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41年生,1964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建築系。
曾任機械設計總院副院長、總建築師、中元國際設計研究院第一任首席建築師。現任中元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建築師,全國建築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教育與職業工作委員會委員、建築理論與創作委員會委員。任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華僑大學兼職教授。完成重大工程設計百餘項,如燕山大學,安徽省人大辦公樓、海口火車站、浦東機場航空貨運站、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試驗研究樓、新疆喀什國際大酒店、新疆庫車國際酒店、海南國際工業科技園、北京中海紫金苑、北京中關村軟體園、大連海灣工業區規劃等。
自1964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後,在機械部設計總院(後更名為中元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從事建築設計41年,歷任建築師、主任建築師、總建築師、副院長、首席總建築師,現任顧問總建築師。兼任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五所高校教授。主持設計百餘項,類別廣、地域廣。項目涉及教育建築、交通物流建築、酒店旅遊建築、居住建築、實驗建築、辦公建築、城市規劃、工業區規劃等。自1993年首發建築設計的市場特性論文以來,一直從事市場經濟與建築創作的研究,從事建築策劃研究與實踐,主持前期策劃的蘇州江楓苑、貴陽在水一方、北京中海紫金苑、北京海運倉、北京太陽城均已成著名社區。1996年在高校首開《建築策劃》課程,並培養這個領域的研究生。自2000年中關村軟體園國際競賽獲勝並主持規劃設計以來,一直主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條件和氣候條件的生態策略,海口火車站、南疆中坤系列酒店及中關村軟體園規劃、大連海灣工業區規劃等均貫穿著探索和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研究員級高級建築師,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獲中國機械工業有突出貢獻專家。
相關事跡
作為建築師,曹亮功有這么一段話: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來不及思考的建築師們應多從社會角度、經濟角度想想問題,有助於減少當下行為的負值影響;應當從社會的角度看待建築;應當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考慮建築的產生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考慮由此對子孫後代造成的負擔。還應當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待建築,建築師應當有經濟和市場的觀念。在建築創作中不僅要注重投資成本的節約,更應考慮投資的有效作用,考慮建築全壽命的成本,考慮經營過程、使用過程的經濟合理性。此是曹亮功四十多年的從業感言。
已過花甲之年的曹亮功現為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的顧問總建築師,儘管過了退休的年齡,但在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他仍舊帶領著幾個年輕人風風火火地做著建築設計,他的熱情感染著身邊的這些年輕人。他的助手說:“曹總不是一般的建築師。
火熱時代的“熱血青年”曹亮功的中學時代是在合肥一中度過的。時逢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的大躍進時期,曹亮功繪畫和擅寫美術字的能力被老師看中,派去在合肥城街頭做宣傳畫、寫標語。合肥一中成立了一個生產空氣電池燈的校辦工廠,曹亮功“生當逢時”地被選入這個工廠,並當選為副廠長,月薪人民幣18元。而此時十七、八歲的曹亮功除了任副廠長外,還要給學生上物理實驗課,同時兼任了一個叫《勞動者》小報的記者,不過編輯、記者、刻鋼板、發行就一個人——曹亮功包圓了。
1959年,國家發展高等教育,號召在職的青年報考大學,曹亮功又被學校安排復學考大學。在一位知識面廣的班主任指導下填報了建築學志願,沒有這位老師的指引,也許就沒有現在的建築師曹亮功了。
進入大學學習建築學專業對曹亮功而言如魚得水,因為他從小就喜歡畫畫,喜歡文藝,喜歡藝術。曹亮功的大學時代是個火熱的時代,他被推舉為學生會秘書長,參與接待非洲學生來訪和七高校文藝輪演的組織工作。那時的他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熱血青年。“那些活動可能鍛鍊了我的交往、組織能力。而建築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它和舞蹈、音樂有關聯,參加了一些這樣的社團對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安徽重災,許多學生精神比較頹廢,但曹亮功在忙忙碌碌的學習生活中保持了高漲的情緒。現在回想起往事,曹亮功為自己能這樣度過大學生活而了無遺憾。
