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易經》似乎深不可測,其實《易經》是來源於現實的,它必然也能指導現實。《易經》是對宇宙玄機的探索,對人生哲學的概括,對天、地、人之關係的總結。一千個人看《易經》會有一千種不同的解讀,但也一定會有一千個不一樣的收穫。作者以古籍中記載的八卦符號及八卦組合的多種六十四卦卦象為基本依據,參照前人的易學研究資料,結合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人類學及生命科學等領域新的研究成果,套用辯證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周易》的淵源、發展脈絡、本義、主旨及組合操作規則作了較系統的闡釋破譯。全書三第十九章。第一篇依據人類社會由“野蠻”至開化的內部組織的一般形式及進程,推演伏羲八卦次序圖和六十四卦圓方圖,釋解了先天八卦以兩個三爻卦橫向配對的結構特徵及本來內涵。從而在歷史和生活的真實性上,廓清了原始八卦產生的淵源、卦象本義、主旨及其衍化發展脈絡。第二篇側重以人類思維發展的一般邏輯,破譯陰陽兩個符號的本義,及這兩個符號組成八卦和六十四對重卦的內在組合規則和卦象的原始本義及引申義,釋解了先民用八卦符號作語言工具“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的形象思維特徵,從而使八卦符號體系在實際操作運用中能夠數象對應,“結繩記事”、當名辨物、趨時擇吉、計測天地運行、卜算人生際遇等神奧離奇的傳統做法和說法,也就得到了符合人類生活發展進程的實際說明。第三篇剖析了《周易》六十四卦以兩個三爻卦上下縱向配對為主,橫向比肩為輔,體現父子世襲制家族社會組織結構的特徵,解讀了《周易》上下經及文王八卦方點陣圖的內涵、本義,並以周初的典章制度、婚姻制度等史料,進一步求證了“文王拘,演《周易》”的確然性、目的性。同時,依據《易經》經文形式內容的不一致性,及《左傳》中某些筮例呈現的象義相背,說明《周易》不是一本筮書,而是周代開國先君的政治設計圖,“家天下”的秘籍寶典。
將華夏民族由野蠻、開化到奴隸制文明的生活進程與文化傳承中的“結繩而治”、“始作八卦”、“文王演《易》”及其後人“尚其象”、用其象的傳說和歷史續接起來,破譯八卦《周易》密碼的做法,是易學研究上的一個全新嘗試和突破。本書的出版或許可以引起《易》家和眾多喜《易》者及從事考古、哲學、歷史學、人類學、民族學研究的人們的閱讀興趣和進一步探討。
圖書目錄
八卦贊兼序
前言
第一篇 人類最原始的社會組織制度的記錄
第一章 顧名思《易》
一、捫書自問
二、解“周”定“易”
三、史聞三思
第二章“象外無辭”
一、一書兩“型構”
二、從原始創作到成書,歷時久遠,卦象本義,撲朔迷離
第三章 來自近代原始人類群體的“傳真報告”
第四章 伏羲先天“八卦”的對偶性
一、《伏羲先天八卦次序》圖
二、按伏羲先天八卦次序圖作渾沌生人圖解
三、圖解要點釋疑
四、從伏羲先天八卦方點陣圖可以看出幾個特徵
第五章 以澳大利亞土著部落的“原始級別制”為生活原型的推演
第六章 生命的呼喚
一、八卦的形成——艱難的生命之旅
二、八卦的運氣——生命大分子的邏輯
三、原始創造的科學品位
第七章 “結髮夫妻”與“結繩而治”
第八章 神話故事的暗示
第九章 尋根問底和落葉歸根
一、先天八卦次序圖“尋根問底法”
二、六十四卦方圓圖“尋根問底法”圖示解釋
三、六十四卦卦名
四、“尋根問底法”推演六十四卦方圓圖的要訣歸結
第十章 帛書《六十四卦》的佐證
一、帛書《六十四卦》與先天八卦體系的同異
二、帛書《六十四卦》產生的時代
三、帛本抄寫者留下的啟示
第二篇 古老的氏族文
第十一章 陰陽兩爻的源出
一、“生殖器符號說”符合童年人類社會關係發生髮展的本來面貌
二、“生殖器符號說”符合童年人類道德心理孵化發育的特徵
三、“生殖器符號說”符合人類思維發展的一般邏輯
第十二章 先天八卦體系一陰一陽兩個符號的若干組合規則
一、陰陽之道的不同範疇
二、一陰一陽的層次規則
三、“三爻成卦”的“根、乾、枝”概念
四、一陰一陽符號構架八卦的“純”“正”“偏”概念
五、八個經卦兩個世系的界定規則
六、八個經卦組合為四對夫妻卦的排列規則
七、先天八卦循環互生的排列組合規則
第十三章 六爻成章
第十四章 “象類萬物”與“萬物類象”
第十五章 辨方定位,趨時擇吉
一、觀兆察變,“道法自然”
二、“三生萬物”,“妙萬物為言”
三、八卦方點陣圖的“先天”之“位”與“後天”之“時”
四、卦易學演繹為命理學的兩個“因子通道”
五、時間是生命的河,生命是時間的流
第十六章 由卦生數,以數代卦
一、數應卦生,卦倚數演
二、象涵數義,數衍象類
第三篇 家天下的秘籍寶典
第十七章 《周易》解讀
一、《周易》卦序的組合規則及本義
二、解讀《周易》的思索
第十八章 《周易》與周初的典章制度
一、卦建宗法制的“原創版”
二、制禮立德的基本依據
三、婚姻制度的準繩
第十九章 《周易》與卜筮
一、“王者”之《易》與“卜筮”之《易》的源與流
二、《易經》經文結構形式與內容的不一致性
三、治《經》者遺留的歷史困惑
附錄一
《周易》經部原文
附錄二
《周易》傳部原文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