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作者: 成金 編著出 版 社: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9-1-1
- 字數:
- 版次: 2
- 頁數: 241
- 印刷時間:
- 開本: 16開
- 印次:
- 紙張:
- I S B N : 9787800844812
- 包裝: 平裝
編輯推薦
唯讀書可以變化氣質,一生不可廢學,乃事業有大成。――曾國藩
內容簡介
曾國藩是近代中國一名有影響的人物,也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成就曾國藩一生的八大學問》即探究其一生成就大事的不傳之秘,創造性地將他一生的成就歸納為“八大學問”,可以說這“八大學問”也是他一生智慧的體現。《成就曾國藩一生的八大學問》匯集了一些典型案例,有助於讀者對曾國藩有一個跨越時空的全方位的理解與把握,同時結合當代人在邁向成功征途上有可能遇到的各種境況,有針對性地總結歸納出諸方面的運用技巧,力求使該書成為人們拿來就用得上的案頭有備之書。目錄
一、砥礪自我的學問:強者總有挺身立世的時候1.胸中始終裝有“敬德修業”四個大字
2.一定要有“同類中我最強”的信念
3.為自己敢爭一口氣
二、改變性格的學問:人生就是一個自習的大課堂
1.致力打敗自己的弱點
2.“知足慎獨”四字是人生大要
3.治住一顆奢惰之心
4.做人必須守“清廉”與“規矩”
5.戒傲是不敗人生之法
6.知己,才能少疏漏
7.自立立人,自達達人
三、拯救命運的學問:緊緊抓住突破一生的主動權
1.剛柔兼濟是種大本領
2.以剛壓柔則猛,以柔克剛則巧
3.一味地求快,則易摔倒
4.沒有實力,什麼事都幹不成
5.從大處著眼才能做大事
四、為政掌權的學問:牢記“在其位,謀其政”之訓
1.整頓吏治是職責
2.制止住貪心最重要
3.絕不容忍私慾膨脹
4.重拳出擊,震住一片人
5.亦官亦紳,辦事必成
6.操縱治人訣
7.打心眼裡要為百姓謀利
五、用人有道的學問:一個人永遠成不了大氣候
1.缺操守者堅決不用
2.用人四法:做、省、學、禁
3.摸透人的精、氣、神
4.適時放開手中的線
5.天下的對手不一定都成不了好朋友
6.讓別人去做大台面
7.主動舉薦有才之人
8.用慧眼打量周圍俊才
9.借人之力為己力
10.因人不同,採取不同的用人之法
11.人才都是磨礪出來的
12.重用為你著想的人
13.善於“取人之式”
14.絕不可抬舉三種人
15.要提防性格怪僻的人
16.避開有大欲望者的鋒芒
17.越磨就越老到
18.一定要任用“智”、“嚴”、“勞”三種人
19.將心法傳授給可靠之人
20.只有患難,才能見真心
21.聯手打天下是用人最高方略
六、善於交際的學問:善於挖掘潛在的力量
1.沒有關係,那是萬萬不行的
2.和難交之人做朋友
3.敢於下手擊垮人心
4.得人心之法在於“誠”字
5.為共同目標而聚一起
6.牢記“寬則得眾”的古訓
7.與友人交心
8.已當難,功人享
9.做人和交友儘可能敞開心胸
七、藏露進退的學問:天天都做一個明白人
1.把他人的能力,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2.學會巧妙地護身
3.越勢盛,越要知退一步的道理
4.凡事不求十全十美
5.切忌有爭心過重
6.不知退,就不知進
7.萬不可撕破面子
8.有藏有露再試鋒刃
9.不把榮辱毀譽放在心上
10.沒有對立面最愜意
八、以學養身的學問:人生最高的境界在於“養心”兩字
1.以學養為人生支柱
2.缺少學問是人生一大遺憾
3.不讓名利之根“發芽”
4.多一點平淡,多一分喜悅
5.養心者可養身
書摘
一、砥礪自我的學問:強者總有挺身立世的時候1.胸中始終裝有“敬德修業”四個大字
人生學問何在?首先要從立志的學問開始說起。因為一個沒有志向的人,其人生就是“平庸”兩字;相反,那些志向高遠者,胸中始終裝有“敬德修業”四字,這就是人生的大學問,曾國藩即如是。
曾國藩從“湘軍首領”到“中興之臣”,可以講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大業。在曾國藩身上,特別體現了一種自我修身的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說:“吾人只有敬德、修業兩事靠得住。敬德,則孝弟仁義是也;修業,則詩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則我之尺也,得寸則我之寸也。今日進一分德,便算積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業,又算余了一文錢;德業並增,則家私日起。至於功名富貴,悉由命定,絲毫不能做主。”同時他還講道:“遇逆境,須有志有恆,乃有成就,遇逆境,正可困心橫意,大加臥薪嘗膽之功,切不可固憤廢學。”
