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聯誼中心藝術總監,中國實力派年輕畫家。全國居民身份證防偽標誌設計者。中國首枚申奧郵折長卷《2008到北京》繪畫作者。中華慈善總會“中華慈善美術家”。1987年深入研究中國古代壁畫並開始臨摹《法海寺壁畫》。1993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晁谷畫展》。2001年在中國水墨的實驗中,著力表現殘荷的水墨樣式和生存狀態,以及在花鳥畫的取材上大膽創新,形成今日大家看到的殘荷系列和野穀子系列。2002年以來對中國傳統的生肖作品進行了系統的刻劃與表現,尤其是鼠、牛和虎的表現更是獨具匠心。由楊柳青美術出版社出版《晁谷畫鼠技法》《晁谷畫牛技法》等 。
畫鼠特色
晁谷的畫中那種感動是細膩的,但同時又充滿強烈的震撼! 晁谷的每幅作品都值得靜靜地,長時間地去閱讀,不少人會讚嘆他的



金牛作品
在當今中國畫壇上,有一位頗受推崇和讚譽的畫家,不少人嘆服他的畫法,喜好他的構圖,還有更多人潛心研究他的色彩,他就


縱觀當代畫壇,畫家對牛的刻畫多以水墨構造形式出現,大多數以形態濃縮為創作契機。晁谷則以紮實穩健的繪畫功底、準確的造型結構能力打破了當代國畫牛畫法的形式。正是在這種“接受傳統”、“推陳出新”的宗旨指導下,晁谷的“金牛”系列之精湛程度,無不令人嘆服。真正的藝術大家都應具有獨立創作的個性,雖然在繪畫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出現各種流派,同時也可以用群體教學的方式進行延續,但是流派存在類似的因素,並不是完全相同的,而真正的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無不流露出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整個畫面反映的是屬於藝術家本身對自然界萬事的思考與認識,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具有真正永恆的藝術價值,才能成為社會共同的藝術財富。
晁谷筆下的“金牛”之所以得以精準傳神,有賴於他對造型能力的熟練把握,是與他早年臨摹法海寺壁畫的艱辛創作歷程分不開的。法海寺壁畫是明代壁畫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可與著名的敦煌壁畫及永樂宮壁畫相媲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難度之大是常人所不及的。晁谷用了整整6年的時間,以常人無法達到的意志將寺內壁畫全部臨摹下來,為他未來的繪畫藝術創作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人們在觀看繪畫作品的同時,由於受到色彩的視覺影響,在思維方面會產生對環境事物的聯想,色彩有膨脹感與收縮感。同一面積、同一背景的物體,由於色彩不同,會給人造成大小不同的視覺效果。色彩有輕重感,高明度的色彩給人以輕的感覺,低明度的色彩給人以重的感覺。晁谷結合西方繪畫色彩關係的科學套用,吸取國畫用色之精華,在“金牛”系列作品中嫻熟地體現出用色彩造像、用色彩創造意境的藝術語言,不但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性,同時也具備了高度的學術研討價值。
郵票設計
中國郵政定於2011年9月12日發行《關公》特種郵票1套2枚,小型張1枚。


