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征祥

易征祥

易征祥(1919—2013.2.18),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出身川劇世家,幼年加入著名川劇班社三慶會,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在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和市戲劇學校工作,一生為川劇表演藝術和傳承教學嘔心瀝血。易征祥有“易萬本”美譽,因為他即使到晚年依然記憶力驚人,對各類川劇劇目了如指掌,並努力整理經典劇目。首創踢蠟台等川劇絕技。

基本信息

戲劇革新

踢蠟台

《放裴》是川劇中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折子戲,在《放裴》演出中,觀眾可看到裴生得知慧娘已做鬼時,大驚失色,左腳獨立、翹起右腳,並把蠟台放在右腳掌上,雙手執飄帶,上身面向觀眾仔細觀察,突然一驚,腳掌向空中一抬,蠟台被拋在半空後,裴生一把接住,而蠟燭還在燃燒。這個驚險而又精彩的川劇技巧叫踢蠟台,創始人正是易征祥。

吐火

易征祥非常重視川劇改革創新,當年大徒弟陳登泰將要演繹《放裴》時,易征祥原創了踢蠟台技巧,學會後,陳登泰第一個表演踢蠟台,大獲好評。易征祥的妻子萼瑛(本名鄒淑芳)是位川劇旦角演員,這對川劇伉儷表演過很多夫妻戲。在演出《放裴》時,萼瑛也大膽創新,從其他劇種學來吐火技巧,吐火這一絕技也從此在川劇流行開來。

芭蕾

易征祥一直很關注川劇振興,他認為,川劇不僅要繼承,還要改革。易征祥的演出常吸收其他劇種優點取長補短,甚至還和妻子一起學了芭蕾動作。

人物經歷

拜師學藝

1919年,易征祥出生在達州一個川劇世家。在父輩影響下,易征祥從國小戲,1歲便能登台扮“娃娃生”,3歲就會在台上唱詞了。

易征祥從小跟著父親唱戲,在武勝、合川一帶唱戲途中,他結識了三慶會女演員常玉卿,並被收為義子。由於三慶會缺“娃娃生”,常玉卿便欲把易征祥帶回重慶。1922年,易征祥和父親一同進入三慶會,並和後來著名的川劇丑角大師周企何一同拜唐蔭甫為師。

集大所成

在數十年三慶會學藝、演出生涯中,易征祥有了長足進步,與周企何感情深厚,用他的話說是“他知我心,我知他意。”且對年長自己的周企何很是敬重。易征祥和周企何共同為三慶會的鞏固和發展盡心盡力,在三慶會的“聯席講座”(即藝術培訓班)上,周企何講解劇本、表演藝術等,易征祥則講聲腔藝術、舞台表演和川劇曲牌。

病逝

2012年11月,易征祥被檢查出肺癌,病情逐漸加重,精神狀態很差,妻子萼瑛回憶道,即使病重時,他還心繫川劇:“他生病了都還指導學生,有學生來看他、請教他,他都特別高興,有時晚上做夢都唱著川劇。”2013年2月18日凌晨兩點,易征祥在家中病逝,享年94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