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大媽

暴走大媽

暴走大媽,是網友對參加健步走健身運動的大媽的稱呼。暴走大媽的出現,一度被部分網友認為是廣場舞大媽轉換身份,甚至因為廣場舞大媽這個詞而質疑暴走大媽也有擾民的嫌疑。作為一項有意義的健步走活動,體育部門將引導暴走大媽,並發展成為一項全民健身運動。

簡介

暴走大媽暴走大媽

2014年7月,一則網路新聞報導走紅網路:飽受爭議的徐州大媽們不再跳廣場舞,他們統一著裝、整齊列隊,放著激昂的音樂,走上馬路街頭暴走。 在徐州雲龍湖周邊每天參與暴走的有上萬人,他們組成多則成千、少則幾十人的方隊,從音樂廳廣場出發,穿過雲龍湖抵達南三環後折返,一個小時暴走7公里。由於暴走團經常占用機動車道,干擾正常交通,和車主發生矛盾,因此不少市民呼籲對暴走進行規範。這些參與暴走的大媽也被網友稱為暴走大媽。

活動組織

活動發起

據徐州市公安局雲龍湖風景名勝區分局政委胡鯤鵬介紹,大媽暴走活動由愛好運動的市民自發組織,經過兩三年的發展,固定參與者已有12支隊伍約8000多人。高峰時參與者可達到1.4萬人。組織者主要通過網路QQ群召集活動,因為影響力很大,部分隊伍甚至得到了附近樓盤的贊助。

活動秩序

暴走大媽暴走大媽

對於萬民有關暴走擾民的質疑,徐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秩序管理科科長辛慶利解釋,雲龍湖是遠離居住地的風景區,隊伍行進路線2/3是景區步道,沿線只有一個紅綠燈,根本不存在擾民問題,也沒有因為萬人健步走發生過交通擁堵。“暴走”隊伍除了在最後約1公里有少量的車流外,其他路段都是車輛禁行的休閒步道。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平時該路段車流很少,晚飯後人們開車到公園遊玩車才會多起來,這時候“暴走”已基本結束了。隨著人員規模越來越大,隊伍的規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後隊伍還可以考慮分時段、分地點等走法,既要保證秩序,也要防止意外。市民還是希望鍛鍊的空間更多,這樣人流也可以更分散些。

為了給健步走的市民創造良好秩序,警方加強了對周邊路段的巡邏。在湖中心位置派出所還設有裝配齊全的警務服務中心,如遇到突發事件,警察可以在幾分鐘內趕到現場處置。

體育局支持

徐州市體育局副調研員朱強說,所謂“暴走”其實應稱為“健步走”,徐州金龍湖、大龍湖等地也有大量健身人群,但是雲龍湖的人最多。發現健步走的市民越來越多後,當地體育部門通過各種途徑介入,以即將召開的省運會為契機,將萬人健步走納入了全民健身活動中。

體育局發放T恤衫、音樂播放器,多數隊伍裡面都有體育局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局在雲龍湖設立了專人負責的運動指導點,還計畫把休閒步道改建為健身步道,增加科學健身標識,為參加健步走的民眾提供更多服務。

社會影響

政府應引導

暴走大媽暴走大媽

儘管徐州萬人健步走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廣場舞大媽轉行“暴走”,但背後反映的社會管理問題仍然值得關注。來自徐州老齡委的數據顯示,2013年該市60歲以上人口有163.32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16.2%,一個進入高度老齡化的城市,將面臨老齡社會各類需求爆發的大考。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認為,中國人口眾多,對“萬人暴走”不必大驚小怪,更應該關心的是如何完善社會服務。作為管理者,政府部門的介入除了進行引導和保障,根本上還應該對人流進行科學疏導,對民眾組織進行有效管理。一方面應規劃開闢出更多休閒鍛鍊空間,讓民眾分散活動,這樣既能減少管理成本,還能避免可能產生的隱患。另一方面,要對民眾組織進行關心幫助,引導他們更科學地開展群體性活動。

反映健身設施的缺失

談及健身,我們的社會幾乎是處於“分裂”狀態。一方面,輿論一直在呼籲人們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往小了說這是公眾健康的需要,往大了說這關係到一個民族的體魄和精神狀態。但另一方面,健身活動場所卻一地難尋,城市裡屈指可數的體育館或者體育中心,似乎主要用於舉行大型運動會或者演唱會,平日裡很少對公眾開放。中國的城市建設越來越追求“高大上”,在規劃建設方面卻很少有“健身”意識。按照《城市公共體育運動設施用地定額指標暫行規定》,居住區、小區級每千人體育設施用地為200到300平方米。但現在很多小區尤其老城區小區,普遍存在健身區被占用為停車場、市民活動量遠超健身區承載能力等問題。現實是,很多喜愛體育鍛鍊的人只能忍受著汽車尾氣和城市噪音的戕害,無奈地沿著被交叉路口、紅綠燈、台階弄得斷斷續續的人行道瞎跑一氣。

城市健身硬體設施的缺失,導致健身觀念無法落地。健身鍛鍊的訴求過於強烈了,又往往造成了人際社會方面的衝突。所以,面對大媽“轉行”暴走,我們可以停止調侃,認真考慮下城市建設如何完善健身設施方面的短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