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明遺民群體心態與文學思想研究》為漢語與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叢書之一,是一部研究晚明遺民特殊群體的學術著作。本書對晚明時期這些被道德符號化了的士人,如何在明清易代之際的劇烈社會動盪中抵抗人生困境,保持精神挺立,進行了生動的描述。
就明遺民群這一特殊群體而言,群體的界定、群體內部的差異、傳統文化對遺民人生選擇影響的程度、易代之際的複雜形勢留給遺民人生選擇的空間、道德理想與生活現實在遺民人生選擇中影響力的消長、明亡的反思、思潮的變化、清廷的政策等等,都與他們的思想走向和人生取向有甚大之關係。對這些問題有了深切的了解,總有可能描述出易代之際遺一特殊群體的真實面貌,而道德評價就更為困難,傳統文化中的華夷之別與多民族航一國家觀念的交錯,歷史與現實的是非,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加錯綜糾結,亂如理絲。
這些複雜的問題,當然只能由歷史事實回答。歷史研究者面對的首要問題是了解真相。從存世史料中清理出事相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描述事相的真實面貌,得出結論。
作者筆下龐大的晚明遺民人群,個性鮮明,心態複雜,思想深刻。
圖書目錄
序
引言
第一章
遺民群的產生與遣民觀念的發展
第一節“遺民”詞義的演變
一、“遺民”一詞的基本義
二、“遺民意識”的產生與“遺民”詞義的變化
第二節 遺民觀念的成熟與遺民群體的產生
一、伯夷、叔齊:遺留之民
二、漢代遺民:君臣之義與守節不仕
三、東漢至五代:遺民之啊如
四、宋代:遺民觀念的成熟與遺民群體的產生
第三節 遺民觀念在晚明士林中的傳布
第二章
“明遣民”的身份輿清初士群的復肆形態
第一節 “不仕”的行為準則與“遺民意識”的精神指向
一、“不仕”的行為準則
二、“遺民意識”作為精神取向
第二節 “蓋棺定論”與“人生階段”:身份判斷中的爭議
一、“反覆”者的不同遭際
二、“失身暮年”者的前後生涯
三、悔恨的“貳臣”:“諒其心跡”的困難
第三節 明遣民群體邊界的模糊與內部的複雜形態
一、明遣民群體邊界的模糊
二、並非整齊劃一的明遣民群體
小 結
第三章
明遣民群履的人生理想
第一節 豪傑:明遺民群體的人格追求
一、明代後期士人的豪傑理想與自我意識
二、獨立與救世:明遣民群體的豪傑精神
第二節 存道:明遭民群體的價值體認
一、存道以存天下:遺民的價值
二、辨華夷與扶綢常:道之所存
第三節 傳道與尋求治亂之道:明遣民群體干涉現實的途徑
一、傳道
二、尋求治?之道:明史的修撰與政治制度反思
第四章
明遣民群幢的現實困境
第一節 弘光朝“從逆案”的影響與復明運動中明遺民的失落
一、處置北來官員的不同主張
二、黨爭的介入
三、“從逆案”對明遭民從政熱情的挫傷
四、南明抗清運動中明遣民的失落
第二節 明遺民的避世與苦節
一、避世全身.
二、避世輿個人品節
三、對“桃源”的嚮往輿警惕.
第三節 明遺民與仕清漢宮之闡系
一、交往的難以避免
二、明遺民對仕消者的道德評判
三、仕清官員同化遺民的努力
四、輿論環境
第四節 清初五十年開明遣民群棘之嬗變
一、順治朝:薦舉與科舉的作用.一
二、康熙帝親政以前:對漢族士人的高壓
三、康熙帝親政以後:政策緩和以及博學鴻詞科
四、博學鴻詞以後:招撫政策的延續...
小結
第五章
明遣民的文畢思想
第一節 天地之元氣:文學與人生的本體同構
一、“元氣”與文學
二、明遣民文暈元氧論的特殊語境:重道輕文的價值論回響
三、人文元氣同構論對明遺民文學思想的影響
四、明遺民文學元氣論與傳統載道論的異同
第二節 詩以道性情:明遣民詩暈的核心主題
一、性情:明清之際詩學轉折的內在動力
二、明遺民“詩主性情”論的內涵
三、性情論對明遺民詩歌功能與主題的影響
第三節 怨怒之詩:“溫柔敦厚”的突破與詩教功能的實現
第四節 明遺民詩的藝術實現
一、不暇求工與情至則工
二、詩歌的文體界限:藝術性的強調
三、詩歌藝術性實現的途徑
四、明遺民詩的群體特檄
小 結
參考文獻
後 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