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帶堂

書帶堂也叫書帶草堂,是鄭氏堂號之一。

介紹說明

書帶堂也叫書帶草堂,是鄭氏堂號之一。
鄭氏藏書樓,設有一別院,講經玄壇便在院內,帶草堂也是玄壇正堂,鄭府先賢在此坐道論經。帶草也稱“書帶草”,葉長質堅,相傳鄭玄門下取以束書,故有此名。鄭氏後人,為紀念前輩先賢,故以帶草堂命名講經堂。帶草堂前進是講經之所,後進是居住之所,前來講經的經學大師,大多居住於此。
書帶草堂也可別解為草堂名“書帶”。
我國詩聖杜甫,唐時避安史之亂,避難四川成都,築草堂以居。詩聖有《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傳世。故作者贈書帶草堂便聯云:“書帶經神春舒捲,草堂詩聖日麗長”。

故事傳說

揭陽榕城新街橋東行數步為待高小巷,長12米,寬1米。巷名“待高”有以高風、高致等待高人、高士、高弟,變小巷為高門等涵意。上列數“高”中之“高弟(第)”,則因巷旁地豆街有童年備考之所。待高巷後有一“書帶草堂”,除“草堂”以“書帶”冠,表信條蓋卑陋外,應理解為堂名“書帶草”。
書帶草為常綠多年生草,葉如,長尺余,柔軟叢生,鮮翠可愛。中央生短花莖,開淡紫色傘狀小花,實圓而碧。植之庭砌,蓬蓬四垂,因風披拂,楚楚有致,堪供清玩。
古稱出山東淄川鄭康成讀書處,本名“鄭康成書帶草”,而鄭康成為漢代經學之集大成者,人稱“經聖”,故此草、此堂之書卷氣和哲學味特別濃郁。可見:待高小巷,書帶草堂,命名幽雅。因其地,想其人,必有達者。而書帶草堂作為齊魯文化南移與潮汕文化融合之表征,這一點則珍逾拱璧了。對其鉤沉顯名,今尚嫌晚!
書帶草堂也可別解為草堂名“書帶”。我國詩聖杜甫,唐時避安史之亂,避難四川成都,築草堂以居。此詩聖有《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傳世。故作者贈書帶草堂此一文化殿堂以聯云:書帶經神春舒捲,草堂詩聖日麗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