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古城遺址 (第五批國保)
時代:春秋至五代
地址:太原市西南晉源鎮、古城營村周圍
遺址面積大約20平方公里。遺址內以自然耕地為主,西高東低,是一處春秋至五代時期的遺址。
遺址分為古城遺址和寺觀墓葬遺址兩部分。以晉陽古城遺址為中心,周圍依山勢分布眾多的寺觀建築,同時在西山腳下緩坡地帶,廣泛分布著墓葬遺址,總面積達200平方公里。
晉陽古城創建於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年),戰國時越國的都城、北齊時的陪都、北漢的都城、唐代的北京。城址有西城、東城、中城、太原府、晉陽宮城、大明宮城、倉城、羅城等。三家分晉、西漢戍邊、東魏霸府、北齊別都、盛唐肇基、五代戰亂,歷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和晉陽古城有著密切的關係。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滅北漢,一炬焚燒晉陽,繼而引汾水灌之,古城被夷為平地。
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古城營村附近發現了三十餘件石刻造像,造型別致;1962年,考古工作者在晉陽古城地區發現了數段古城牆和三座小城遺址。一是羅城村附近的羅城遺址,相傳為北漢所建;二是晉源鎮西北古城牆出土唐代遺物;三是南城角村和古城營村一帶的古城址,相傳為大明城。
現存“南城角”村為L形,依古城西南角之勢建成。遺存城南牆東西殘長626.4米 ,西牆長約2700米,從資料和“東城角”的方位來看,古城長約4500米,根據夯土的質地、色澤和夯法,認為是東周時期的城牆遺址。東魏、北齊以及隋唐時期是晉陽古城的輝煌時代,盛唐時曾為三京之一。
晉陽古城的西部地區有天龍山石窟、蒙山大佛、聖壽寺、童子寺遺址、開化寺遺址等六朝和隋唐時期石窟遺存。晉陽古城在歷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和豐富的地下埋藏,賦予了它重大考古研究價值。
歷史詳情
中國的歷史進入了春秋時期,氤氳著中華文明的山西大地上,注定會發生一場新的政治變革。於是,在傑出政治家趙鞅(又名趙簡子)心中,選擇一塊風水寶地建築一座堅固的城池以圖謀天下,便是理所當然的戰略決策了。趙鞅選定修築晉陽城地址那天,一定是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他站在自己戰車的華蓋之下,極目巍然起伏的天龍山和龍山山脈,以及嘩嘩遠去的汾水時,就以戰略家的眼光,認定了這裡得天獨厚的戰略位置。身為趙氏家臣的董安於當即受命於主人,發誓要為主人在這依山傍水之處,建起一座能幫助主人爭奪天下的根據地。董安於真不愧是趙鞅手下一位足智多謀的股肱家臣。他調集工匠和勞力,先用傳統的夯土版築法,將挖來的黃土層層夯實,修築起高達四丈,周回四里,堅固而結實的城牆,又練銅為柱,豎起了宮殿的廊柱,再用上好的木料,製成宮牆的木架龍骨,外面再抹上泥。在那個時代,這無疑是最具發明創造的先進建築工藝了。公元前497年,董安於終於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業。在他的指揮下,一座新建成的城池,巍然聳立在天龍山和龍山山脈之下的汾水之畔。這座晉陽城建成後,趙鞅又委派另一位謀臣尹鐸來做“晉陽宰”,即統領這座城池的第一任地方官。尹鐸為政清明,先減輕百姓的稅賦,又在城內建起倉庫,積蓄糧草,使晉陽城成了趙鞅集團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軍事鬥爭的根據地。
當時,周王朝的車輪已經在神州大地上滾動了數百年,正趨向頹勢。晉國有過晉文公稱霸天下的輝煌,也有過晉悼公復霸諸國的鼎盛,但到了晉國後期,特別是到了晉國公室設立了六卿分權而治之後,六卿首領必然要採用比奴隸制社會更先進的行為,加快政治上的改革。他們更加關注的問題是如何兼併土地,並通過這種兼併,擴大自己的政治權力而最終取代晉國。於是,正如當時的周天子已無力統一號令各地的諸侯國一樣,晉國已無法控制智氏、趙氏、魏氏、韓氏、范氏、中行氏這些擁有重權的六卿了。六卿之間相互爭鬥的政治結局,是范氏和中行氏先行被滅,智氏一族隨後也被聯合起來的趙、韓、魏三氏所滅。晉國公室名存實亡,趙、韓、魏三家開始瓜分晉國,中華大地上,戰國七雄的格局開始形成。
1988年,省、市文物考古部門的眾多專家,在晉陽城遺址西北5公里的熱電廠擴建工地上,成功地挖掘了當年晉國首卿趙鞅的大墓。那氣勢宏大、奪人眼球的車馬坑和幾千件隨葬珍寶,以地下的實物佐證了當年晉陽城的輝煌歷史。歷史學家們一致認同三家分晉是中國歷史上確定奴隸制社會瓦解,封建制社會開始的一個路標。這個路標的確立,就是在晉陽城內和城外完成的。歷史順著這個路標,由春秋時代走進了戰國時代。