志號:2011-23
圖 序 圖 名 面 值
(2-1)T 千里單騎 1.20元
(2-2)T 夜讀春秋 1.20元

小型張 關公像 6元
設計者:晁谷
藝術經歷
1985年進入西藏寫生,作品《高原之舟》入選全國美展;
1986年為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連環畫《駱駝祥子》、《鸚鵡雪衣》;
1987年深入研究中 國古代壁畫並開始臨摹《法海寺壁畫》;
1989年入選《中國水墨新人獎》;
1993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晁谷畫展》;
1994年赴香港、韓國、日本、台灣 等舉辦大型個人畫展.
2001年,中國奧申委和中國集郵總公司為實現奧運申辦成功,聯合為晁谷的20長卷巨製《2008落北京》印製出版中國首枚帶郵資郵折長卷,畫中2008 只和平鴿緩緩飛落在北京的長城腳下,畫面景色從雅典第一屆奧運申辦城畫起,直到北京的長城,可謂是氣勢磅礴、宏偉壯觀,此郵折得到世人矚目,受到廣大集郵 愛好者的好評及收藏。此郵折在前幾天的中央電視台《鑒寶》節目中’以一百萬鑑定這組畫,此作品已被國際友人收藏。
創作隨筆
中國傳統繪畫題材的多樣性和表現手法的個性化行成了一個縱橫交錯而又豐富多彩的大網。在21世紀的今天,眾多的美術工作者
在古人豐富的創作素材中有著眾多而又難以窮盡的表現手法。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在人文思想領域的突出表現,只求表現一個題材或只用一種表現手法都不是一種對客觀事物全釋的最佳方法。人生即是一種體驗又是實現自身價值和理想的實驗過程。拒絕更多的鮮活事物和全方面營養都不是最明智的選擇。
古人在花鳥畫中注入的人文氣息是當今畫家們更應追求的繪畫根本,生活當中最原始、最樸素的生活態度被惲壽平、虛谷、齊白石刻畫的淋漓盡致,即便是田野農夫也能夠在他們的作品前找到自己的生活體會。從古至今,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的大家、名家,之所以能被大眾所接受,正是因為在他們的作品中能使我們感受到的那份親近。
我在花鳥畫的創作中努力尋找學術與民間欣賞之間的結合點。比如生肖系列作品所描繪的動物就是還原其生命的本來面目。《金秋》這一作品所表現的題材就是農家在秋收時常見的農作物,有一個農民看了作品就欣喜地說:“您的作品所表現的東西,我們家都有,而且其中一個玉米還是粘玉米。”

題材表現的多樣性更是向傳統學習的最佳方法,從花鳥作品到十二生肖系列的表現,使我更好的領略到古典繪畫的精髓,從鼠、牛、虎、馬、羊、雞生肖的創作中,每一次表現都是對傳統文化的一次對話和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態度始終會貫穿在我的作品實踐中。
藝術感言
人生是一種體驗,題材的選擇和藝術的表現形式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在廣闊而豐富的生活中汲取創作的靈感,傳統繪畫的理念和中國繪畫特有的人文氣息使我始終徜徉在一股心逸至高的抒情狀態中。體驗、感知、表現、領悟、一切新的東西都會使我流連忘返,過去的方法、特點、符號以及所謂的風格在新的感知面前已經顯得不那么重要了。作品點評
賈德江評

