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之御者

晏子之御為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的一篇歷史故事,以生動的事例向人們昭示了“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詩詞原文

晏子為(6)齊相,出(7),其御之(8)妻從門間而①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②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③歸,其妻請去④。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⑤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史記-管晏列傳》)

注釋譯文

參考譯文:
晏子做齊國的相國,出門時,他車夫的妻子從門縫裡偷看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作為相國駕車,撐起大傘般的車蓋,揮動鞭子趕著四匹駕車的馬,得意洋洋,自己很滿意的樣子。(車夫)回來後,他的妻子請求離去。車夫問她離開的緣故,妻子說:“晏子身高不滿六尺,擔任齊國的宰相,聲名在諸侯中顯揚。現在我看他出門時,帶著志向遠大、思慮深遠的神情,常常有把自己放在別人之下的神色。現在你身高八尺,卻只做人家車夫,但是你的神態,自己自以為很滿足,我因此請求離開。”這以後,車夫變得謙卑恭謹的樣子。晏子感到奇怪就問他,車夫把實話告訴了他,晏子推薦他做了大夫。
註解:(1)而:連詞,表修飾
(2)擁:持、拿
(3)既而:不久
(4)去:離開
(5)下:以……為下
(6)為:擔任
(7)出:出門
(8)之:的

語法現象

1.名顯諸侯……(省略 ——名顯於諸侯)
2.常有以自下者……(賓前 正常語序——常有以下自者)

詩詞鑑賞

這件事主要想說明晏子做人很低調,謙虛恭謹,善於舉薦。但給人印象最深的反倒不是晏嬰,而是這個御者之妻。她從晏子的態度舉止中看到了做人的“志念”,用以教導自己的丈夫,從而讓容易自滿的丈夫,樹立起了遠大的志向。有妻如此,是御者之福。
讀此故事後,所感是,做人:須謙恭、勿張揚、深沉些,方能見其志在不小;反之,驕傲、得意、自足,只能說明淺薄,胸無大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