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簡介
普法戰爭是普魯士王國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1870年企圖保持多年歐洲霸權地位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歷來竭力阻止德意志的統一,同時還想侵占萊茵河左岸的德意志領土,因而對於普魯士的挑釁,不但沒有迴避,反而迫不及待地向普宣戰,結果招來了戰爭慘敗、帝國滅亡的厄運。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於1871年1月18日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國告終。在德法兩國,此戰役稱為“德法戰爭”。
戰爭起因
1866年的普奧七星期戰爭,普魯士以快而驚人的勝利攪亂了歐洲的均勢。早先,法國的拿破崙三世有支配歐洲大陸之勢,雖然法蘭西第二帝國內部並不鞏固,然而憑著法軍在克里米亞戰爭和奧意法戰爭中不斷獲得的軍事勝利平息了不少內部矛盾。然而此時的普魯士在首相俾斯麥的籌劃下,正積極使得自己在德意志聯邦中扮演重要角色。1866年的普奧戰爭的勝利確定了其在德意志聯邦中的領導地位,嚴重威脅到法國在歐陸的霸權。
法國當局意識到普魯士的崛起對其地位的威脅,因此國會中的帝國主義分子遂提出一積極的對外政策,他們甚至把此政策看成是對國內慷慨讓步政策的補償。拿破崙三世要求俾斯麥同意,把萊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亞和黑森-達姆施塔特的部分領土合併於法國,作為對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守中立的報償。俾斯麥斷然拒絕,並立即把拿破崙三世的這個意圖通知了巴伐利亞國王及南德諸邦政府,從而在南德諸邦造成了令法國恐懼的心理。利用南德的這種心態,俾斯麥遂與它們締結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條約。在這種情勢下,只要打一場普法戰爭就可以激發南德諸邦的民族感情,就可以推動它們與北德聯邦合併。
1870年戰爭的起因是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1868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二世因為私生活放蕩,政局混亂而遭放逐,致使王位虛懸。西班牙的內閣會議決定尋找適合的繼承者,其中與普魯士國王有遠親關係的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親王似乎有希望成為候選人,訊息不幸在6月底走漏,結果大大激怒了法國外長格拉蒙公爵,在當事人本人拒絕後他還威脅威廉一世,要求保證永遠不染指西班牙王位,威廉圓滑的的拒絕了對方的要求。但俾斯麥卻在電報上做文章激怒了法國輿論界,正愁找不到出兵藉口的法國皇帝,號稱杜伊勒里宮的狐狸,神秘的斯芬克斯的拿破崙三世馬上宣戰。
雙方實力
實力比較
普法戰爭前夕,實行普遍徵兵制的普魯士軍隊是西歐兵力最強大的軍隊。北德意志聯邦軍隊(包括德國南部諸邦軍隊)的兵力戰時可達100萬以上(其中作戰軍隊69萬餘人)。幾乎是法國兵力的1倍以上。戰時,各軍統一編為若干個集團軍。德軍炮兵裝備有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鋼管線膛炮,其有效射程為3.5公里。
早在1868—1869年之交的冬季,普軍參謀總長老毛奇將軍就已擬定戰爭計畫,毛奇預料,法軍會首先發起進攻,而且進攻方向一定選擇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尤其在斯特拉斯堡(附近渡萊茵河,因為這裡是法國東南的一個突出部,直接面對萊茵河東岸德意志土地,根據法國鐵路的情況,毛奇輕易就可以計算出,斯特拉斯堡鐵路沒有能力集結全部法軍主力,有一多半法軍(15萬)應該在斯特拉斯堡以西靠北一點,法國腹地的梅斯下車集結。這樣,法軍梅斯集團和斯特拉斯堡集團勢必被孚日山脈分開。毛奇把他的三個集團軍集中在梅斯和斯特拉斯堡當面的萊茵河背後,並不主動進攻,因為他要孚日山脈隔開法軍,不想讓山脈分隔自己的進攻部隊。而一旦判明法軍進攻方向和兵力,普軍可以集中兵力擊敗分開的法軍,然後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發動堅決的進攻,在總決戰中殲滅敵人主力,並占領巴黎。該計畫還規定,一旦奧匈帝國站在法國一方參戰,普軍將對其採取軍事行動。法軍總兵力戰時不超過57萬人,其中作戰軍隊僅33—34萬人。
法軍當時實行常備兵制度,部隊久經戰陣,各級指揮員經驗豐富,打遍了歐、亞、非和美洲。但法軍體制平時不設軍、師兩級編制(近衛軍除外),臨戰時方倉卒編組,故不能保障部(分)隊應有的協調,這是法國軍事首腦機關一個重大失誤。法國事先沒有制定周密的戰爭計畫,而倉卒制定的計畫存在著很多錯誤。
法軍編制