有歷史學家總結出了晉陽城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又一個作用:先有晉陽,後有漢唐。正是晉陽城深厚的文化基石,托起了漢唐盛世。馬上得天下的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後,與宮女薄氏生下了兒子劉恆。劉恆在眾皇子中性格謹慎溫良,在眾大臣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經蕭何等多位老臣舉薦,7歲時被劉邦封為代王。代郡的政治經濟中心就是晉陽城,離開皇宮後的劉恆母子,從此受到了晉陽文化的浸染薰陶。人類創造著自身的文化,先進的文化又會造就人類的傑出人才。劉邦死後,周勃、陳平等老臣誅殺諸呂勢力,一致決定,迎代王回長安以光復劉氏天下。即位後的劉恆史稱漢文帝。由於從小生活在晉陽,了解民間疾苦,漢文帝輕瑤薄賦,廢除酷刑,讓老百姓休養生息,成為以德化民的一代帝范。漢文帝死後其子劉啟繼承帝位,史稱漢景帝。漢景帝繼續奉行父親的治國方略,使大漢王朝變得國富民強,為景帝之子漢武帝開疆拓土,七擊匈奴,徹底掃除北方邊患,稱雄世界民族之林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隋末,太原留守、河東撫慰大使李淵鎮守晉陽時,與其子李世民圖謀起事推翻隋王朝。身為隋煬帝的封疆重臣,李淵終於成了隋王朝的掘墓人,建立了大唐帝國。晉陽古城,也就成了大唐帝國的龍興之地。李世民創立貞觀盛世後,為發揮晉陽的重要戰略地位,下令擴建晉陽城。擴建後的晉陽城拓展為東城和西城,兩城又與橫跨汾河的中城相連,巍然壯觀之勢全國罕見。其政治地位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幾乎相等,史稱唐代北都。
漢、唐二字,因了這兩個極盛的朝代,成為中國文字中獨特的字眼,這兩個字中,凝結著中國封建社會進程中許多先進文化的元素,而最早的凝結地點,就是晉陽古城。遺憾的是,這座城池在經歷了1476年的風風雨雨之後,竟會在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即公元979年,被宋太宗趙光義以一場人為的大災難,將其變成了一片虛墟而沉埋於地下。趙光義可以下令用無情的水火來毀滅這座有形的城池,卻無法毀滅掉那種無形的文化。晉陽古城作為晉陽文化的源頭,在古城消失後,依舊生生不息,綿延不絕,在中華文明的進程中,至今隨時都可以找到它的印痕。
晉陽古城從建成到徹底被毀,前者距今2500多年,後者距今也有1000多年了。然而,沉睡在地下的這座古城基石猶在,文脈長存。所以,當我們漫步在晉陽古城的遺址上時,雖無法穿越深埋於地下的宮殿和街巷了,但歷史的追思,依舊會讓每一名遊客產生無盡的遐想。而未來的發掘,誰又能料到會出現多少我們意料不到的奇蹟呢?
自然建設條件
晉陽古城創建於春秋周敬王二十三年(497年)。後來,宋太祖趙匡胤為奪取政權,親臨晉陽城下,利用晉水、汾水築堤灌城,未能攻克。十年後,也就是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再次率兵北伐,放火焚城,一年後又引汾河水和晉水澆灌晉陽城,宏壯堅固的晉陽城闕,就這樣在火焚水淹中化作廢墟。史上,晉陽城軍政地位特殊,曾作為趙國初都、漢晉干城、東魏霸府、北齊別都、盛唐北京而享譽江河南北。如今,經過考古工作者大規模勘探調查,晉陽古城這本"天書",由"厚"到"薄"。考古工作者發現古城中的城池遺址較完整地保存了唐、五代時期城市建設的原貌,各種建築遺址整體塵封在地下。
晉陽古城修建遺址公園的條件很好,因古城故地基本上沒大的建設項目,這種特殊遺址埋藏現象,在全國同時期遺址中很少見。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之前遺址區周邊有11個城中村,棚戶區的面積多達200萬平方米,在建設上費了一番周折;洛陽城大遺址城址,是在新城基礎上重新規劃一塊大遺址保護區,這無疑中增加了城市建設的負擔;晉陽古城存在的1500年間,城市格局保存最為完整的是唐代城址。大唐王朝、唐人街、唐文化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當時,日本平城京、平安京,朝鮮平壤等,都是模仿唐朝都城所建設的,但他們的遺址已經被疊壓在現代城市之下,原址全面展示盛唐風貌已經不可能。唯有晉陽城沒有被現代城市疊壓破壞,基本保存了唐代遺址的全貌,展示條件要優於長安城、洛陽城、廣州南越王城等諸多埋藏於現代都市之下的城址。
公園建設
根據目前考古調查和發掘資料顯示:晉陽城西高東低的地理特徵,形成了文化層埋藏厚度高低懸殊的狀況。晉陽古城文化層從西到東逐漸加深,最淺處約1.2米,在東部最深處則達13米。而且,晉陽城歷經城北風峪沙河、城西主要河流汾河的沖刷和幾次改道,加之遭受兩次人為水灌的嚴重破壞,致使部分遺蹟現象埋藏較深,萇至已不復存在。近年來考古成果主要為西城城垣20平方公里範圍之內,重要遺蹟現象集中在西城西部。因此,遺址公園的建設以西城西部為重點遺址保護展示區,東部為復原展示區。
