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學祥

暴學祥

暴學祥,男,1978年於東北師大生物系本科畢業;1981年於東北師大獲理學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暴學祥多年來一直從事動物學、昆蟲學、昆蟲生理學及生物技術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多次獲得東北師範大學優秀教學獎,1992年獲吉林省優秀教師稱號。1987年受聘中央電化教育館特聘教師,主講並錄製66集電視教學片《動物學》(上),多次在中央電視台教育頻道面向全國播放。曾參加國家六·五科技攻關項目《環境背景值調查研究》,為《第二松花江水系及牡丹江上游大型底棲動物背景值調查研究》子課題主持人,整理鑑定水生昆蟲及大型底棲動物150多種,並在長白山天池(二松江源頭)372米深處首次發現渦蟲和一種鞘翅目幼蟲。1994年至今主要從事昆蟲腦神經生物學基礎理論及相關實驗技術和方法的創新研究。1998年發明了CP包埋劑(2003年獲中國發明專利ZL98125709.7),1999年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通報》上,並被SCI收錄;至2000年,CP切片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成熟和完善;2000年至今,又成功地將CP切片技術套用於腦神經免疫細胞化學及分子生物學(原位雜交和液相原位RT-PCR)的研究中;同時研製發明了切片機通用刀托和一次性刀片,經多年試用證實,該發明經濟適用,效果良好,欲另申請專利;在昆蟲腦系統超微結構的研究方面,探索出新的材料處理方法,使包括嗅覺、視覺(一級)神經元、觸角神經及整個腦系統的顯微和超微結構及其免疫細胞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成為可能,目前在電鏡免疫膠體金標記(免疫細胞化學)技術方法的探索研究中已獲得初步成果。此外,在昆蟲腦神經解剖學、免疫細胞化學及分子神經生物學研究方面已形成一定的特色。現與國內外5個知名實驗室有業務往來,部分成果交流已引起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關注,曾多次接待國內學者來訪。

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2項;在“Brain Research” (SCI)上發表研究論文1篇;在《中國神經科學雜誌》、《動物學報》、《神經解剖學報》等國核心心刊物上發表系列論文10餘篇;目前在審外刊3篇。

個人履歷

1978-1981年 東北師大生物學碩士

1981-1982年 東北師大生物系助教

1982-1992年 東北師大生物系講師

1987-1993年 吉林省動物學會秘書長

1993-1997年 兼職生命科學學院(教學)副院長

1992-2000年 東北師大生物系副教授

2000-迄 今 東北師大生物系教授

1993-2002年 吉林省動物學會副理事長

2002-迄今  長春市動物學會理事長、吉林省動物學會副理事長

為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及發明獎、教育部重點項目和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動物學報審稿人

社會學術兼職

1987-1993年 吉林省動物學會秘書長
1993-2002年 吉林省動物學會副理事長
2002-迄今 長春市動物學會理事長、吉林省動物學會副理事長
2002-迄今 為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及發明獎、教育部重點項目和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Brain Research/動物學報/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審稿人

教學工作

主要講授課程:
本科:動物學、昆蟲學、生物技術、專業實習
研究生:生物學研究進展、高級動物學、動物分類學、昆蟲生理學、神經生物學及實驗技術
1995年迄今,共培養碩士21名,博士3名,與日本岡山大學聯合培養碩士2名。

成就及榮譽

科研成果

論 文:

1. Xuexiang Bao*, Ximei Tian, Zhifu Zhao, Yutang Qu, Bin Wang , Jinbei Zhang, Tianyi Liu, Lina Yang, Jiye Lv, Chuantao Song(2008) Immunohistochemical evidence for the presence of tryptophan hydroxylase in the brains of insects as revealed by sheep anti-tryptophan hydroxylase polyclonal antibody. Cell Tissue Res, 332:555-563. (SCI, impact factor: 2.58)

2. 暴學祥* 王彬 白效耘,榆紫葉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2007)腦及咽下神經節GABA陽性神經元分布模式的構建。東北師大學報,39 (4): 110-116

3. 胡西旵,田喜梅,瞿玉堂,趙志富,劉天依,宋傳濤,暴學祥*(2007)Neuroanatomy and serotonin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brain and suboesophageal ganglion of three beetles. 神經解剖學雜誌, 23(5): 451-461.