不挑不撿不忘知識積累曹亮功作為一名優秀的畢業生被當時的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一設計院接納(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的前身),臨走前老師語重心長:“去了你要好好表現,為我們學校的畢業生做個表率。”從進入一機部的那天起,師傅說什麼曹亮功就做什麼,“現在我老了,回過頭來看,做工作不挑不揀,在別人看來你做的也許沒有意義,但是你只要抓住機會,做何種工作都不會白做。”
1964年的11月7日,第一機械工業部設計院開展了設計革命運動,號召設計人員“下樓出院”,到民眾當中去。在三線建設的高潮中,曹亮功到了四川,參加了第二重機廠的現場設計。其間,領導命他做德陽分院的規劃,這項任務有可能導致他離開京城,其他人都不想接手這個任務,但曹亮功欣然受命。曹亮功還是那樣“領導讓我乾什麼我就乾什麼”。1968年的冬天,曹亮功又被選去承擔五七幹校選址,並下放羅山五七幹校做建設管理;1970年春受命前往蚌埠建院基建科,1971年被派往安徽省軍區做人防規劃。那些年曹亮功成了做雜事的人,許多建築師不屑於這樣做,但他倒覺得這也是豐富知識的過程。
紮實的大學教育和豐富的經歷及專業實踐使曹亮功得到鍛鍊,改革開放後,他和全國的建築同行一樣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建築創作之中。1978年獲得安徽省人大常委會辦公樓設計競賽第一名;1984~1985年,他和同事們連續獲得北京方莊居住區、北京國際俱樂部、北京南湖居住區及燕山大學校園規劃設計競賽最高獎,使人們認識了機械部總院,也認識了曹亮功。
1988年曹亮功受命到海南創辦分院,從“人生地不熟”發展到聞名海南的分院必定有過意想不到的長達四五年的艱辛,但在我的採訪中他隻字未提。
五六年後,曹亮功回到北京,那一年他坐到了設計院副院長的位置。但建築師曹亮功還是不能一門心思地做設計,全院生產經營的大事、在經濟軟著陸背景下的創收的問題擺到了他的面前,儘管興趣點不在此處,儘管曹副院長不會喝酒應酬,但在其位不得不謀其政。
“我常常對客人說抱歉,安排別人陪同,晚上抽空做些設計,周末做些設計。”他說:“院長是暫時的崗位,建築師是終身的職業,不做設計就覺得周身不快。”
老年建築師的創作生活曹亮功的建築策劃意識來源於他在海南房產界的幾年經歷,他看到許多投資盲目,造成很大浪費。“有些房地產商本來是外行,看到這個行業利潤較大就認為是個機會。但如果在這個機會中沒有科學的分析就會造成損失。”於是曹亮功的經驗有了用武之處,幫助投資商分析行情。此時他看到了建築策劃的必要。
1996年,曹亮功在北京工業大學開設了《建築策劃》研究生課程,但他坦言這個課題很大,他一直還在努力探尋其中的規律,同時也在有意識地把多年來的研究思路自覺地套用到日常的設計當中。
1999年,曹亮功從副院長的位子上退下後終於可以靜心做設計了。這幾年來,他每年都有一個自己認為較用心的設計問世:2000年中關村軟體園誕生了,2001年上海浦東機場貨運站誕生了,2002年海口火車站誕生了,2003年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問世,2004年三亞落筆洞概念規劃完成,2005年大連海灣工業區問世,2006年天津京津時尚廣場啟動。
“年紀大了後我有幾個變化,一是從建築設計為主逐漸轉向城市規劃為主。三年多來帶著城市規劃的助手們完成了十幾項規劃,有城市總規、控規、修建性詳規及專項規劃,項目地點從海南、新疆到內蒙、東北,所做規劃的甲方都成了可信賴的朋友,十分欣慰。另一個變化是以前就是建築設計院的建築師,現在除此之外還做教書匠,做建築學教學評估,以自己從事建築設計、設計管理的經驗與學校老師們交流,想為我國建築教育做些事,同時也從青年教師、學生們那裡吸收新知識,更新自己,適應時代。”
近來曹亮功正在著手南京青龍山的項目,規劃設計做得如詩如畫,這次的曹亮功又成了一個詩人,他如此描繪這項人居森林規劃:“七分綠林兩分湯,半分宅院半坡香。百蟲百鳥鳴清風,萬木萬民賀壽長。”
建築創作是人生的積累著名的設計大師賴特說過一句話:建築師是老年人的職業。對此,曹亮功有自己的體會,他說:“我年輕的時候根本不理解這句話,因為我覺得年輕人有很多藝術創作的熱情。等到自己老了的時候才覺得他講得有道理,他是說建築實際上是人生經歷的積累。因為建築的創作實際上是在設計我們大眾的生活方式,我們做一個設計,做一個環境,設計一個建築,或者設計一個城市,就確定了這個城市的人以何種方式去生活。那么我們對人的生活方式的理解,就需要閱歷。當你的年紀越來越大,生活經歷越來越豐富的時候,你就能理解人應該怎樣生活。所以到老年的時候,你做出來的設計就能夠比較符合人的生活規律。”
經過歲月磨鍊的曹亮功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不要拒絕任何的機會,尤其不要拒絕任何實踐的機會。曹亮功在工作的四十年當中,建築行業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經歷過,他做過設計院基建科工作、幹校建設組工作,做過幾千平米的施工組織工作,擔任過房地產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設計院副院長、總築師,也乾過瓦工、混凝土工和木工。在做瓦工的時候每天能砌到800塊磚,這些可能別人都不大容易做到,“我接觸的這些事情給我增加了很多知識,這些過程對我認識建築有非常大的幫助。”曹亮功從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研究建築策劃,到現在有些年頭了,他寫了一些建築策劃方面的文章,也參加了好幾十項建築策劃工作,可以說以前幾十年的積累今日水到渠成。
現在,曹亮功沒有了行政事務的困擾,一心一意做著自己熱愛的建築設計,但時不時還會有人慕名相邀。有個房產公司的董事長對曹亮功說:“我們缺一個人做房地產公司的總經理,你能過來嗎?”這個總經理位置的年薪是100萬。可曹亮功說:“我不會去做,以前我只所以辭了副院長就是想專心做建築設計,如果我現在去做這個總經理不是有違我的初衷嗎?我的興趣只在建築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