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帆

易帆

易帆,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1957年生於湖北武漢。1987年在武漢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曾在西德Max-Planck-Institut fur Aeronomie和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學物理與工程物理系從事中高層大氣動力學方面的研究。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1991年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基金特別資助,1996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入選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中、高層大氣遙感探測與數值建模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2007年“武漢大氣遙感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負責人。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空間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組(地球物理學、地質學)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第三屆諮詢委員會委員,第七、八、十、十一屆專家評審組成員,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委員,《科學通報》特邀編輯。大型國際研究項目日地系統的氣候與天氣(CAWSES,2004-2008)的工作組成員。

研究領域

易帆 易帆

易帆教授長期從事中、高層大氣遙感探測和數值建模研究, 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70多篇,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通過分析 VHF 雷達數據,他首次發現了大氣重力波的臨界層現象,2003年發表在國際地球科學權威雜誌《Review of Geophysics》上的一篇綜述在兩處引用了該工作,並用這項工作的結論來解釋觀測到的重力波譜各向異性的現象;他同國外學者合作,通過分析MF雷達和FPI觀測數據,揭示了這兩種探測技術在大氣風場測量上差異的物理原因,該工作已被國際同行引用了18次。

易帆教授是武漢大學系列雷射雷達系統的設計者和研製負責人。2001年研製出探測能力位居國際主流水平的鈉螢光 /瑞利雷射雷達,2003年成功地研製出亞洲第一台鐵螢光/瑞利雷射雷達和鐵波爾茲曼測溫雷射雷達,2006年完成瑞利/ 米/拉曼散射雷射雷達的研製工作,2007年初,一台鈣原子雷射雷達也已經自主研製成功。在我國首次實現5-100公里大氣溫度的遙感探測。通過分析 鐵雷射雷達和鈉雷射雷達在武漢上空的共體積同步觀測結果,發現鈉層和鐵層有非常一致的下沿結構。該工作引起了《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審稿人的極大興趣,他們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作者展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 (stunning phenomenon)”,“這些觀測結果和結論意義重大,將會觸發本領域新的研究” “該結果對於最終全面理解偶發層的形成和發展機制是極有價值的”,“本評審人高興地看到我們的中國同行已經在雷射雷達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great progress)”。

主要成果

經過多年的努力,一個以雷射雷達和無線電雷達為主體、代表當今國際水平的空間環境監測與研究基地正在武漢大學形成。 這使得武漢大學有能力為我國的航天活動和國防急需的空間環境保障做出貢獻,並大大提高了我國空間物理學科的自主創新能力。將光學技術、無線電技術和空間物理進行真正的交叉融合是申請人是所努力的方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