由此看來,曾國藩非常注重自己的“敬德修業”,把“敬德修業”看作是每日有所進步的必要基礎,他希望“德業並增”,這是他人生之所以進取的重要原因。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殿試成進士,名列三甲。按清代科舉常列,三甲進士多不能入翰林,曾國藩為此而感到羞愧。此後他更加努力,終於躋身於翰林行列,登上了仕途的最高階梯。這是他按照成大事的學問來要求自己的,即“以敬德修業”為己任。
很多人到了翰林這個地位,已不會在書本上用太多的功夫,只要鑽鑽門路,頂多做做詩賦日課,便可坐等散館授官了。曾國藩來自農村,秉性淳樸,毫無鑽營取巧的習氣;在京十餘年來勤讀史書,倒培養出一股“以敬德修業”為己任的志氣來。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曾國藩關於人生“不可廢學”的重要觀點,這說明他對人生學問的重視。有了“德業並增”和“不可廢學”我們自然可以發現曾國藩成就一生的原因。
曾國藩以為:“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他十分自信地表示:“言大儒生終齷齪,萬一雉卵變蛟龍。”決心按照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統士大夫的基本人生信條,實現其“敬德修業”的遠大抱負。
曾國藩還認為,要實現“敬德修業”的遠大抱負,要達到這樣一個人生的目的,就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因為困難大,個人付出的東西就越多。曾國藩主張:“聖賢之所以為聖賢,所爭皆在大難磨折之日”。他在日記中,更以其具體透徹的例子加以說明:
與子序言聖人之道,亦由學問、閱歷漸推漸廣,漸習漸熟,以至以四達不悖。因戲稱日:鄉人有終年賭博而破家者,語人日:“吾賭則輸矣,而賭之道精矣。”從古聖賢未有不由勉強以幾自然,由閱歷悔悟以幾成熟者也。程子解《孟子》“苦勞餓乏,指亂動忍”等語日“若要熟也,須從這裡過”。亦與賭輸而道精之義為近。子序笑應這。
曾國藩說得很明白,要成為成功者,要達其“敬德修業”的目的,沒有百折不撓、堅忍的精神是不行的。人生的進取,是從“學問”兩字開始的,做到了這一點,閱歷漸推漸廣,漸習漸熟,就可以獲得成功。
正因為曾國藩具有以上這樣一種奮發進取的思想基礎,所以他平生都以全力為實現這個“敬德修業”的遠大抱負和人生目的而銳意奮鬥。
曾國藩自道光十八年(1838年)成進士,道光二十年(1840)授翰林院檢討,自從七品以後,開始了他為期20年的京宦生涯。本來,憑他的學識和才能,完全可以在學問上專心進取,成為著名的學術大師,但是為適應他那“敬德修業”的人生哲學的需要,他沒有更進一步向這條與世隔絕、不問政治的道路上走下去,也終究不能成為一個十足的學問家,而在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風暴席捲東南各省之際,應命出山,去完成“匡時救世”的重任。在曾國藩給朝廷的奏摺中說得很明白:
今回籍未滿四月,遽棄庭闈,出而蒞事,不特臣心萬分不忍,即臣父亦慈愛難離。而以武昌警急,宵旰憂勞之時,又不敢不出而分任其責。
言下之意是,守制之事,從個人的角度來說,確是很重要;但國家危難在即,我雖在守喪之時,但為國家利益、為“匡時救世”擔當應負之責,即使暫時背不孝之名也值得。從此以後,曾國藩雖歷盡千辛萬苦,碰到的困難不計其數,終因受救世人生哲學的驅使,忍辱負重,不敢懈怠,為清政府盡心竭力。即使是生命攸關的時刻,也在所不辭。如鹹豐四年(1854)兵敗靖港,他憂憤投水欲自盡,被章壽麟等救起,隨後反覆掂量,終於鼓足勇氣繼續與太平軍作戰。這來源於他那維護儒家綱常倫理、維護清王朝統治的救世人生哲學觀。
曾國藩出身於正在上升中的中小地主階級家庭,來自統治階級下層,故其救世人生哲學觀是非常突出的,這就是他所謂“苟能立志,何事不可為”的思想。可以看出,曾國藩一生緊緊守住“敬德修業”四個字,去思考、去做事,求取人生的日益進步。當然,這四個字尤其體現了曾國藩一生的學問根本。
2.一定要有“同類中我最強”的信念
每個人的人生志向都不一樣。有的求利,有的求財,凡此等等,不一類舉。在曾國藩的身上,我們可以明顯地悟到他有這樣一種做人的學問――一定要成為“同類中最強者。”
曾國藩的做人之道,常常是與自己的“外王之氣”結合起來的。曾國藩在《感春詩》中表達了自己的“外王”思想:
蕩蕩青天不可上,天門雙螭勢吞象。
豺狼虎豹守九關,厲齒磨牙誰敢仰?
