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書洋鎮位於南靖縣西南部,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所在地,東與船場鎮毗鄰,西與永定縣古竹鄉交界,南與平和縣蘆溪鎮接壤,北與我縣梅林鎮、奎洋鎮相連,是南靖、平和、永定三縣交匯處的旅遊重鎮。歷史沿革
書洋鎮經宋元明清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在元、明、清時期屬永豐里書洋總,辛亥革命後屬三團區,1943年廢區改聯保為鄉鎮時屬高洋鄉和曲江鄉,解放後屬第五區,1958年7月改為書洋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為書洋鄉人民政府。氣候環境
平均海拔在400米以上,最高海拔1399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典型亞熱帶氣候。全鎮總面積18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9.3萬畝,耕地面積2.5萬畝,轄有1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6萬多人,有黨支部34個,黨員942名。自然資源
書洋鎮處於閩南山區,地勢高峻,山嶺重疊,海拔在400米以上,最高海拔1399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典型亞熱帶氣候,適宜農作物生長,有豐富的林業與礦產資源。山多田廣蘊育出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使書洋成為漳州毛竹、水果、茶葉、烤菸、蔬菜的重要產區,竹、筍、茶、菜等農產品精加工的潛力大,前景好,特別是“天嶺雲霧茶”烏龍茶精品系列,投入市場以來,效益好,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有漳州市唯一的磁鐵礦廠,年產精選礦粉1.2萬噸;冰花黑(輝綠岩)、書洋黑飾面(閃長岩)及國內外的珍稀“七彩石”(礫岩)蘊藏豐富,總儲量約3000萬立方米,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高溪高嶺土質量好、儲量多(100萬噸以上)、易開發,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山區溪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可供開發水電1萬千瓦時。此外,土地資源豐富,可為外商投資提供充裕、優惠的投資條件該鎮素有中國百個名鄉----“土樓之鄉”稱譽,民居主要以方形、圓形土樓為主,造型奇特,集土樓建築之精華為一體,是民居建築的一朵奇葩。該鄉土樓堪稱“四最”,即造型最“奇”的田螺坑“四圓一方”土樓群,專家稱之為“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冒出的蘑菇”;高度最高的土樓“裕昌樓”;規模最大的土樓“順裕樓”直徑71米,四層共288間;擁有土樓數量最多,共有較大的土樓200多座。境內還有“小黃果樹”瀑布-----樹海瀑布,石表林立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塔下“德遠堂”,藏有國家珍貴樹種紅豆杉的五更寮原始森林。
基礎設施
境內交通便捷,道路四通八達,與廈門、泉州、漳州和龍巖等重要客源城市的交通聯繫緊密,距漳州75公里、距漳州港100公里、距廈門國際機場140公里、距泉州200公里,省道山梅公路和規劃中的古武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公路網路日臻完善;經濟發展
書洋鎮98年社會總產值2.5億元,農業總產值0.66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58億元,第三產業產值0.25億元,人均純收入2650元。旅遊資源
獨特的景觀形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富於觀賞、科研價值,每年都吸引大批國內外專家、學者、遊人前往研究、考察、觀光,9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迪安博士在讚嘆於田螺坑土樓建築藝術之際,表示將努力推薦其為世界文化遺產。99年縣、鄉兩級大力增加投入,改善土樓旅遊設施建設,以保護並深層次開發土樓資源。歷史文化
書洋,是著名的土樓之鄉。全鎮共有土樓6000多座,千姿百態,氣勢非凡,猶如“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點綴在書洋美麗的大地上,形成一道美妙絕倫的風景線,並以歷史悠久、座落集中、底蘊深厚、形狀奇特而飲譽海內外。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共18座土樓於2008年7月7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形如“四菜一湯”的田螺坑土樓群是福建土樓的標誌性建築。書洋,是著名的文化之鄉。擁有1個全國歷史文化名村——田螺坑村,2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田螺坑土樓群、德遠堂,4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坑土樓群、龍潭樓、裕昌樓、五更寮煉鋼爐遺址,以及20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書洋,是著名的僑台之鄉。旅居海內外僑胞及港澳台同胞近5萬多人,主要分布在印尼、泰國、緬甸、新加坡、日本及港澳地區,是台胞簡、肖、呂、張氏的主要祖籍地。
書洋,是著名的農業之鄉。全鎮擁有了茶葉、蔬菜、毛竹等三大產業支柱,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基地”、“一葉一菜一竹”的發展格局,全鎮茶葉生產面積6萬多畝,占全縣茶葉面積的60%,年產乾毛茶超2000萬斤,主要品種有鐵觀音、丹桂、本山、毛蟹等。
書洋,是著名的蘇區之鄉。全鎮擁有9個革命老區村,現有上田革命英雄紀念碑。
書洋,是著名的生態之鄉。森林覆蓋率72.6%,擁有4箇中國景觀村落——田螺坑村、塔下村、曲江村、石橋村,以及國家珍貴樹種紅豆杉的五更寮原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