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常綠小灌木。莖圓柱形,老莖木質化,呈灰綠色,嫩枝 綠色。葉長橢圓形,對生,扁平,肉質,全緣,先端略尖,略呈匙狀,長3~5厘米,寬2~3厘米,葉色翠綠有光澤。夏秋開花,花瓣五枚,傘房花序花白色或淺紅色。
燕子掌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露養,葉子的邊緣就會變紅。
生長環境
燕子掌原產非洲南部。喜溫暖、乾燥、通風的環境。耐寒力差,喜陽光,稍耐半陰。
繁殖方法
扦插
常用扦插法繁殖。一般在春、秋季進行,剪取健壯的頂端枝條,長7-10厘米,最好在陰涼處晾1天,待傷口稍微乾燥後,再插於濕潤的沙土或珍珠岩中,插後約3周生根,成活率極高。也可用單葉扦插,切葉後稍晾乾,再插入沙床,插後約4周生根,根長2~3厘米時上盆。
水插
燕子掌的水插繁殖生根快、生根多而且成活率高。
插枝的選擇:從4~9月份將品質優良、生長健壯和無病害的燕子掌枝條剪下;每段長10~15厘米,上端留3~4對葉,下端去掉兩對葉,沖洗乾淨削口上的汁液。
扦插基質和容器:取乾淨、無菌的水瓶或水杯,盛入清潔的水,上面放上起枝條固定作用的泡沫或厚的紙片,選取的杯子最好是不透明的杯子以便於滿足根系在黑暗中生長快的需要。
扦插:扦插枝條用泡沫或厚紙片固定後放入杯中,水深以浸入穗1/2~1/3為宜,放入通風蔭蔽處,保持溫度25°C以上。
插後管理:扦插後每2~3天換一次水,一般7天左右就可生根,生根率幾乎成100%,比土插要提前生根一周左右,生根後應及早上盆,否則根系易折斷,上盆後應放在蔽蔭處5~7天即可進入正常養護。
栽培技術
土壤
盆栽燕子掌,宜選用2/3的腐葉土和1/3的園土混合併加入少量的河砂作為培養土,盆底可放少許蹄片等長效肥料,作基肥。為利於排水,盆底還要墊一些碎石或瓦片。從 春季到秋季,可1~2天澆水一次,忌盆內積水。夏季高溫酷暑,氣溫高達30℃以上時;植株處於休眠和半休眠狀態,要控制澆水。同時,還應做好遮蔭降溫工作,可每日向盆周圍的地面噴水2~3次,並注意通風。
施肥
春季和秋季每月施一次仙人掌用的液肥,夏季一般不施肥,冬季室內氣溫過低,一般也不需施肥。盆栽燕子掌一般每3~4年換1次盆。春季換盆時,可加入複合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
澆水
燕子掌生長較快,為保持株形豐滿,澆水不宜過多。澆水要求寧乾勿濕,乾則澆透,盆土偏幹些為好。春季生長旺盛,每周可澆水2-3次。高溫多濕的夏季,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應嚴格控制澆水、施肥。室外栽培時,要避免暴雨沖淋,否則根部積水過多,易造成爛根而死亡。盛夏如通風不好或過分缺水,還會引起葉片變黃脫落。人秋後應逐漸減少澆水。冬季,移入室內養護,可根據室內溫度合理澆水。
進入冬季,應適當減少澆水次數,保持盆土稍乾燥。培管理較粗放,一般不施肥,若長勢過弱,可追加一些含鉀的液肥或生長季節每月追加一次稀薄的腐熟餅肥水。燕子掌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宜保持7℃以上,低於5℃易受凍害。夏季酷暑和強烈日光對植株生長不利。冬季宜將花盆移至棚內向陽處,使其保持葉片清綠。一般1~2年換盆一次,土壤需疏鬆肥沃、排水性良好。
溫度
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40~60%。最適生長溫度為15℃~32℃,怕高溫悶熱,在夏季酷暑氣溫33℃以上時進入休眠狀態。忌寒冷霜凍,越冬溫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氣溫降到7℃以下也進入休眠狀態,如果環境溫度接近4℃時,會因凍傷而死亡。
光照
燕子掌喜陽光,但夏季忌陽光直曬,應放在通風、陰涼處養護,其他季節可適當增加光照,葉色會更加翠綠豐滿。冬季氣溫低,增加光照,減少澆水,有利於提高抗寒力。長期放在陰暗的地方,植株會徒長,葉片會變薄、變黃,降低觀賞價值。
修剪
每年整形修剪一次,在春季換盆或秋末入溫室時進行,剪掉病枝、枯葉,以使株形更加清新雅致。
病蟲防治
燕子掌病蟲害較少,高溫、高濕的情況下,有炭疽病和葉斑病的危害。
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60%丙森·戊唑醇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如室內通風差,莖葉易受介殼蟲的危害。發現蟲害應立即人工洗刷,危害嚴重時,可用0.5%藜蘆鹼可溶劑300~500倍液噴殺防治。
化學成分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甘肅省天然藥物重點實驗室,從燕子掌(Crassula argenteaThunb)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利用矽膠薄層層析及柱層析法分離純化,用色譜法和波譜法進行化學成分鑑定,分離並鑑定了5個化合物:
1)β-谷甾醇
2)N-3-甲基-2-丁烯基胍
3)甘露醇
4)β胡蘿蔔苷
5)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 ac id)
觀賞植物(一)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很多觀賞植物,它們裝飾著我們的環境也裝飾著我們的生活,所以了解觀賞植物的知識,才能更好的改善我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