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不老黑菜

春不老黑菜

春不老黑菜,是鄱陽一大特產,隸屬贛菜系贛鄱菜門派,湖城三色魚和春不老黃丫頭雙雙評為上饒市十大名菜,春不佬黃丫頭乃贛鄱菜十大名菜,深受老百姓歡迎。 東湖四岸的春不老黑菜,根粗葉肥,莖白葉墨,寬大厚實,晶瑩剔透,翠嫩可口,青香四溢。無論是淹制,還是現炒、蒸煮,都是上好的菜餚。在家鄉的歺桌上,一年四季都有它身影。

介紹

春不老黑菜 春不老黑菜

春不老蔬菜,是鄱陽一大特產,深受老百姓歡迎。殊不知,東湖四岸的春不老黑菜,更是聞名遐邇,獨樹一幟,以它獨特的魅力和文化,稱雄一世。

東湖四岸的春不老黑菜,根粗葉肥,莖白葉墨,寬大厚實,晶瑩剔透,翠嫩可口,青香四溢。無論是淹制,還是現炒、蒸煮,都是上好的菜餚。在家鄉的歺桌上,一年四季都有它身影。

生長季節

每年開春以後,東湖四岸各村各戶,有黃家洲、學門口、高家窪、支家嘴、東湖里、北關、廟果寺、城郊等等,就開始收割曬制春不老了。各家無論是大人小孩,還是婦女老人,都在割萊--挑萊---洗菜---曬菜---淹菜---裝菜,此時的東湖四岸沸騰起來了,這也是東湖湖區最忙碌,最快樂、最幸福、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這季節,東湖四岸的各村各戶,庭院裡,稻場上,走廊上,甚至廳堂里,晾曬的不是洗過的衣被,而是洗過的一篙一篙的春不老黑菜呢!

東湖四岸的春不老黑菜,那么好吃可口,為什麼是墨綠色的呢?又為什麼稱之為黑菜呢?而且更奇怪的是,黑菜離開了東湖湖區方圓三公里左右地方栽培,第二年再也不黑了,也不會長得那么又肥又大,那么青香逼人,就要變種,變成普普通通的芥菜了!所以離東湖稍遠的大路口、芝田、茅屋下、楊梅橋、角山、馬家沖等地,是栽種不出黑菜來的。

傳說

北宋景祐年間(1036年),饒州知府范仲淹來到鄱陽縣東湖磨子橋一帶,指著東湖北面說,把州學從城內移到這裡,以湖心孤寺浮舟寺為筆、洲上百花薦福寺為墨、顏亭荷雨魯公亭為紙、新橋酒帘磨子橋為硯、松關暮雪督軍台為印,二十年後當出狀元。且不說州學遷移後二十年,果真出了狀元 彭汝礪,只憑這“東湖為硯”一說,便給人許多想像空間。學子、雅士們在東湖讀書、作文,免不了要洗筆洗硯。老百姓便樂得用這飽含墨汁、文脈的湖水挑去澆灌菜葉。順理成章,菜葉也就成墨綠色了,顧名思義鄱陽佬就喊它春不佬了。鄱陽乃魚米之鄉,魚甚是很多,唯獨配黃丫頭煮春不佬鮮美無比,春不老黑菜由此而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