙江常山人。研究方向為環境微生物、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主持省級重大課題1項、其它省市科技項目3項;參加“863”、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5項;主持環境工程設計、環境影響評價項目等30多項。已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參編的教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導論》榮獲2007年國家精品教材;獲國家環保總局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環境廳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建設廳優秀設計獎1項。
1996年和1999年作為訪問學者在日本和美國進行學術交流,1998年至2003年還作為聯合國地球環境基金(GEF)的中國專家組成員。曾獲國家環保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及江蘇省環境廳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優秀設計二等獎各一項,以及多項其他科技創新獎項。
曾蘇教授是國內在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領域的專家,曾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南京天井窪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及BOT運營管理”、“淮陰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化研究”(國家八五攻關項目)、“南京市有害固體廢棄物處置技術研究”(該項目獲得國家環保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小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與市場化運作示範”(江蘇省科技招標項目,BS20044003)、“工業企業排放污泥中重金屬的提煉”(南京市創業投資基金項目,2002創基214)、“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處理技術研究與市場化管理示範項目”等課題。
在水處理領域內,除了承擔國家“八五”計畫課題“863”研究課題之外。還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南京電子網板廠污水處理工程等幾十項污水處理工程的設計工作。憑藉在以上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使東南大學環境工程學成為江蘇省環境工程技術領域的主力軍。
複製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