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書山府是長春公元622年-669年的稱呼,當時史建於公元前2000年的喜州(也作錫州、喜都)城,一直是東北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唐朝開元時期,這裡成為唐‘安北都護府’的一部分,時被中原唐王朝改稱為“書山府”,是唐朝發配文字獄犯人的地方,當時書山城被冤枉發配的文人很多,也使這裡成為文化之城,後來是許多中原學子嚮往的學習之地,所以“書山有路勤為徑”在民間廣為流傳至今,此時這裡已經人口近十萬的大城市城牆面積擴大了數十倍。也因為這個時期使中原文化廣泛傳入現在的東北亞地區,一直影響這裡的民族文化發展方向。公元669年改為隆州府,就是今天的長春。
書山府成為中原文化紮根東北地區的基礎,正因為當時的這座中原文字獄犯人的發配之城,才使中原的漢文化深深影響了周圍的各個民族的文化至今。雖然這座古城被蒙古毀滅,但是在這4000年的古代文明史中,這座千年古都對於整個東北的發展一直起到致關重要的作用,200年的現代文明史又使這座古都就在今天,也依然是東北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