曷懶甸是10世紀開始存在於東北亞的古地名,金朝及金後的東夏國時期被稱為曷懶路,為沒有編入遼國國籍的生女真人的故地,位於今天朝鮮鹹鏡南道鹹興市一帶。
從1019年 第3次契丹(遼)侵入高麗後作為進攻和控制朝鮮半島的軍事重鎮理應被遼國控制,起附近存在眾多的女真部落,南部與高麗國為臨近。“遣石適歡以星顯(今布爾哈通河)、統門(今圖們江)之兵往至乙離骨嶺,益募兵趨活涅水(今朝鮮洪原附近),徇地曷懶甸,收叛亡七城。”完顏部統一了女真後,迅速與曷懶甸一帶的生女真達成聯盟,高麗國“恐近於己而不利也,使人邀止之。”並進而引發了女真和高麗爭奪曷懶甸的戰爭。
目錄
* 1 曷懶甸之戰
o 1.1 背景
o 1.2 經過
o 1.3 後續
* 2 參見
* 3 注釋與參考資料
* 4 外部連結
曷懶甸之戰
背景
高麗東北部的曷懶甸地區的一些女真部落曾經為高麗的臣屬,並與高麗有密切的貿易往來。由於這些女真部落位於高麗東北部而稱為“東女真”或“東北女真”。據《高麗史·定宗世家》載:“三年(948年)九月,東女真大匡蘇無蓋等來獻馬七百匹及方物,”(卷2)女真氏族首領也接受高麗授予的官職;武職有將軍、寧塞將軍、歸德將軍、柔遠將軍、懷化將軍等;文職有大相、大匡、元甫、正甫、大丞等。完顏部統一了女真後,女真變得強大。而高麗長久以來一直覬覦北方拓殖領土,戰爭一觸即發。
但由於高麗契丹戰爭後東北亞高麗國近百年的和平,高麗那時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面對女真,高麗肅宗下令讓高麗所有軍人上陣抵抗侵略,但卻不敵女真。不過在尹瓘的遊說之下,女真後來撤退。
經過
女真撤退後,尹瓘感到高麗缺乏一支精湛的部隊,於是向高麗肅宗請命重組高麗軍隊並培訓一支精銳部隊。1107年,尹瓘率領一支1萬7千人的重組部隊攻打女真並最終取勝。勝利後尹瓘在朝鮮半島東北部修建了9座城堡(九城:鹹州、英州、雄州、吉州、福州、宜州及通泰、平戎、公山僉)。1108年,高麗宮廷大臣爭鬥。高麗新君主睿宗令尹瓘撤兵。高麗反對派甚至要尹瓘將九城歸還女真。
從1108年至1109年,烏雅束指揮女真軍收復失地曷懶甸。由於女真軍的反擊,高麗軍議和,‘宋崇寧三年,女真將石適歡破高麗於曷懶甸之境,追入辟登水,逐其殘眾。高麗懼而請和。’“高麗背約,殺二使,築九城於曷懶甸,以兵數萬來攻。斡賽敗之。斡魯亦築九城,與高麗九城相對。高麗復來攻,斡賽復敗之。高麗約以還逋逃之人,退九城之軍。復所侵故地。(金史卷一)
1109年秋,高麗從曷懶甸撤軍,尹瓘後被撤職併入獄。不過尹瓘很快在1110年被釋放,並給於復職。但被尹瓘拒絕了復職邀請。一年後,尹瓘去世。
後續
1115年,女真滅了遼國建立起金國。女真金國的崛起後,在曷懶甸建立了正式的行政編制曷懶路,並被後來的女真人的政權東夏國繼承,1233年,窩闊台派皇子貴由率領左翼蒙古軍征討此地,使其為其藩屬。忽必烈建立元朝後,曷懶甸隸屬於遼陽行省。
後明朝初期曾在此地附近建立軍事機構 鐵嶺衛, 洪武二十年十二月,高麗以曾經從女真手中搶奪兩年,單方面宣稱對此地自古擁有主權,後明朝 鐵嶺衛遷入鴨綠江西。
參見
* 鐵嶺衛
* 尹瓘
注釋與參考資料
1. ^ 生女真部落聯盟的勢力已達今朝鮮鹹境南北道之間的摩天嶺
2. ^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8%AE%80%E5%8F%B2%E6%96%B9%E8%BC%BF%E7%B4%80%E8%A6%81/%E5%8D%B7%E4%B8%89%E5%8D%81%E5%85%AB 界外野處不入遼東籍者,為生女真]
3. ^ 元以前中朝東段邊界
相關詞條
-
曷懶甸之戰
此地正在高麗“千里長城”之北,散居著大量的長白山三十部女真人等。 女真聯盟與高麗圍繞易懶甸的鬥爭,歷經九個年頭。 曷懶甸所謂的“九城”,本非高麗領土。
-
高麗國
所屬的曷懶甸(今朝鮮鹹興一帶)並強築九城,女真擊敗高麗並收復曷懶甸(參見“曷懶甸之戰”)。 1130年,高麗乘遼金政權更替之際,占領鴨綠江東岸...的高麗朔方道部分土地被高麗收復。 之後,高麗又繼續北進,相繼攻占了曷懶甸之...
歷史 疆域 政治 外交 文化 -
詩詞律韻探微
詩詞律韻探微詩詞律韻探微 詩詞律韻探微 孫德振 編著 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 二零一零年六月 孫德振藝術簡介 孫德振,男,漢族,河南...
-
尹瓘
,與王室結成了姻親關係。 臥薪嘗膽 曷懶甸位於金曷懶路南,今朝鮮鹹興一帶...,諸部不穩,高麗邊將林乾企圖趁機掃蕩女真,便在次年初越過千里長城出擊曷懶甸...林乾討伐女真以報仇雪恥。四月,女真將領石適歡率500人在曷懶甸的辟登水...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 個人作品 家族成員 歷史評價 -
東北九城
背景完顏部女真部落興起後,以完顏部為核心的女真部落聯盟要統一曷懶甸的女真部落,“曷懶甸諸部盡欲來附”。對此,高麗不安,“恐近於己而不利也,使人邀止之”,高麗則要向曷懶甸“拓土開邊” ,雙方的衝突勢難避免。1104年...
背景 過程 事後 爭議 -
北上政策
高麗的北進定策背景渤海國之南京南海府位於今朝鮮鹹鏡道附近,與新羅相接。據《新唐書·渤海傳》載:渤海“南比新羅,以泥河為境”。又載...
高麗的北進定策 朝鮮的北進定策 朝鮮文人觀點 -
《古今詞話》
古今詞話清·沈雄撰●詞話序填詞於ゼ文最為末藝,而染翰若有神工。蓋以偷聲減字,惟摭流景於目前,而換羽移宮,不留妙理於言外。...
-
中華韻典
韻同)碗懶繖(傘)卵(哿韻同)散(散布)伴誕罕濰(浣)斷(斷絕)侃算...
《佩文詩韻》 韻譜[編輯] 正語作詞起例[編輯] “中原之音”[編輯] -
高麗
來由 歷史 高麗敬天寺石塔 918年後高句麗國弓裔王的部將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推翻弓裔,定都於遷都至自己的家鄉松岳,並改稱為開京...
來由 歷史 世系年表 行政區劃 政治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