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景寧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產、生活鬥爭中創作的口頭文學 , 是畲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畲民喜愛山歌 , 以歌代言 , 溝通感情 ; 以歌論事 , 揚善懲惡 ; 以歌傳知 , 比睿鬥智。不僅婚嫁喜慶和逢年過節唱 , 且在生產勞動、招待客人、閒暇休息、談情說愛時唱 , 甚至在喪葬悲哀時 , 也以歌代哭 , 傾吐衷腸。在舊社會 , 畲族人民在與統治階級的鬥爭中 , 常以山歌作武器 , 表達對壓迫者的憎恨和對美好的追求。解放後 , 以歌頌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新生活為主要內容的革命山歌和讚歌 , 反映出畲民新的思想風貌 , 與傳統山歌質的區別。
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體式韻文為一 條 , 四句為一首。也有少數歌詞第一句為 三個字或五個字 , 講究押韻 , 第三句末字須是仄聲。
山歌多唱 " 假聲" ,有獨唱、對唱和齊 唱。很少伴隨動作和音樂。著名歌手有藍 春翠 ( 女 ) 、雷石連、藍振水、雷龍花 ( 女 ) 、雷馱銀 ( 女 ) 、雷永慶、藍榮昌、藍余根、藍培菊 ( 女 ) 等。
畲族山歌有敘事歌、風俗歌、勞動歌、 情歌、時令歌、小說歌、革命山歌、兒歌、雜歌等種類 , 景寧約有手抄歌本 3000 多冊 ,2 萬餘首。用本土史實編成的《打酒局》、《打鹽霸》和《古老歌》、《湯夫人歌》等 4 聯編入《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省卷》 , 畲族婚俗歌 935 首 , 哀歌 642 首 , 由浙江省畲族民間文藝學會整理編印。
《十八小妹學插田》
十八妹崽學插田 , 屎窟朝後臉向前 ; 路頭客商莫笑話 , 代我丈夫插年田。
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的口頭文學,是畲族文化的重要部分。畲族只有語言而無文字,常借用漢字記畲語音法手抄許多歌本。舊社會畲民沒有受文化教育的機會,把學歌唱歌作為一種重要文化生活。所以20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較高,常以歌代言,溝通感情;以歌論事,揚善懲惡;以歌傳知,斗睿鬥智,形成一套上山勞動、接待來客、婚喪喜事的對歌習俗。
畲族民歌七字一句,四句一首,講究畲語押韻,不少人能即興編唱,有的歌手對唱一兩夜而不重複。唱時用夾有“哩、羅、啊、依、勒”等音的“假聲”唱,平時學歌時不夾假音唱叫“平唱”。唱喜歌每個縣有一種曲調,唱哀歌全民族統一一個曲調。唱歌的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很少伴有動作與器樂。上山勞動,單人時往往以歌驅寂寞,遠處有人聽到,聽出是年齡相仿的異性,就往往接上,發展成談情說愛的對唱。山上常有人對歌,所以有人稱畲鄉是歌的海洋,故也有人把畲歌稱為山歌。
農閒時,村上來了客人,村上年齡相仿的異性就活躍起來,天一黑,眾歌手到客主家門口放一鞭炮,湧入中堂起歌頭:“日頭落山岙里黃,太(看)見阿哥(妹)娘洞(郎洞)來,阿妹(哥)冒(無)納(物)好招待,安晡(今晚)行來打大鋪(對歌)”。如果客人是歌手,會很快對上,如果客人確無歌手,則以歌罵得他回去以後非學起來不可。若客人來了,村上無人對歌,也會被人視為此村無能。找客人對歌,村上上場唱者必須是年齡相仿的異性,客人必須是非本村出嫁者;主家如是三年喪服期內或造房豎柱時,不對歌,要對也要放別人家去對。來客對歌,主要是唱情歌,已婚者雙方也不拘束,完全可假戲真演,雙方都未婚則求之不得,往往唱來一個終身伴侶。
來客對歌,一般對一整夜,半夜時主家燒點心招待所有在場者,唱到天亮時,要唱十二生肖歌以送歌神,結尾是“嘮歌嘮到天大光,送你歌神出外鄉,唱條歌兒安香火,一年四季保全康”。對歌結束時,村上主要幾個對歌者要集點錢作為“手薪”送給客人。當然唱歌來了真感情,就不是送點“手薪”了。
相關詞條
-
景寧畲族
景寧畲族於唐永泰二年(766)從福建羅源遷居浙江景寧,距今約1200多年。畲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於中國南方游耕民族,從原始居住地廣東被...
名稱 歷史 人口 文化 科學 -
景寧畲族婚俗
景寧畲族婚俗,在浙江景寧,過去由於受舊社會民族歧視和壓迫,畲族只好實行族內婚,遠房同姓同輩可嫁娶。嫁男和做兩頭家是畲族婚姻特色。男到女方落戶,和嫁女一樣...
特色婚俗 飲酒 對歌 風格獨特 歡樂禮儀 -
畲族
畲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於中國南方游耕民族,從原始居住地廣東被分散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貴州、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
畲族歷史 畲族人口 文化 科學 藝術 -
畲族民歌
畲族(shē zú)民歌隨處可見,以畲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每逢佳節喜慶之日便歌聲飛揚,即使在山間田野勞動,探親訪友迎賓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畲族的演唱形式...
簡要介紹 歷史淵源 藝術特色 代表作品 傳承意義 -
畲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畲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在這一節日裡舉行盛大歌會,並祭祖先拜穀神,載歌載舞,熱鬧非凡。並且,還要吃烏米飯,緬懷祖先,款待來客,故“三月三”又稱“烏飯...
歷史淵源 節日活動 民俗傳承 活動影響 -
泰順畲族民歌
泰順畲歌由於地域的特殊性和畲民居住的特點,以及當地方言的影響,和其它各地畲歌相比較,在音調和音域上有其獨特之處,是浙江省重要的畲歌調子“泰順調”。即興編...
歷史沿革 風格特色 傳承意義 -
畲族傳統節日
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畲族的傳統節日很多,有春節、元...
畲族概述 年節 “二月二” “三月三” 封龍節 -
中華畲族園
畲族是我國南方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廣東等地,主要從事狩獵和農耕,“畲”的族稱即源自“刀耕火種”之意。畲族有語言,沒有文字,沿用漢字...
項目背景 特點 項目內容 總投資 預期效益 -
畲族歷史與文化
《畲族歷史與文化》是1995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