法軍(最初法軍編為1個軍團,稱萊茵軍團,在1870年8月6日維爾特會戰後分編為2個軍團,分別由巴贊和麥克馬洪指揮) 總司令:拿破崙三世 總參謀長:埃德蒙·勒伯夫夏龍軍團:司令帕特里斯·麥克馬洪
第1軍:軍長麥克馬洪兼
第5軍:軍長德·法伊
第7軍:軍長費里克斯·杜埃
預備隊:騎兵第2師
麥茨軍團:司令弗朗索瓦·阿希爾·巴贊
第2軍:軍長弗羅薩爾
第3軍:軍長巴贊兼
第4軍:軍長拉德米羅
在法皇直接指揮下的有
皇家近衛軍:軍長布爾巴基
第6軍:軍長弗朗索瓦·塞爾坦·康羅貝爾
普軍編制
總司令: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
第1軍團:司令卡爾·弗里德里希·馮·施泰因梅茨
第1軍:軍長畢典菲爾特
第7軍:軍長察斯特羅夫
第8軍:軍長奧格斯特·卡爾·馮·格本
騎兵第1、3師
第2軍團:司令普魯士親王腓特烈·卡爾
近衛軍:軍長維爾騰堡親王奧古斯特
第2軍:軍長弗蘭茨斯基
第3軍:軍長康斯坦丁·馮·阿爾文斯勒本
第4軍:軍長古斯塔夫·馮·阿爾文斯勒本
第9軍:軍長曼斯坦
第10軍:軍長福伊格茨一雷茨
第12軍:軍長薩克森王儲阿爾伯特(日後的薩克斯國王阿爾貝特一世)
騎兵第5、6師
第3軍團:司令普魯士王儲弗里德里希·威廉(日後的德國百日皇帝腓特烈三世)
第5軍:軍長基爾希巴赫
第6軍:軍長圖姆普林格
第11軍:軍長博澤
巴伐利亞第1軍:軍長坦恩一臘特扎姆豪森
巴伐利亞第2軍:軍長哈爾特曼
維爾騰堡師、
巴登師、
騎兵第2、4師
戰爭經過
1870年7月9日法國對普宣戰。德軍由毛奇將軍制訂作戰方案並指揮進攻,其勢甚銳,相形之下,法軍調動遲緩。四周之內,德軍已將巴贊元帥所率一個法野戰軍團圍困於梅斯要塞。巴贊力圖避開德軍猛攻,先為德軍所挫。法軍主力由麥克馬洪元帥指揮,拿破崙三世親自監軍,馳援巴贊,欲解其圍,亦於8月31日遭德軍圍困在色當。9月1日,法軍突圍失敗,2日,拿破崙三世、麥克馬洪率83000人投降。法國組成抵抗政府,1870年9月4日開始執政,宣布廢黜皇帝,建立第三共和國,在極不利的條件下抗擊德軍,但無法擊退德軍。10月27日,巴贊在梅斯投降。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踐位為德意志皇帝。凡爾賽宮為法國歷代國王宮邸,威廉在此踐位,是俾斯麥計畫的主要勝利。普魯士支配全德意志的計畫付諸實現,法國在德意志各邦的影響已一去不復返。
1871年1月28日,巴黎亦告失陷。2月雙方在和約上籤字,3月1日批准。5月10日正式簽訂的法蘭克福條約條件苛刻:德國併吞阿爾薩斯及洛蘭之大部,梅斯亦歸德國;法國賠償巨額賠款,同時在賠款償清之前,德軍占領法國北部諸省,其占領軍費用亦由法國支付。
戰爭結果
普法戰爭主要結果是,德國實現普魯土統治下的統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德國統一雖是歷史上一次進步事件,但它不是通過革命的,民主的途徑,而是通過反動的,自上而下的“鐵血政策”(俾斯麥語)而取得的。除本國國土外,德意志帝國還將波蘭和法國部分領土併入自己版圖,一個侵略成性的普魯士容克地主階級開始主宰德意志帝國。歐洲中心出現了一個危險的戰爭策源地。
戰爭影響
法國
1、導致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垮台和共和國的確立
1870年9月4日,當色當戰役法軍大敗,拿破崙三世連同在色當的法國官兵全部作了俘虜的訊息傳到巴黎後,工人和小資產階級民眾擁入波旁宮立法團會議廳,要求廢除帝制,恢復共和,共和派議員甘必在市政廳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建立臨時政府,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從此以後帝制在法國結束共和逐漸穩固下來。
2、直接促使巴黎公社建立
色當戰役後,普魯士軍隊繼續長驅直入,占領法國整個東北部,並向巴黎推進。法國廣大人民民眾堅決要求普遍武裝人民,抵抗普魯士的侵略,而自稱“國防政府”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卻害怕武裝起來的巴黎人民,加快了投降的步伐。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義,巴黎無產階級取得了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革命的第一次勝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
3、影響法國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經濟發展進程
普法戰爭中,法國對普魯士簽訂屈辱和約,法國賠款50億法郎,加上戰爭損失,總計資金損失達200億法郎,致使經濟發展資本投入不足;又割讓鐵礦蘊藏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使經濟發展所需資源嚴重缺乏;再加上賠款付清以前,德國占領法國6個北方省,使國內市場進一步狹窄。所有這些,極大的延緩了法國經濟的發展,使法國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展緩慢,在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法國工業革命和經濟發展進程明顯落後於美、德、英之後。
