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遠堂六年記

書遠堂六年記

德英娘倆 大年初一 德彪修車

圖書信息

作 者:沈飛龍 著
出 版 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9-1
版 次:1
頁 數:359
字 數:306000
印刷時間:2009-9-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32136100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沈飛龍歷時六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書遠堂六年記》,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小說以崇明島上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宅為背景,通過眾多人物在1960年至1966年不同命運的描寫,展示了極為特殊的惡與善並行的精緻畫卷。通過展示小主人公全面發展的成長曆程,引發人們對中國學校教育唯分數怪圈的深刻反省。小說以多元的生活積累提煉和豐富的細節描寫見長,人物塑造鮮明生動,語言敘述質樸沉穩,因大量的方言入書尤顯新奇獨特。

內容簡介

這部長篇小說描寫上世紀六十年代上海崇明島的生活。小說以中國歷史上極為特殊的大醜(搞階級鬥爭)與大善(學雷鋒運動)並行的六年政治生活為背景,通過展示上海崇明一個老宅各種人物不同命運遭際,揭示了殘酷的階級鬥爭對人類和人性的極大摧殘;通過展示學習雷鋒運動對人們尤其孩子的心靈淨化,揭示了靈魂淨化對社會和人類發展的重要性、迫切性:通過展示小主人公全面發展的成長曆程,引發人們對當今教育界存在的唯分數論的嚴重問題深刻反思。
小說以厚實的生活積累和豐富的細節描寫見長,人物塑造鮮明生動,大都能給讀者留下較深的印象;景物描寫惜墨如金,漫溢著詩情畫意;語言質樸沉穩,因大量的方言俚語而格外精彩;小說廣泛涉及各種藝術門類,充分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

作者簡介

沈飛龍,上海崇明島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日中國藝術家協會會員,上海攝影家協會會員,上海史志學會會員。作品多次在《新民晚報》、《蘇州晚報》等報紙上連載,入選上海作家作品雙年選,《外婆小記》獲全國紀實散文徵文二等獎。幼承庭訓喜愛文學藝術。

目錄

引上正文
搬到老宅
北堡鎮街
德英娘倆
自拜老師
上海之行
言而有信
捨己救人
榮譽雙刃
潑婦鬧宅
緬懷英雄
齊心合力
社會複雜
祖先功德
露天電影
迎接春節
大年初一
食堂吃飯
一塊豆餅
患難夫妻
好人老湯
捉拿老賊
開動腦筋
拾玉米去
鼎乾好公
推車事件
開始學畫
一門三傑
修公堂屋
喜得家藏
學習篆刻
遭受委屈
大義凜然
培養個性
顯山露水
樂後生悲
進入市隊
勿做軟瓜
學吹笛子
丟下包袱
雪地救人
看望老師
春心騷動
學習雷鋒
蔡萍遊街
以命索命
投稿參展
度日如年
德芳落榜
文奇離婚
各行其道
一炮打響
美英再婚
掃地出門
隨心順意
父女夜談
鼎貞喪事
籌備個展
生活所逼
德芳猝死
文奇發痴
德彰揚名
德彪修車
知恩圖報
大破四舊
保護國寶
漏屋遭雨
潛心本分
後記