縱觀晁谷的創作歷程,我們可以驚奇地發現,這位近年以花鳥畫著稱的藝術家,其實是以人物畫築基開始尋求“自我”發展的生存與藝術經驗的。如果你見過他在十八九歲時畫的人物寫生和速寫,一定會讚賞他素描功底的紮實;如果你讀過他在23歲時畫的水墨素描連環畫《駱駝祥子》,一定會服膺他駕馭多人物、大場景的能力;如果你看過他入選“全國第二屆水彩、粉畫展”的粉畫作品《高原之舟》組畫,一定會驚羨他西法表現力的精彩;更令人震撼的是他曾花六年時間(1987~1993),苦其心志地臨摹法海寺的巨幅壁畫《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其宏偉壯闊的氣勢、生動準確的人物造型、豐富多變的色彩處理、線描組合的藝術技巧和濃郁瑰麗的裝飾趣味,無不顯示出晁谷在工筆人物畫方面的極高造詣。當他在1993年於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時,仍然是以油畫人物和國畫人物而博得眾人的喝采。
進入21世紀,他逐漸淡出人物畫,大自然中的花形鳥態、野禽家畜喚起他的創作熱情,成為他筆下涓涓不息的源頭活水。究其緣由,他毫不諱忌地說,這與他對任伯年的厚愛不無關係。或者說是任伯年這位在人物畫方面具有傑出貢獻的近代人物畫大家,同樣在花鳥畫領域雙管齊下的作為對他的深刻影響。在他看來,任伯年不僅以前無古人的精湛技巧開闢了近代中國人物畫新方向的大家,也開創了兼工帶寫的小寫意花鳥畫法,代表了從古老的中世紀向近世轉化的新畫風。可惜後學一葉遮目,大多沿著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等大寫意花鳥一路蜂擁而上,致使任伯年小寫意花鳥一路門可羅雀,知音甚少。
如果我說得不錯的話,正是任伯年這位全面發展的畫壇奇才,影響著擅長人物畫的晁谷轉向花鳥畫領域的探索,踵武前賢,欲占兩種,尋求“自我”的更大發展;也正是任伯年身後留下的空曠迷人的空間,引發晁谷走進任伯年,得其小寫意花鳥神采又走出任伯年,而飛躍到一個新的階段。
走進任伯年,使晁谷的花鳥畫同任伯年花鳥畫同任伯年花鳥畫有著最直接和最明顯的繼承關係,它們在最基本的藝術觀念和創作方式上保持著一致性。它們的一致性至少有以下四點:一、他們的藝術創作都是由善畫人物畫兼攻花鳥,具有無所不能、涉筆成趣的造型能力,都是為花鳥傳神寫照的妙手,形諸畫幅之中,對“氣韻”、“神似”都有不倦的追求和獨特的表現;二、講究筆墨與色彩的融合,保持著雙勾填彩與沒骨寫意的並進,既有潑墨大寫意,也有瀟灑的小寫意,摻和著西方水彩畫技法,既有惲南田的沒骨法,也有周之晃、王武的勾花點筆法,可謂兼容並蓄,不斷深化著傳統藝術;三、注重寫生的長期磨鍊,更注重從動靜和節奏上來寫神傳情,尤善於捕捉表現對象令人感動的稍縱即逝的瞬間;四、總是將花卉和禽鳥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有靜有動,有聲有色,潛心於鳥語花香、田園詩般的畫境營造,作品主題是入世的,給人以摒俗求雅、明快溫馨的格調。可貴的是,晁谷由此出發,勇於實踐,好學多思,又能走出任伯年,不僅形成了任伯年花鳥畫在當代歷史條件下的一種新形態,而且在不斷精進、不斷地突破與不斷地完善。
既然是一種新的形態,在新舊之間必然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我仔細地比較過晁谷與任伯年作品之間的區別,我感到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在創作中,同是抱著入世態度的晁谷和任伯年相比,時代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改革開放新時期成長起來的新生代畫家,在進一步革新小寫意花鳥畫上有著任伯年所沒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其作品所蘊含的意味、情調、境界遠遠超出了古人隱逸超脫的境界。從晁谷的作品看去,無論是畫人物題材,還是畫花鳥題材,他總是盡力從中提煉與當代人精神氣質吻合的東西,透過他的一幅幅作品,人們自會體驗到種種切中現代人的思維和感受。關愛自然,謳歌生命、嚮往美好是晁谷藝術的旨趣,新時期的國門重新打開,則為他借鑑西方藝術以便光大民族傳統提供了有利的環境,重要的是,心懷遠志的晁谷在苦苦自學中築基深厚,無論是西畫還是中國畫,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都已窺見堂奧。對於花鳥畫雖取法任伯年,更能轉益多師,追源溯流,我們不僅在工筆畫方面看到他學習北宋雙勾設色的深厚功力,也在寫意畫方面看到他對白陽、青藤、八大、虛谷、惲南田等藝術大師的深入研究,還有現代的劉奎齡、王雪濤、孫奇峰等大家對他的深刻影響。集諸家之大成,融中西於一體,構成了晁谷與任伯年不同的知識結構,也構成了與任伯年時代不同的生活氣息。
