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中國歷代碑帖集粹18:智永真草千字文》智永,生卒年不詳,本姓王,名法極,歷梁、陳、隋三朝,傳百歲而終,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七世孫,出於王徽之一族。他早年出家為僧,後雲遊至浙江省吳興縣永欣寺,整整住了三十年,人稱“永禪師”。在寺中,智永深居簡出,每日臨摹王羲之的字,從未間斷。他在屋內備了幾隻容量為一石多的大簏子,筆頭寫禿後就取下丟進簏子裡。後來破筆頭積了十大簏,智永便在屋前築冢埋筆,人稱“退筆冢”。當時向智永求書者甚多,常常踏破門檻,於是智永用鐵皮裹上門檻,稱之為 “鐵門限”。可見智永習書之刻苦,書名遠揚,是我國歷史上承襲“二王”書風又有自己風格的著名書法家。今天所傳的《真草千字文》乃是晚年的永禪師見古法漸沒,為了復興書風,遂以右軍書法為範本,花費數十年的時間,以當時的識字課《千文字》為內容,分真、草兩體書寫而成的,共寫了一千多本,從中挑選最滿意的八百本,分送給浙東各個寺院。《真草千字文》有“天下法書第一”之譽,墨跡只斷爛了開首兩行,其他都尚稱完好。而其中缺的部分,也已根據“關中本”補全。所謂“關中本”,是宋朝大觀三年時薛嗣昌根據真跡入石而成的,又稱為“陝西本”,原石今存於西安碑林。該帖真草兩體都各字分立,運筆精熟,飄逸之中古意猶存,確實是從形神問傳出了右軍之風采。我們由此而上窺" 二王"書法,可稱是一條學書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