1、現存遺蹟保護展示
地面殘存有三處遺蹟:位於古城營村的西城城牆、南城角村的西城西南城角、古城營村內的兩座夯土建築基址。
古城營村的西城城牆、南城角村的西南城角,由於長年裸露在外,受到雨水的沖刷、侵蝕,造成坍塌、損毀。結合曆年來對城牆所做的解剖立面和護城河的解剖溝,搭建建築設施,採用原址保護與展示的方法,使人們可以了解城牆歷代修建和補葺現象,並直觀感受護城河的氣勢。
2、植被標識展示
目前,結合文獻資料,經過考古調查和勘探,已探明晉陽古城西城城垣四至範圍。通過在部分區段普植花草樹木,結合標誌說明,來標識城垣道路、宮殿衙署、里坊街市、河渠園囿等城市布局結構,讓人們可以更直觀地了解晉陽城的宏大規模。
3、原址保護展示
發掘已確定的宮殿、城門、道路、里坊區等重要的建築遺蹟,可以採取地下封存、地上抬高原址保護展示。對出上後更適宜保護的建築遺址,可以採取搭建保護棚進行原址原貌保護展示的方法。
4、考古學現場宣傳展示
正在進行的考古發掘現場,採取邊發掘邊保護邊展示的方法。可以選擇適宜區域,使參觀者親臨考古現場,親自動手參與考古工作,以此產生互動效應,深刻感受考古工作的科學性和神秘感。同時結合考古學知識的科普宣傳。
5、設立標誌說明展示
在出土過重要遺物的地點以及重要遺蹟試掘點,分別設立不同類型、能反映該地段(點)特點的展示標誌界樁。同時,將古城範圍內與晉陽城密切相關的古村名、古地名設立特別標誌說明。
6、復原展示
選擇遺蹟現象埋藏較深,大部分已不復存在的城址東部為復原展示景觀區。通過考古調查探明沒有遺蹟現象的情況下,可以建設餐飲、觀光、旅遊、休憩等相關配套建築設施。建築採用現代化設備,必須與遺址公園整體風貌相一致,復原建築時代以唐代風格為主。
7、明太原縣城的保護展示
位於晉陽古城遺址西南部的明代太原縣城,城區全部疊壓在古城遺址之上,基本保存了明、清太原縣城的建制特色,也是晉陽城歷史的延續。縣城內城牆齊整,廟宇寺觀林立,民居故宅比比皆是。現存的文廟、東嶽廟、關帝廟、玉皇廟、龍天廟、財神廟等具有一定的規模和代表性。整治鎮內的十字大街,修復部分城牆、城樓、建築、名人名居、商鋪門面等建築。同時。結合民風、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組織如名店名吃,廟會、節慶等活動。在完整地保護古城、名鎮的同時,使之成為晉陽古城遺址公園的亮點工程。
8、建設晉陽博物苑
在原址保護展示為主的同時,在晉陽古城遺址公園周邊建設晉陽博物苑。將遺址內歷年來出土的精美石刻造像、標本器物、發掘過程中揭取的地層和夯窩標本等豐富遺物進行陳列展示,全面綜合展示晉陽歷史文化的豐富內涵。
9、建設專題博物館
對於已出土並備受世人關注的墓葬,可以建設墓葬專題博物館進行保護陳列展示。正如即將建設的北齊武安王(徐顯秀)壁畫墓博物館,在原址建館保護的同時,可以陳列太原地區出土北齊墓葬專題展出。春秋趙卿墓、隋虞弘墓等重要發現,均建設專題博物館進行陳列展示。
開發歷程
中新網太原6月11日電(胡健)在第六個中國文化遺產日之際,11日,由山西省文物局和太原市政府聯合主辦的“共建美好家園——晉陽古城的昨天今天明天公眾講壇”在山西博物院舉行,共40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圍繞晉陽古城的歷史價值、展示價值和利用前景,借鑑國內外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成功經驗,推進晉陽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步伐,以期形成城市新亮點、市民新家園。
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宋建忠介紹,在上世紀70年代,一些歐美國家就已經開始把文化遺址的保護列為重點項目。90年代以後中國才開始對此加大了保護力度。1995年的全國文物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大型文化遺址”概念,沉埋於歷史長夜的龐大文化遺址,被納入保護視野。2010年10月,山西晉陽古城被國家文物局正式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目前,在中國已公布的六批235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約有500餘處是大遺址,占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一部分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或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