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風泡

星風泡

星風泡是單獨一顆光譜為O或B的大質量恆星,將每秒數千公里的高速恆星風吹入星際介質,造成的直徑超過一光年充滿了熱氣體的空間。

簡介

星風泡有兩個激震波的結構。自由膨脹的恆星風衝擊內側的終端激震波,將能量轉為熱能,產生了106K和發射出X射線的等離子。高熱、高壓的衝激波膨脹,驅使衝激波進入環繞在四周的星際氣體。如果周圍的星際氣體有足夠的密度(數值的密度n>0.1cm或更高),被清除的氣體因輻射致冷的速度比熱的內部快,形成一層薄而相對來說密度較高的殼層,包圍著熱氣體的衝激風。

星風泡是天文學的一個名詞,通常用來描述單獨一顆光譜為O或B的大質量恆星,將每秒數千公里的高速恆星風吹入星際介質,造成的直徑超過一光年充滿了熱氣體的空間。較微弱的恆星風雖然也可以吹出泡狀的結構,但它們被稱為天體球(astrospheres)。由太陽風吹出的太陽圈,太陽系內主要的行星都沉浸在其中,就是一個小星風泡的例子。

星風

星風星風

一種從恆星不斷向外運動的物質流。星風現象是恆星在演化中逐漸損失質量的過程。星風的概念是從太陽風的啟示得來的。目前,太陽風已有直接的觀測證據;關於星風的存在也從恆星光譜中發現了間接證據。例如,在所有的M型巨星和超巨星中,強的吸收線都分成兩條譜線,一條寬而淺,另一條銳而深。按照恆星譜線形成的理論,寬而淺的吸收線形成於光球之中,銳而深的吸收線則形成於光球之外的所謂星周物質即包層中。

銳而深的星周吸收線相對於光球寬線有一個紫移,相應的速度為10公里/秒,說明包層正以此速度向外擴張。若包層中存在類似於對太陽風加速的機制,或者銳吸收線形成的包層位於遠離恆星光球的地方,就可把它解釋為星風。事實上,在雙星武仙座α的目視伴星的光譜中,也可看到銳的星周吸收線;從譜線位移求得星周包層的運動速度達到10公里/秒。
這就表明,在距離武仙座α主星至少700個天文單位的地方仍存在著吸收物質;且物質的外流速度大於該處的逃逸速度(1~2公里/秒)。在其他的分光雙星中,也觀測到類似這樣的現象。此外,在O、B型超巨星(見恆星光譜分類)的光譜中,普遍存在所謂的天鵝座P型星的譜線輪廓,即發射線旁邊出現紫移的吸收線。在1000~2000埃之間的紫外光譜中,從吸收分線的位移可知視向速度為1,400公里/秒,甚至達3,000公里/秒。上述觀測資料表明,這些星正在拋出熱的氣殼,以每秒上千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脹。這種現象可認為是存在星風的間接觀測證據。

恆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