其二,從題材上看,晁谷的花鳥畫一方面來源於對任伯年的繼承,如他筆下的荷花、紫藤、芭蕉、桃花、天竹、月季、雞冠花、梅、蘭、竹、菊以及野鴨、鵪鶉、鴛鴦、雞、貓、錦雞、水鳥、燕雀等都是任伯年畫中常表現的題材;另一方面也來源於畫家對藝術的創新,如他的《谷穗系列》《十二生肖系列》等,都充溢著今人的情感和理性。“谷穗”是傳統花鳥畫中從未表現過的對象,晁谷以勾勒與沒骨、水墨與色彩、潑墨與點,幾者的互補、交匯與融合,把沉甸甸的谷穗、活脫脫的鳥雀收進畫圖,表現出他對於鄉村平凡風物的一種樸實的熱愛,刷新了花鳥畫的面目,重鑄了畫中的精魂,不免使人耳目一新。他的《十二生肖系列》是一個藝術創造的大工程,每一個生肖他要畫上五六十幅,進行多種構思構圖和表現方法的嘗試,他準備用十二年的時間完成全部生肖的創作。從他已完成的作品來看,他畫的十二生肖之牛,是把主體置於山水田園之中,讓牲畜與山水結合,濃縮了一種中國化的田園之思。他畫的十二生肖之鼠,以活潑可愛的松鼠代替令人生厭的老鼠,並以工筆絲毛法深入細緻地刻畫了一個個神氣活現的松鼠形象,讓它們跳躍閃現於寫意的古董、蔬果、竹葉、榴樹、蘆草、荷塘之中,寫意花木筆寫而意工,工筆松鼠筆工而意寫,這種對於花樹動物生動真實的描寫所表現出的審美態度,與寫意花鳥的齊白石同樣精審於工筆草蟲如出一轍。他又以同樣的表現手法去畫十二生肖之兔,以突出人見人愛的白兔、灰兔溫馴、和善、生動的個性與形象,而他所畫的十二生肖之虎卻一反常態,不是表現老虎嘯傲山林的威嚴,也不是渲染老虎令人膽寒的兇猛,而是把虎作為美好與吉祥的化身,作為人類的朋友置身於人文的環境之中,並對生活環境進行了多方的構想與設計,讓人們感受虎文化的神奇魅力。晁谷的《十二生肖系列》的龍、蛇、馬、狗、羊、雞等正在有條不紊地創作中,不遠的將來他還會給我們帶來一個又一個的驚喜。其間,他也時而進行人物畫創作。比如2011年,他接受中國郵票印製局設計《關公》特種郵票的邀請,花了九個月時間完成了一套《關公》組畫並製成郵票在全國發行。其工筆重彩畫法寓豪情於旖旎,走健筆于謹嚴,古意系乎今情,雅趣兼乎俗賞,深得畫界與集郵界之好評。
其三,在具體的藝術表現上,晁谷在盡力保持較多傳統筆墨技巧和中國筆墨韻味同時,有意識地參融了現代點、線、面的構成意味,並把帶有現代意味的色彩大規模地吸收滲透到水墨畫中,墨與色自然交融,渾為一體。這樣,在他的作品中,點、線、面、色的組合方式完全不同於任伯年。相比較而言,任伯年的筆墨構成顯得慢條斯理、含蓄典雅,而晁谷的筆墨構成則顯得奇異突變、閃爍動盪。進而言之,任伯年的作品追求筆墨的單純和洗鍊,而晁谷的作品非常講究點線面的微妙變化及墨色的豐富層次,其好處在於有效地強化了筆墨色彩元素所具有的視覺力量,將西方的色彩自然巧妙地融進了水墨神韻之中,超越了傳統水墨的程式與規範,體現了水墨畫十分強烈的現代感。晁谷用這種方法所創作的《荷塘系列》《藤花系列》《谷穗系列》等一大批作品,更顯蒼潤、渾厚,也更有新意,發展了小寫意花鳥畫的風格特色。在前述創作的《十二生肖系列》作品中,更是把中國畫的工筆與寫意、水墨與色彩、中法與西法在更高的層面上進行語言的交配,在那更具形式意味的形、神、色、墨的交響中,晁谷探索的是在研究古典傳統的風格語彙中去演繹出一種適於現代表現的繪畫方式。這種現代表現的繪畫方式拆除的是傳統筆墨的技巧,強調的是語言混融的觀念,以達到藝術本體個性的發揮和拓展。
猶如生活本身那樣豐富多彩、爭奇竟妍,晁谷一往情深地驅遣自己的彩筆,潛心於現實生活之中,遊目騁懷,廣擷博取,無論是花鳥還是走獸,無論是傳統題材還是創新題材,在他的筆下無不生動活潑,著手成春。晁谷的花鳥畫創作無疑給中國花鳥畫藝術的發展增添了活力。他的努力對於花鳥語言的繼承,更新與拓展,具有可資借鑑的意義。他的經驗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更確切地說,是似任伯年為切入點,攻其一家,兼容諸家,別開生面,以小寫意花鳥的形式表現自己對現實生活的真切感受。
晁谷是一位綜合素質極高的人,也是一位具有深厚潛力的藝術家,無論是他的筆墨表現能力,還是色彩的處理能力,抑或是造型能力,都有著過人之處。我特別欣賞他永不滿足的性格。從這一角度蠡測,晁谷尋求“自我”發展的歷程一定還會有更新更大的突破,我將以期待的心情關注著他今後的創作方向。
盧延光評