群烏啞啞叫紫宸,惜哉翅短難長往?
一朝孤鳳鳴雲中,震斷九州無凡響。
丹心爛漫開瑤池,碧血淋漓染仙仗。
要全惡鳥變音聲,坐看哀鴻同長養。
上有日月照精誠,旁有鬼神瞰高朗。
太華山頂一虬松,萬齡千代無人蹤。
夜半霹靂從天下,巨木飛送清渭東。
橫臥江天徑十里,盤坳上有層雲封。
長發梓人誡一見,天子正造成陽宮。
大斧長繩立挽致,來牛去馬填坑欲。
虹梁百圍飾玉帶,螭柱萬石樅金鐘。
莫言儒生終齷齪,萬一雉卵變蛟龍。
這樣的人生志向,可謂不讓陳臥子(陳子昂),真有豪氣縱橫不可一世之概,確是曾國藩自己的寫照。他似乎很清楚地看出他的治國經綸,在清朝政治的場合中,絕不容易實現,只有像孤鳳虬松一樣的待時而動了。果然晴天霹靂,太平天國金田起義,清政府如摧枯拉朽,行將不能支持,而曾國藩屠鯨斫蛟喈鳳變龍的機會到了。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曾國藩已認為清政府訂立《中英江寧條約》,是“以大事小,樂天之道,孰不以為上策哉”。從鹹豐三年(1853年)冬到次年春,曾國藩在籌辦湘軍水師時,特別重視購買洋炮裝備湘軍水師;長沙整軍後,湘軍水師擁有洋炮千尊以上,在《北京條約》訂立後,奕訴提出“借俄、法兵助剿”時,鹹豐帝命令東南沿海各省督撫妥議具奏。
曾國藩,原則上贊同“借夷兵助剿”,不過須在事前做好準備,與洋人一切說清楚,以免日後有糾葛。現在這些準備工作還沒做好,“借夷兵助剿”的時機尚未成熟。曾國藩對朝廷內部矛盾鬥爭的行情是熟悉的,他的奏摺既以“獎則允之,示以和好而無猜”的說法,表達了自己的願望,贊助了洋務派奕訴“借夷兵助剿”的建議,又以“緩其師期”,敷衍了朝中當權的載垣、肅順等人,可見其“外王”精神主導下的作為。
即使在執行“借夷兵助剿”的君命,共同應對太平軍時,曾國藩的骨子裡始終有“外王”的意識存在,對英、法侵略者耿耿於懷。
曾國藩有一種認識,認為清政府經過大患難之後,必有相當覺悟。同時,他怕清政府的滅亡,要引起長期的內亂,他是深知中國的歷史的。我國幾千年來,每換一次朝代,總要經過長期的割據和內戰,然後天下才得一統太平。在閉關自守無外人干涉的時代,內亂雖給人民帶來無窮的痛苦,尚不至於亡國。到了19世紀,有帝國主義者環繞著,長期內戰就能引起亡國之禍。
審時度勢,曾國藩盡其所能,削減“洋槍隊”的勢力,限定他的人數,致使“常勝軍”屢屢受挫。洋槍隊首腦白聚文因索餉不遂,毆打地方官,被曾國藩得力助手李鴻章革職,後溺斃於浙江蘭溪。
為了實現那種“外王”的精神實質,真正顯示出“同類中我最強”的意識,曾國藩師夷之技,用洋槍洋炮裝備起中國第一支準近代的軍隊。曾國藩從籌組湘軍開始,就不能不考慮部隊的武器裝備問題。一個軍事領導者,在對部隊武器的配備問題上,一般是採取求實的態度的。所以,曾國藩堅持湘軍必須配備大量洋炮。湘軍水師正是憑藉洋炮的熾盛火力,在成豐四年(1854年10月)大破太平軍水師而攻陷武昌的。湘軍水上勝利,又為曾國藩驗證了使用西方火器的威力。當然,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鴉片戰爭與以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即使僧格林沁的精銳馬隊,也抵擋不了英法聯軍的槍炮,這些事實不能不給曾國藩留下深刻的經驗教訓。這些是促使曾國藩要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的根本原因。
在封建社會裡,官權大,官勢重。既然要購買洋槍洋炮,就牽涉到中外通商的問題;既然要試造船炮,則又牽涉到“開放”即進口外國機器的問題。曾國藩提出的新觀點,涉及面很廣,問題很多,而首先倡議“師夷智以造船制炮”的,正是曾國藩。
當然,曾國藩的這種外王意識,是有其歷史的局限性。但在當時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進步意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