4. Xuexiang Bao*, Ximei Tian, Xihan Hu, Zhifu Zhao, Yutang Qu, and Chuantao Song(2006)Discovery of Specific Tryptophan Hydroxylase in the Brain of the beetle Harmonia axyridis. Brain Research,1073-1074: 202-208 (SCI, impact factor: 2.389)

5. 田喜梅,胡西旵,趙志富,瞿玉堂,暴學祥*(2005)Distribution of serotonin-like immunoreactive neurons in the visual system of the beetle Harmonia axyridis. 動物學報, 51(5): 913-919

6. 田喜梅,胡西旵,暴學祥*(2005)昆蟲色氨酸羥化酶的研究進展。神經解剖學雜誌, 21(5): 557-560

7. 牛華,李一娜, 暴學祥*(2004)Distribution of GABA and 5-HT-ergic immunoreactive neurons in the visual system of butterfly Mimathyma schrenckii. 動物學報,50 (5): 770-774

8. 暴學祥*,李偉紅,李霞,牛華,田喜梅,馬創(2004)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視覺系統顯微結構的研究。東北師大學報,36 (1): 71-77

9. 李偉紅,暴學祥*(2003)昆蟲腦中蕈形體功能的研究進展。淮海工學院學報,12 (4): 55-58

10. 田喜梅,宋傳濤,暴學祥*(2003)異色瓢蟲(Harmonia axyridis)視葉中GABA陽性神經元的分布。中國神經科學雜誌,19 (6): 361-365

11. 張金華,林佳喬,暴學祥*(2003)日本弓背蟻(Camponotus japonicus)視葉中5-羥色胺陽性神經元的分布。動物學報,49 (2): 229-233

12. 泮淑梅,孫 玲,佟德娟,歷錫亮,暴學祥*(2002) 日本弓背蟻(Camponotus japonicus)中腦前端超微結構觀察。東北師大學報,34 (4): 58-63

13. 黨永岩, 李一娜, 暴學祥*(2002)日本弓背蟻(Camponotus japonicus)視葉髓區GABA免疫陽性反應的初步研究。 東北師大學報,34 (2): 72-77

14. Xuexiang Bao*, Yiping Zheng, Hengshan Zhang, Yingzhe Xia, Chuantao Song(1999)CP embedding agen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erial section of the body wall tissue of insect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 44 (11): 1021-1024

鑑定成果

專 利: CP包埋劑及製作方法 專利號:ZL98125709.7

獲獎榮譽

1. 牛華,李霞,德國黃胡蜂嗅覺神經通路顯微結構的初步研究,第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三等獎,2001;

2. 暴學祥, CP包埋劑及製作方法, 吉林省優秀專利發明人, 專利號:ZL98125709.7, 2004。

個人其它信息

主要講授課程

本科:動物學、昆蟲學、生物技術、專業實習

研究生:生物學研究進展、高級動物學、動物分類學、昆蟲生理學、神經生物學實驗技術

1995年迄今,共培養碩士19名,目前在籍碩士6名

指導研究生情況

畢業碩士研究生:張恆山(大連市動物園園長助理); 夏穎哲(北京中科院動物所博士); 婁維義(上海華東師大二附中); 黨永岩(上海交大博士); 張金華(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博士);泮淑梅(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李偉紅(2001級);李一娜(2001級);孫 玲(2001級);牛 華(2002級);李 霞(2002級);馬 創(2002級);田喜梅(2003級):胡西晗(2004級);趙志富(2005級);瞿玉堂(2005級)

在籍碩士研究生:張金蓓(2008級博士);楊麗娜(2006級);劉天依(2006級):閻婷(2007級):劉晶(2007):王彬(2008級)

主要科研方向

昆蟲腦神經生物學、免疫細胞化學及分子生物學

以無脊椎動物為實驗模型,研究與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密切相關的神經活性物質5-HT(5-羥色胺)、DA(多巴胺)及其合成限速酶和基因進化等單胺類的基礎理論研究,側重果蠅腦中樞5-HT、DA和OA(章魚胺)等單胺能系統構建,及其功能缺失狀態下的神經行為學(neuroethology)分析。

主要科研項目

1.CP 切片技術開發,科技部、教育部,JG-99-20,2000 年1月-2000年12月,12萬,主持;

2.日本弓背蟻觸角神經傳導通路顯微及超微結構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主任)基金,39940019, 2000年1月-2000年12月,5萬,主持;

3.CP包埋劑在生物基因工程領域套用技術研究,吉林省自然科學基金,20030550-7,2004-2005年,3萬,主持。

4.昆蟲腦內5-HT能神經元系統免疫細胞化學特異核標記分子機制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0470546,2005年1月-2005年12月,8萬,主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