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說評點敘事概念研究

明清小說評點敘事概念研究

《明清小說評點敘事概念研究》是2007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世君。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本書採取細讀歸納、跨學科比較研究、還原驗證的方法,系統清理和界定明清小說評點敘事概念,主要討論了間架、一線穿、脫卸、戲曲、書法、繪畫、字法、句法、章法等概念,分析明清小說評點敘事概念的中國建築結構意識、戲曲段落意識、書法筆意識、繪畫圖像意識、語言學修意識與中國文化的關係、時間性與空間性特性等。在對每種概念進行甄別分析後,還將提煉的敘事概念還原到小說文本中去檢驗它的學理性和可行性,探索明清小說評點敘事概念與小說創作的互動和明清小說創作的本質規律。同時與西方敘事概念進行比較,強調明清小說創作的本質規律。同時與西方敘事概念進行比較,強調時清小說評點敘事概念的中國特色。

本書研究具有理論的原創性。對明清小說研究和古代文論的發展有突破,使被湮沒的明清小說評點敘事概念浮出水面。

編輯推薦

中國明清以金聖歎、毛宗崗、張竹坡、脂硯齋為代表的四大評點家對明清四部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紅樓夢》作了細緻的評點。這些評點中有著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敘事概念。如:空間性概念,戲曲概念,書法概念,山水畫概念,章法概念,等等。本書對此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總結分析,並與西方敘事概念進行比較,探索明清四大小說的創作規律,總結文學創作的本質規律。本書資料豐贍,語言暢達而有邏輯性,結論有說服力。

作者簡介

張世君,女,重慶市人,文學博士,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外國文學教研室主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帶頭人,碩士生導師,暨南大學“十佳授課教師”,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2007)。

1982年研究生畢業即在高校中文系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是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側重敘事學研究。出版學術著作和文學作品有《歐美小說模式》等。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歐洲小說模式探求”、全國高等教育教材建設項目“按文學規律重構外國文學史教材”、國務院八百務辦公室華僑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外國文學史課程建設創新研究”、廣東省高校“151工程”項目“紅樓夢文化”、廣東省精品課程“外國文學史”。

《哈代“性格與環境小說”的悲劇系統》獲得四川省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按文學規律重構外國文學史教材》獲得全國高等教育教材建設優秀獎等。

目錄

緒論

一 明清小說評點的組成部分

二 明清小說評點研究現狀

三 研究緣起和提出的觀點

四 研究方法

五 本書內容和體例

第一章 明清小說評點敘事的空間性觀念

一 敘事觀念的空間性

二 方位性觀念

三 視覺性觀念

三 聽覺性觀念

五 嗅覺性觀念

六 溫度性觀念

七 時間藝術中的空間性觀念

小結

第二章 間架概念

一 間架概念的來源

二 間架的空間性特徵

三 小說評點的間架

四 間架概念的文化品格

五 間架概念對敘事結構的建構

六 間架概念與西方插曲概念比較

七 間與西方障礙概念比較

小結

第三章 一線穿概念

一 一線穿概念的來源

二 小說評點的一線穿

三 一線穿的氣勢連貫

四 一線穿對敘事結構的建構

五 一線穿與間架的關係

六 一線穿與西方整一性概念比較

小結

第四章 脫卸概念

一 脫卸概念的中介特性

二 小說評點的脫卸

三 脫卸的空間並置

四 脫卸對敘事結構的建構

五 脫卸與間架、一線穿的關係

六 脫卸與西方轉換概念比較

七 關於突轉

小結

第五章 戲曲概念

一 看戲的審美視角

二 楔子

三 折

四 關目

五 收煞

……

第六章 書法概念

第七章 山水畫概念

第八章 字法概念

第九章 句法概念

第十章 章法概念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1:《水滸傳》評點敘事概念索引

附錄2:《三國演義》評點敘事概念索引

附錄3:《金瓶梅》評點敘事概念索引

附錄4:《紅樓夢》評點敘事概念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