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書名:晏嬰論政作者:周簡叔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老人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時代文獻出版社、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7月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作者簡介
周簡叔,原中國人民大學高等校外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我國高等校外教育的先驅者,為創建和發展我國高等校外教育努力工作和研究一生,是我國全面介紹世界校外教育發展史和現狀的首位專家。著有《世界高等函授教育概觀》,《高等遠距離教育概論》,《世界高等遠距離與開放教育發展綱要》,《高等遠距離和開放教育自選文集》。晚年從事晏子研究,著有《平民宰相晏嬰》,《晏嬰語錄與漢語今譯》,《晏嬰論政》等。
本書序文
晏嬰,字平仲,尊稱晏子。春秋(公元前722—481年)晚期齊國萊地夷維人。夷維就是今山東省高密市。晏嬰出生年月不詳,死於公元前500年。筆者根據有關資料推算出晏嬰大概出生於公元前571年,享年約71歲。
我國古代優秀文化,源遠流長,群星燦爛。但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原因,我國古代許多大政治家、大思想家,以及他們的著作,被後世冷落了。這種獨尊一家的遺誤,至今沒有絕跡。例如晏嬰,他是我國春秋時期諸子中,僅晚於管子百餘年,早於孔子約25年,幷與管子齊名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得到了各個諸侯國的尊敬,有《晏子春秋》傳世。晏子之學,是當時的顯學,晏嬰用他的“和而不同”的事君哲學,先後事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共約56年,善始善終,使齊國中興,齊景公時代的齊國,成了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國君納諫如流,知錯改錯一生;晏嬰犯顏直諫,糾君之過一生的諸侯國。這是我國政治思想領域中的一項政治奇蹟。
司馬遷《史記》中有《管晏列傳第二》,稱讚晏嬰是:“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則衡命。以此三項顯名於各諸侯。”意思是說:第一,晏嬰是節儉力行,吃的是粗糧淡飯,穿的是粗布衣,妻子不穿絲帛。第二,晏嬰上朝,有機會向國君進言時,就犯顏直諫,直言直說;沒有機會進言時,就正直而行,不信邪,為百官表率,身教重於言教。第三,國君遵禮守法,正道而行,就擁護,就按國君的命令努力工作,國君如果無道,胡作非為,對國君的命令,就要權衡利弊,堅決抵制和反對了,絕不與國君同邪。司馬遷還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意思是說,晏嬰當朝即能面君時,能犯顏直諫,直言直說,糾君之過;不當朝即不能面君時,也正直不阿,努力工作,彌補因國君過失所造成的損失。就是這樣一位古代少見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司馬遷說,假如晏嬰還活在世上,他願為晏子揚鞭趕車,也會感到欣然自得。但就是這位司馬遷十分崇敬的晏子,卻被後世冷落了。有的“國學”研究者,至今仍不能擺脫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的束縛,把晏子等排除在了“諸子百家”之外,也就是把晏嬰拋在了中國文化之外,把中國文化等同於儒家文化。不能不說這是發揚和繼承我國古代優秀文化歷程中,出現的偏頗和缺失。
2003年5月,我曾寫過一篇《何謂和而不同?》的短文,與原北京大學“吶喊”社的一些老同學聚會時共享。老同學對我不顧老之將至,仍孜孜於晏子的研究表示鼓勵。我曾說:《晏子春秋》是一部“政治寶鑑”,讀了可使人知道:如何為君,如何為臣;何謂明君,何謂昏君;何謂忠臣,何謂讒佞;何謂諍諫,何謂阿諛,何謂兼聽則治,何謂聲一無聽(全國用同一種聲音說話時,就聽不到不同的聲音了),何謂正義,何謂邪惡;何謂清廉,何謂貪腐;如何為官,如何為民。
晏嬰的思想意境深遠,精闢常青,發聾振聵,足以驚世;讀了足以催人奮進,用以治國,就是以民為本,可使國富兵強,政通人和;用於修身養性,就是大公無私,可使人一心為國為民,成為德高望重的君子,國家的棟樑。晏嬰政治寶鑑般的思想,就像晏嬰在《晏子春秋》中曾說到的那塊被埋沒在深山老林中的璞玉,即傳世之寶的卞和之玉,已經很久很久了。現在應是把它挖掘出來,經良工雕琢,使其成為我國傳世之寶的時候了。這就是我之所以要寫《晏嬰論政》的緣由。
《晏嬰論政》是本小書,是一本有關我國古代政治思想文化發展的讀物,自以為是作者老年著力之作,有老者其言也善的意思。歡迎批評指正。
原文摘錄
…………
《晏子春秋》記載著,晏嬰出訪魯國時,魯昭公問晏嬰說:“我聽說,謀略國事,要與三個以上的人商議,才會不犯迷糊。現在我遇事同全國人商議,還是犯迷糊,這是為什麼?”晏嬰回答說:“一些贊同國君意見的人,得到了國君的推薦,升了官,富貴了起來。全國的人都以這些人為榜樣,為了求得富貴,便異口同聲地贊同國君的意見,這樣天下都以國君的意見為意見了,哪來三種意見供國君參考呢?就是說,全國上下,都用與國君意見相同的聲音說話時,國君就聽不到不同的聲音了。在這種情況下,再找來三個以上的人議論政務時,就是純屬走過場了,國君仍會犯迷糊”。《國語?鄭語》中的“聲一無聽”,說的正是這個意思。由於魯昭公不納諫,不改正錯誤,一意孤行,導致了魯國的季孫氏,聯合孟孫氏、叔孫氏,三大家族攻伐魯昭公,魯昭公兵敗,逃往齊國,後又逃到晉國,成了流亡的國君,有國歸不得,客死他鄉。治國者,千萬不能走魯昭公被“聲一無聽”的局面所迷惑,以至於流亡他鄉,有國歸不得,懊悔一生。晏嬰說,治國者一定要未雨綢繆,“臨陣鑄兵,臨噎掘井”,是永遠與事無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