部分章節

搬到老宅
1960年5月,德彰爺娘要調到縣城總廠工作,讓外婆帶兄妹三個搬到書遠堂去。搬家前德彰的心裡充滿了留戀,那座天天都要幾個來回的富安橋,那個離家一里多的灰沙廟,還有好多好多的人和事,直在眼睛前頭晃。
富安橋多鬧猛啊!天天早中晚三段辰光都有勿勿少少的男女老少,大人小人的呼應聲,小車子的吱呀聲,雞鴨眾生(畜生)的嘶叫聲滿耳朵管鑽。時不時還嘣出一兩句被人撞踏後的斥罵聲,是沖那些人淘滋里(人群里)鑽來竄去的小囡斥的,也有沖那些乘人多吃女人豆腐的騷男人罵的。
富安橋也是富安紗廠老闆造的,毛三米寬廿幾米長,當中一塊米把闊的大鐵板能吊豎起來。每當扯著船篷的紗船過來,那個頭髮花白的小老頭便從橋東頭的看橋屋裡來到大鐵板前,從從容容地戴上手套“吱悠吱悠”地搖起鐵軲轆來。隨著鋼絲繩的一眼眼繃緊,大鐵板便一眼眼豎起。而每當帆船在飯當里經過,小老頭的身上就總有股酒香,鐵軲轆就搖得欠了點節奏,大鐵板就起得有點一跳一跳。
小老頭總在帆船離橋十幾米遠就把鐵板吊直了,這時他也成了看客,看兩個小撐(船工)爬過高高的棉紗包來到船頭,各拿一根篙子一左一右地保護船身不碰上橋墩。有時船老大生活粗了,船頭直往橋墩撞去,嚇得女人小人紛紛亂叫。小撐卻勿慌勿亂,利索地把六七米長的毛竹篙子插進河底徐徐發力,等到人、篙跟船面斜成十幾度角,船頭就回到了安全的航道,橋上發出一片喝彩。
還有這灰沙廟更是永遠忘不掉!大冬天那條隨路通往廟裡的河面上總是結著青骨稜稜的冰,足有半尺厚。孩子們老清早從河面上大呼小叫地聚向廟去,廟前那個大池塘是個天然的溜冰場。不時有人滑倒了,四腳朝天地滑出老老遠,場上便發出一陣鬨笑來。有時候直連撞倒好幾個,仍然只有歡笑沒有斥罵。
池塘上人全都一腳釘鞋(鞋底釘有鐵釘鞋面浸過桐油的防滑雨鞋)一腳棉鞋,這是德彰發明的行頭。
一天德彰棉鞋壞了,便攔著黃牛就是馬穿了外婆的一雙釘鞋。他一下河就連滑了幾跤,氣得用力把左腳的釘鞋甩出老遠,不料右腳猛一朝前又是一跤。德彰一個激靈爬起來用左腳蹬了一下,右腳朝前滑出米把(一米左右)!加大力氣又是一腳,速度距離更快更大!用足力氣猛蹬一腳,竟然滑出五尺開外,要不是跌倒還能更遠!德彰欣喜地又蹬了一陣,便能伸開雙臂昂首挺胸地在河面上滑遛了!
這天德彰出足風頭,第二天早晨池塘里一律這副行頭,釘鞋與冰面的摩擦聲、男男女女的歡笑聲直衝雲天。
這么好的地方真捨不得啊!搬場後還能再過來嗎?還有讀了三年的幼稚園、同學們朝後還能再見嗎?德彰的心裡直冒酸味,可是外婆把家私雜物都打捆好了,就等電廠的大卡車過來。
電廠的大卡車如期來了,當德彰被阿爹抱進車廂時眼淚一下子噴了出來。他在人群里看見了救過自己的挑羊草姐姐,馬上連連朝她招手。
四歲時一個抱黃昏,德彰去水橋上汰手,由於水位低撩水時一不小心就跌進了宅溝,要不是這個挑羊草姐姐聽見水響撲過來,自己早就淹死了。
小姐姐縮著鼻涕跑過來了,德彰把自己最寶貝的萬花筒丟給她問:“你到底姓黃還是姓王?”可是車子啟動聽勿清回答,便抹著眼淚在心裡說:“小姐姐吾會記好你的,還有富安橋和灰沙廟!”
卡車繞上了石子馬路,幾分鐘就能到北堡鎮了,德彰便被書遠堂吸去。卡車開勿過木行橋宅上人會來相幫搬么事(東西)嗎?軋鬧猛小囡多不多呀?裡面交得到好朋友嗎?
車子穩穩地停了下來,文遠叫兄弟倆留在車上當心東西。等到搬最後一批家私時,兄弟倆各抱了一捆衣裳來到宅上。
里場心聚了不少小囡,一個小胖子輕蔑地掃了兄弟倆一眼說:“原來兩個小娘精,剝卵脬打八折(沒用)。”
德彰狠狠地掃去一眼,這傢伙大頭大面高出自己小半個腦袋,靠十歲樣子,赤膊俚一條短褲頭,一雙赤腳黑勿溜秋,肯定是宅上的皮大王。
德彰正想反擊有人卻沖小胖子斥:“都像你德彪拆天拆地能替書遠堂爭光嗎?”
德彰一看是個比小胖子稍微高一眼的標緻姐姐,上身一件玉白色襯衫,下身一條深藍色裙子,細長條子白白嫩嫩,兩條辮子又黑又粗。最讓人記得的是兩隻晶澈瑩亮的眼睛,充滿了正義充滿了威嚴,徹底把德彪征服了。
德彰感激地朝姐姐點了點腦袋,姐姐卻跑過來拉著他的手說:“吾叫德英升三年級了,朝後有人欺你就來尋吾。”她從心底里喜歡這個眉清目秀文文縐縐(文靜)清清水水(乾淨)光光生生(鮮亮)穿吊帶西裝短褲白襯衫的小弟弟。
一個男小囡一縮鼻涕對德彰說:“伊爺在外頭做大官德彪最憾勢(怕)伊了。”
德英虎去一眼斥:“爺是爺吾是吾要你多嘴!”
這時來了乾好公,拉著兄弟倆手問:“還記得吾嗎?”
“是乾好公。”兄弟倆一齊答。
乾好公便沖大家得意:“聽見啦,認得吾呢。”
“烏子(傻子)哈人勿認得呀?”德彪又活泛起來。
乾好公尷尬地指著德彪說:“就你調皮,長你兩輩呢。”
“長個屁,尋勿著娘子的一個戇大,塌書遠堂台。”
“小德彪講禮貌!”不等大家笑出聲來德英就大聲沖德彪喝。德彪動了陣嘴巴收底(最終)沒有吐出話來,他確實憾勢德英姐姐。
中飯後文遠帶三兄妹拜見宅上長輩,穿過前埭中堂向左先見輩分最高的三太太。三太太住正屋上手的兩間九路頭(九根桁料)屋,加上一間毛九平方的朝南灶屋,灶屋後面下房前頭一個靠六平方的小天井,天井裡一叢有年代的湘妃竹。
7-9頁選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