看了晁谷先生的畫,讓我眼睛一亮,在畫面當中能看到他對嶺南有過很深的研究,看得出他不僅受嶺南畫派的影響,對海派諸家,尤其是任伯年的東西都有很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他的畫路很廣,題材豐富,並且注重畫面的組合,作品風格非常的清晰,還有對筆墨和顏色的運用非常考究,有很正的書法入畫的筆頭功夫,提案、旋迴、節奏、韻味非常的強,是非常老道的中國畫家。
看到晁谷的這次展覽讓我聯想到當下的一些現象,作為一名畫家,本分的做自己手頭的功夫才是最關鍵的使命所在。我非常反對還沒有把功夫扎紮實實做下來,就到處狂炒自己的作品的人,這種作風是不能學的。
劉大為評

余根暉

晁谷自評


在對南北方人文特點和畫法的比較中,嶺南繪藝的鮮明特點,不自覺的使我對自己的表現語言加以反思,抱殘守缺,狐注一擲,還是海納百川,爭取最大的寬容,衝破表現的瓶頸,達到自由的空間,顯然我選擇了後者。中國的花鳥畫法如果不打破固有地域表現特點和表現題材,就很難達到賞心悅目、新鮮就中的境地,從表現方法的全方位整合到表現對象的拓展與延伸,使我的作品雖為花鳥畫,但不以花為主體,就象吳俊卿之花鳥畫,從不畫鳥一樣,不畫鳥反而使得他的作品大氣磅礴,超乎物象之外,達到與心靈溝通的大美境象,我畫野穀子系列不是在畫花鳥,而是以花鳥的語言表現山水畫的疊復和氣韻。總之,繪畫技法和表現語言只是襯托繪畫傳情達意和心靈訴求的雲梯,它能夠縱容我的思想表達和達到心逸致高的作品品質和意境,向前人或最優秀的作品學習一直是我前進的潤滑劑。
中國著名美術家
美術家是社會分工細化的產物,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嫻熟的創造技巧並從事美術創作且有一定成就的美術工作者,是進行美術創作的主體,作為創作主體所具有的構成因素中,發達的審美感受能力、創造性的想像、豐富的情感和嫻熟的美術表現技巧是美術家的主要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