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納新

"Philharmon Philharmon iker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出生於武漢市,父母均為音樂家。1988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師從黃師虞、林應榮教授學習大提琴專業。2年後轉入指揮系,師從張眉副教授(1年),黃曉同教授(3年)學習樂隊指揮專業,並隨馬革順教授學習合唱指揮。1994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後,即擔任武漢樂團常任指揮。任職期間擔任了交響音樂會, 大學校園普及音樂會,以及各種大型文藝活動的音樂指揮工作,為武漢市的交響樂普及和文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並被武漢市文化局評為年度先進工作者。
2003年1月赴德國,就讀於魏瑪李斯特音樂學院Hochschule fuer Musik Franz Liszt Weimar,師從著名指揮教育家Gunter Kahlert教授(曾任魏瑪國立歌劇院指揮,李斯特音樂院付院長, 德國指揮教師協會主席,)以及Nicolas Pasquet教授(1987年貝桑松指揮比賽第1名獲得者,曾任匈牙利佩斯市交響樂團,及德國新布蘭登堡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學習樂隊指揮, 並師從Joergen Puschbeck教授(李斯特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學習合唱指揮。
在校學習期間,與德國耶拿愛樂樂團Jenaer Philharmonie、弗格特蘭德愛樂樂團Volgtland Philharmonie、匈牙利佩奇市交響樂團PECI Symphoniker、捷克西波西米亞交響樂團West Boehmische Symphoniker, 以及李斯特音樂學院學生樂團行了大量合作,指揮演出和排練,其中曲目包括:莫扎特35交響曲,貝多芬第1,9交響曲,愛格蒙特序曲,雷奧諾拉第3序曲,布拉姆斯第1,3交響曲,海頓主題變奏曲,舒曼第1,3,4交響曲,德沃夏克第7,8交響曲,“女巫”序曲,“金紡車”序曲,布魯克納第6交響曲,肖斯塔克維奇第10交響曲莫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拉威爾版本,哥爾夏科夫版本),柴可夫斯基“胡桃夾子”組曲,雷斯皮基“鳥”組曲,理查-史特勞斯“提爾-歐倫斯匹格的惡作劇”,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科達伊“加蘭特舞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莫扎特第20鋼琴協奏曲,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布魯赫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等等。在歌劇方面特別跟隨Gunter Kahlert教授學習了:(均為全劇) 莫扎特“魔笛”, 貝多芬“費得利奧”,威伯“自由射手”,華格納“湯豪舍”,洪佩爾丁克漢森與格雷特”,柴科夫斯基“歐根-奧涅金”,威爾第“茶花女”,普契尼托斯卡”,“波西米亞人”和“圖蘭多特”。在合唱指揮方面跟隨Joegen Puschbeck教授學習了:莫扎特“安魂曲”,布魯克納“榮耀頌”,斯特拉文斯基“聖詩交響曲”,奧爾夫“卡爾米拉-布拿拉”,科達伊“匈牙利聖詩”等大型合唱和樂隊作品,以及大量中小型無伴奏合唱曲目。
同時還參加了指揮家G. Alexander Albrecht(原漢諾瓦歌劇院, 匈牙利愛樂樂團,及魏瑪歌劇院音樂總監),Mihail Jurowsky(原莫斯科大劇院常任指揮,萊比錫歌劇院首席指揮,奧地利音樂藝術家樂團首席客席指揮), Peter Guerk(著名音樂學家,原魏瑪歌劇院音樂總監),Thomas Koutnik (捷克布拉格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Christopher Hogwood (英國巴洛克音樂指揮家)大師班的學習。受到老師,樂隊及同行們的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Thomas Koutnik教授稱讚其指揮的德沃夏克作品風格把握準確,處理表現十分到位,會被每一個捷克人所接受和喜愛。
2006年3月以優秀成績畢業於李斯特音樂學院,獲得指揮碩士學位,是該校一百多年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此學位的中國學生。2006年5月學成回國,擔任武漢樂團常任指揮,以及廈門愛樂樂團,陝西省交響樂團,華中交響樂團, 武漢大學學生藝術團交響樂團,長江樂團,湖北愛樂樂團等樂團的客席指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