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榫

暗榫

平板角接合用燕尾榫而不外露的稱“暗榫”,或叫“悶榫”。但由於榫頭不外露,故板頭根據板料的厚薄,均需留出一段45°的夾角做法,大大增加了工藝難度,但考究的硬木家具均採用暗榫而不用明榫。另外半榫也有稱做暗榫的。

簡介

清中期宮廷家具的製作多使用暗榫,不論是廣式風格還是蘇式風格,都極少見到明榫,這顯然是當時主理造辦處的官員做了統一規定。但是暗榫的製作難度要遠大於明榫,其要求榫卯的結合必須嚴絲合縫,因為暗榫加明楔是要不得的。暗榫加暗破頭楔是絕活兒,永遠拆不下來的,除非將其破壞。隨著暗榫結構在家庭家具中的使用,清中期的民間硬木家具也有相當一部分使用了暗榫結構 。

木匠圈-榫卯結構之暗榫 木匠圈-榫卯結構之暗榫

明榫與暗榫

明榫又叫穿榫、透榫,榫眼貫穿木方,榫端外露,榫頭較長,可以從外面加楔,結合比較牢固,但影響製品的外表美觀。

暗榫又叫半榫、悶榫,榫眼不貫通方木,眼深一般為方木寬度的2/3,榫頭較短,結合強度較低,配製時除了用膠粘結外,可採用暗埋楔加固。

優缺點

明榫與暗榫在家具使用及審美上,各有優點及長處。以暗榫相接,不破壞材料的光潤感,而明榫能使家具具有自然天成的鄉村田野風格。明榫從眼中穿出來與外邊平,在外側面可明顯見到榫頭,榫頭中間還可見到木銷的痕跡,其優點是榫頭深而實,可在榫頭中間加木銷,即使木材收縮,榫也不會脫落。彌補了古代加工技術、加工工具和粘合劑的不足。而暗榫比明榫更加美觀,可以盡顯宮廷家具的高貴和與眾不同。缺點是容易產生虛榫,即眼深而榫短,或眼大而榫小,用膠來填塞,影響結合牢度和耐固性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