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破馬超渭南之戰

曹操破馬超渭南之戰

公元211年3月到10月,曹操發起了平定馬超、韓遂叛亂,攻占關中的戰役。這一戰役的勝利基本消滅了北方最後一個軍閥割據集團,徹底保證了曹操集團對中國北方的控制,是曹操在北方戰區進行的最後一個大戰役。曹操破馬超渭南之戰,為此,曹軍最後採取了一個組合戰術,成功地在渭河南岸建立了橋頭堡,保證了主力的渡河。這個組合戰術是:1、利用夜暗偷渡渭河,贏得了寶貴的築壘時間; 2、利用突然來臨的寒流,採取在營壘的沙土上澆水使其冰凍的技術,成功地在馬超騎兵到來前,建立起了堅固的冰壘; 3、在附近隱蔽地部署了伏兵,在馬超騎兵攻擊冰壘時,對其進行了有力的反擊。 這一戰術非常的成功,徹底擊敗了馬超騎兵對橋頭堡的攻擊,保證了橋頭堡陣地的穩固,使曹操大軍最後順利渡過渭河,而陷馬韓軍於無險可守的境地。

經過

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年),丞相曹操擊破馬超、韓遂等關中聯軍的作戰

建安十六年,以驍將馬超、韓遂為首的十部聯軍,聚集10餘萬人馬,據守潼關抗曹。曹操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於是年八月,親統大軍進抵潼關,兩軍夾關對峙。為誘使關中軍集中於潼關,造成河西空虛,從正面佯攻潼關,同時令將軍徐晃、朱靈率4000精兵。從蒲坂津(今山西永濟、陝西大荔朝邑之間黃河渡口)乘虛渡過黃河,建立了橋頭陣地。閏八月,曹軍從此渡河,曹操自領衛隊百餘人斷後,馬超率步騎兵萬餘人追擊而來,曹軍處境十分危急。曹操部下校尉丁斐放出大批牛馬,馬超軍爭相取馬,曹操遂在衛將許褚掩護下渡過黃河。爾後沿河岸立柵,為甬道南進。馬超退守渭口(今陝西華陰境)。時至九月,西北氣候已相當寒冷,曹操用婁圭之謀,夜渡渭水,聚沙灌水,一夜之間凍冰為壘,架起浮橋,曹軍全部渡至渭南。曹操料馬超必來夜襲攻營,於是預設埋伏,擊敗馬超軍。馬超受挫,提出劃河為界的議和條件,被曹操拒絕。

馬超多次前來挑戰,曹操堅守不出,使馬超欲急戰速勝不得,再次提出劃地為界的要求。這時,曹操採納謀士賈詡的計謀,表面上假意應允,麻痹對方,實際積極準備,伺機殲敵。曹操利用過去與韓遂的友誼,故意在兩軍陣前和他敘舊;又故意塗改給韓遂的書信,使之落到馬超手裡,引起馬超的疑忌,促使他們內部矛盾激化。曹操視時機成熟,主動對關中軍發起進攻。先以輕裝騎兵向馬超挑戰,以機動戰法與之周旋,俟其疲憊,將馬超等誘入伏擊地域,然後出動精銳重裝騎兵由兩翼夾擊,遂大破關中軍,斬成宜、李堪等。馬超、韓遂逃往涼州(今甘肅及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地)。

評價

此戰,曹操巧用離間計殲滅馬超、韓遂主力,為控制關中局勢和西取漢中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