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智果村位於漢江北岸,洋縣西部與城固縣交界,屬陝西省漢中市洋縣謝村鎮管理,距洋縣縣城西12公里。農產品有:水稻、小麥、油菜、玉米等。
文化
•智果寺
始建於唐朝儀鳳年間(西元676年至西元679年),宋代、元代重修。明朝時,智果(生卒年不詳),洋縣智果寺僧人。明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雲遊京師(北京)時,逢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患眼疾,久治不愈,張榜招賢。智果揭榜應召,入宮為太后治病,用藥三劑眼疾即愈。神宗朱翊鈞為表謝意,於十四年頒施藏經678函(6780卷),並賜金命太監會同漢中府知府田禮門,修建藏經樓一座,御書“敕賜智果寺”匾額一面。
•懸台社火
洋縣謝村鎮智果寺“懸台社火”最早始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年
歷史,據傳社火為智果寺眾僧所創。當時,在這座著名的皇家寺院裡,有120多位來自於五湖四海的僧人。他們在集各地社火之精粹的基礎上,創出了獨具特色的“懸台社火”。因高可達10米,由下而望,懸若壘塔而得名。從現有資料看,一台台社火,雖層層裝置蓮葉、椅、船及演員,但無不精巧流暢。而且,與其他地方社火不同的是,“懸台社火”,還用木魚、鍾、罄等“法器”,使社火別具一番韻味……
智果社火之精華,在其融戲劇、雜技、美術、音樂、民間手工技藝為一體,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社火藝術形式。它以堅硬、柔韌的槐木為梁,製作成多層高台框架,框架各層層面設定不同的角色,配置不同的道具,展示不同的戲劇情節。懸台社火具有五六層梁架,高達12米左右,高懸、驚險、巧妙、奇絕,給人以視覺的極大衝擊力。數十人人抬肩扛的多層懸台社火威武雄壯,顯示了中華兒女的凝聚力和協作團結的精神。懸台社火臉譜採用誇張的藝術手法。在游演之中,懸中社火崇尚比高下、換摺子。此種社火又是一種參與人數最多的民間藝術活動,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極強。洋縣懸台社火梁架結構和底座配重非常符合力學原理。化妝顏料為民間特製,不傷害扮演角色的兒童柔嫩的皮膚,陽光下不流淌。
由寺及村,這一藝術後在寺院所在的智果寺村興盛了起來。史料記載,早在明清時,就有“江壩蘿蔔、普陀蒜,智果寺(村)的社火蓋長安”的民諺。1957年,智果寺“懸台社火”贏得西安匯演第一名,並赴京參加國慶慶典,受到了朱德、賀龍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正是由於其獨特的文化底蘊使其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於2012年初在西安大唐西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中,一馬當先,拉開展演帷幕,獲得滿堂喝彩。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視,智果社火正逐漸恢復著原始的生命,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逐步從民間娛樂祈福活動,走向文化商業雙車道。
風俗
•智果寺曬經會(每年農曆六月六) [7]
智果寺,位於陝西洋縣謝村鎮西 7.5公里處,唐儀鳳年間(公元676-679年)建,宋、元、明屢修,寺內藏經樓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昔日智果寺,殿宇櫛比,塔群林立,古柏參天,綠蔭蔽日,香菸繚繞,罄聲悠揚,占地53畝,是一座環境優雅的誦經勝地,在陝南一帶久負盛名。曾以“高閣藏經” 、“聖諭神碑” 、“石鏡照人” 、“南院寶塔” 、“魁樓望漢” 、“古城遺址” 、“東亭曉鍾” 、“香台睡佛”八大景觀聞名遐邇,堪稱“漢上名剎”稱雄禪林。
至明萬曆年間始,每逢農曆六月初六,一年一度的曬經盛會便在此處舉行。虔誠的善男信女幾天前就從四面八方潮水般湧來,忙個不停。盛會前夕,眾僧雲集,佛音繚繞,整個大殿燭光通明,金碧輝煌,一束束禮花在夜空爆綻,花花吐蕊,珠珠放光,把吉祥灑滿人間;曉鐘敲響,寺院高僧主持,身披袈裟,手拄禪杖,撥捻佛珠,步入殿堂,早課開始。末了,眾僧在主持的率領下,雙手合十,口念“彌陀”,里三圈,外三圈繞寺誦經,圓滿佛事。
日到中天時分,掌管經書的僧人,從經櫃裡挪出經箱,從經箱裡取出經匣,小心翼翼的從經匣里端出經卷,然後打開函套,將一冊冊經卷用象牙或檀香木薄片展開,在燦爛的陽光下沐浴。經過晾曬,不僅在防霉、防蟲方面,起到積極保護的作用,且使萬名顧客無不大飽眼福。
據樓前豎立的明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聖諭神碑”載:御製印施藏經,繕與永樂庚子(公元1420年),成於正統庚申(公元1440年),續入藏經《大乘》、《磐若》等41函,並舊刻藏經《華嚴》、《懸談》等637函。諸經均系神宗朱翊鈞之母“慈聖宣明肅皇太后” 所賜。
千百年來,歲歲都有六月六,年年都逢曬經會,80年代初,由文化部門發文,各方名僧主持道場,為曬經活動增添了新的看點,各大媒體登臨採訪,龍燈、社火、電影、戲劇湊興,商賈雲集,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由於曬經會的延續,所藏經典完好無損。
藏經樓所藏經典按“千字文”計,為4178卷,長35厘米,寬12厘米。這些經捲紙質精良,印刷考究,文圖並茂,裝禎美觀。系紅、黃、綠、藍明代織錦硬殼封面,文飾繁多,圖案各異,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據專家考證,有相當一部分為唐玄奘組織國內高僧翻譯的梵文經典,亦有一部分乃東漢以後歷代高僧的著作或譯文。內容包括宗教理論、歷史人物傳記、中外歷史文化交流及語言文字釋義辨析等。它所經歷的年代之久,參與譯著的人數之多,所囊括內容之豐富,實屬罕見。這些燦爛的民族文化遺產不僅在研究我國古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天文地理、交通運輸、語言結構以及中外文化交流諸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而且在版本學、裝潢學、紡織學等方面,亦不無借鑑之處。
洋縣智果寺,正因有聖賜巨帙經卷而盛名遠揚,這些經卷也正因傳統性曬經盛會而與世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