4、法國的歐洲霸權衰落
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割地賠款,使法國失去了自克里米亞戰爭以來形成的西歐和中歐大陸的霸權地位,從而使法國的歐洲霸權地位衰落。
5、使法國的對外政策發生變化
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法國對德國的優勢地位和潛在力量保持高度的警惕,並一直想報戰敗之仇,但單靠自身力量,是絕對不能戰勝德國的,這樣法國開始調整與歐洲國家,如英、俄的關係,以尋求盟國的支持,共同對付德國。
普魯士(德國)
1、完成統一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打敗法國,從而排除了法國對普魯士統一的干擾。1870年11月,南德四邦與北德意志聯邦合併成立“德意志帝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正式即位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
2、加快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程和經濟發展
普法戰爭使德國最後完成政治上的統一,形成了統一的國內市場和獨立的經濟體系;德國從法國攫取了五十億法郎的軍事賠款和擁有豐富鐵礦的阿爾薩斯、洛林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巨額資金和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別是對外戰爭的勝利,使容克地主、資產階級更加醉心於對外侵略擴張,大批軍事訂貨,刺激了重工業的發展。這使德國資本主義經濟呈現跳躍式發展,迅速完成工業革命,到19世紀末,其實力超過法國、英國僅次於美國。
3、德國歐洲霸權地位上升
普法戰爭中,德國戰勝法國,一躍成為歐洲舉足輕重的強國,這就改變了自克里米亞戰爭以來的歐洲格局,使德國在歐洲的霸權地位上升,成為強大的“中歐帝國”。
4、使德國的外交政策發生新的變化
普法戰爭後,一方面,德國的強大使德國進一步加快了對外擴張的步伐“我們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盤”,另一方面,在歐洲,德國雖打敗了法國,卻不能以武力將其消滅,德國以後便以推行孤立法國,防止歐洲大國與法國結盟作為它的外交政策。
義大利
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後,拿破崙三世不得不調回駐羅馬的軍隊,9月初,義大利軍隊和加里波第的志願軍進入原被法國控制的教皇轄地,占領羅馬。後根據公民投票羅,馬合併於義大利,教皇被剝奪世俗權力,避居凡蒂岡。至此,義大利藉助於普法戰爭法國的失敗,趕走了法國的勢力,收回被法國占領、控制的教皇轄地最後完成統一。
國際政治格局
普法戰爭打破了相對平穩的歐洲均勢關係,德意志帝國崛起,法國衰落,改變了帝國主義力量對比,從而加劇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促使帝國主義重新調整相互之間的關係。
戰爭意義
法蘭克福和約的條款十分苛刻,從而使法德兩國之間的矛盾愈加深化,並最終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爆發的一個原因。普法戰爭的經驗表明,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對於建立龐大的資產階級軍隊並使其預先做好周密的戰爭準備具有重大意義,總參謀部在準備和實施作戰方面作用極大,編制動員計畫和鐵路運輸計畫以及在軍事上使用電報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德軍依靠上述措施才得以先於對方完成動員和戰略展開,從而掌握了戰略主動權。軍隊指揮亦有變化。毛奇不是靠下達集中統一的命令指揮各集團軍,而是給各集團軍司令官下達個別訓令,各集團軍司令官則依據訓令和本區具體情況機斷行事。軍隊可在寬大正面作戰,並可實施包圍敵軍兩翼的機動。大量軍隊在寬大正面上協同作戰的做法越來越清晰地表現出現代戰役的特點。
普法戰爭期間,新式作戰兵器和較完善的武器裝備(德軍的火炮和法軍的沙斯波式擊針槍)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步兵戰鬥隊形繼續得到完善,散兵線隊形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火力的加強大大增強了軍隊防禦的穩定性,給敵方突破防線增加了困難,並提高了戰術機動的作用。普法戰爭後,許多國家都實行普遍徵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