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聰孫

曹聰孫 1928年生,天津人。天津師範大學現代漢語專業教授,原圖書館館長、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等。長期從事《普通語言學》、《現代漢語》、《詞典學》等的教學、科研工作和圖書館學的研究工作。

基本信息

曹聰孫生平

1947年於天津工商學院會計財政系肄業,1949年畢業於保定建國學院。1952年到天津師院任教。曾任天津市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天津市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普通語言學》、《現代漢語》、《詞典學》等的教學、科研工作和圖書館學的研究工作。

曹聰孫著作

已出版專著10部。主編《天津市圖書館學會學術論文集》、《新詞新語詞典》。1985~1991年,編著並出版了《中國俗語選釋》、《古書常見誤讀字字典》、《語言學及其交叉學科》、《行為語言趣談》和《中國俗語典》。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索引闡要》、《語法圖解法的比較研究》獲天津市社科優秀成果二、三等獎;《文學作品中人物辭彙的義位和義素探討》於 1983年獲天津市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言語風格統計與版本學研究》、《中國古籍史概要》於1989年獲全國圖書館學會優秀論文獎。

曹聰孫榮譽

曹聰孫將相聲語言修辭分為“材料上的辭格”、“意境上的辭格”、“詞語上的辭格”和“章句上的詞格”四類,將譬喻、借代、映襯、摹狀、雙關、引用、仿擬、比擬、諷喻、示現、呼告、鋪張、倒反、曲解、諱飾、設問、感嘆、拆字(詞)、藏詞、飛白、復迭、節縮、折繞、轉類、反覆、對偶、排比、錯綜、倒裝、跳脫等三十種修辭格在相聲中運用的實例一一列出,涉及《英雄小八路》、《掛票》、《當行論》、《前沿日記》、《夜行記》、《戲劇與方言》、《國語》、《昨天》、《妙語驚人》、《賣布頭》、《戲劇雜談》、《不同風格》、《神仙辭職》、《英雄小八路》、《珍珠翡翠白玉湯》、《小神仙》、《愛便宜》、《社會主義好》、《捉放曹》、《扒馬褂》、《登山英雄贊》、《好哇好》、《改行》、《牽牛記》、《繞口令》、《甘迺迪小傳》、《歇後語(俏皮話)》、《我愛桌球》、《妙手成患》、《家鄉鮮花遍地開》、《空城計》、《舞迷》、《保鏢》等三十餘段相聲作品。引用作品橫貫古今,兼收並蓄,融匯諷刺與歌頌,囊括單口、對口、群口,鮮明的體現出了相聲作品中文學語言的修辭特徵。其中,《夜行記》、《戲劇與方言》、《昨天》、《賣布頭》、《戲劇雜談》、《捉放曹》、《我愛桌球》、《妙手成患》、《空城計》、《舞迷》等,皆為侯寶林先生的經典之作。
1984年被評為天津市科協積極分子, 1987年獲天津市勞動模範稱號和“七五”立功獎章,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