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察冀邊區1941年秋季反“掃蕩”

晉察冀邊區1941年秋季反“掃蕩”

1941年,日軍為將中國華北地區變成其發動太平洋戰爭的 “兵站基地”, 加緊了對各抗日根據地的分割、“蠶食”和“掃蕩”。8月中旬,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調集日偽軍7萬餘人,採取 “鐵壁合圍”、“分區掃蕩”、“梳篦清剿”、“輾轉抉剔”等戰術和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嶽、平西區(今北京西部)實行毀滅性大“掃蕩”。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指揮軍區所屬部隊4萬餘人和廣大民兵,採取內線與外線作戰密切結合的作戰方針,以廣泛開展民眾性的游擊戰,反擊日軍的“掃蕩”。

晉察冀邊區1941年秋季反“掃蕩”

正文

 
晉察冀邊區1941年秋季反“掃蕩”晉察冀邊區1941年秋季反“掃蕩”
8月14日,日軍第26、第41師團和獨立混成第3、第9 、第4旅團各一部共2萬餘人,分別從靈丘、五台、盂縣出動,進占晉冀兩省邊界的上寨、高洪口、上社、娘子關等要點,縱向割裂北嶽區。同時,日軍第21、第33、第110師團各一部,分別向平北軍分區和冀中軍區第7軍分區佯動。23日,佯動的日軍,突然掉轉進攻方向,在獨立混成第15、第8、第2旅團各一部的配合下,分別從房山保定石家莊陘等地出動,合擊位於北嶽區的第 1、第2、第4軍分區的部隊和平西區的冀熱察挺進軍。為避開優勢日軍的鋒芒,軍區以一部兵力,以營、連為單位與民兵結合,在內線展開地雷戰、麻雀戰,遲滯、消耗日偽軍;各軍分區機關和主力部隊相繼跳出合圍圈,轉移到外線作戰,破壞日偽軍交通運輸,襲擊日偽軍守備薄弱的據點。31日,日偽軍6000餘人向平西地區合圍,挺進軍先期轉移,合圍撲空。另日偽軍2萬餘人向阜平地區猛撲,9月1日,將晉察冀邊區黨政軍領導機關和部隊一部共8000餘人包圍在阜平以北的雷堡地區。在形勢極端危急的情況下,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指揮若定,當夜令一支50餘人的小分隊,攜帶電台,進至阜平城東北的台峪鎮,故意暴露,以吸引日軍。翌日,各路日偽軍都撲向台峪,軍區和邊區領導機關乘機跳出合圍圈,安全轉移到常家渠地區。為配合晉察冀軍區反“掃蕩”作戰,八路軍第129、第120師和冀中軍區部隊,根據總部的命令,相繼對日軍發起進攻,先後攻克沙河、南和等5座縣城和寧武、忻口車站,一度中斷了日軍鐵路交通,迫使日軍抽兵回援。7~25日,盤踞在根據地中心區蓬頭、阜平、陳莊等地區的日偽軍2.7萬餘人,分散進行“清剿”,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在曲陽縣的溝里村、平山縣的東西黃泥村等地,製造了殘殺民眾600多人的慘案。晉察冀軍區部隊以主力一部協同民兵、游擊隊,開展游擊戰,掩護民眾轉移,保護民眾安全。同時,集中主力在古玉樹、焦家瑙、王家坪、孟家莊等地,連續打擊“清剿”的日偽軍。26日,日偽軍開始全線撤退,軍區部隊乘勝追擊。至10月16日,反“掃蕩”作戰結束。這次作戰,歷時兩個多月,邊區軍民共作戰800 余次,斃傷日偽軍5500餘人,打破了日軍圍殲軍區部隊主力和摧毀晉察冀抗日民主根據地的企圖。作戰中軍區部隊傷亡2000餘人。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