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明景泰款掐絲琺瑯象足洗
【類別】琺瑯器
【年代】明代景泰
【文物原屬】宮廷御用
【文物現狀】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簡介
高:10.4公分,口徑:19.3公分。
銅胎,侈口,斜壁,平底,螭耳,象足。洗內鍍金,器表藍地飾轉枝番蓮;洗底邊緣飾一圈如意雲頭紋,次圈為轉枝番蓮間七珍,中央深灰青地掐絲填藍「景泰年制」圓框楷書偽款。就紋飾中蓮瓣並非均以正面全形的形狀表現、葉片尖端呈方形(非逗點狀)以及釉色及掐絲落款的方式推測,應屬世紀十七前期的文物。
紋飾之美
明景泰款掐絲琺瑯象足洗(局部放大圖)洗內光素鍍金,外壁裝飾轉枝番蓮;洗的底部裝飾得頗為講究,外圍一圈如意雲頭紋,次圈為轉枝番蓮,其間裝飾銅錢、珊瑚、繡球、葫蘆、方勝等類似佛教七珍,中央則掐絲填藍“景泰年制”款,以象首為足更顯穩重。[2]
器物功用
明景泰款掐絲琺瑯象足洗(洗內圖案)洗是盛水器,以回首螭為耳,象首為足,美觀大方。[3]
琺瑯器注
中國人習慣於將塗飾在金屬器物表面的玻璃質稱為琺瑯釉。琺瑯釉的主要的成份是矽酸鹽類。需與不同材質的胎體結合,因此在製作技術上要兼顧釉與胎兩者的理化性質;也就是說,這些釉至少應調配到膨脹係數比胎質的小,同時熔點比胎質的低,才能完整的附著在器表以增添器皿的美觀。琺瑯器即金屬胎琺瑯器,是一種集金屬製作與琺瑯釉料加工處理為一體的複合性工藝製品。它既具備金屬貴重、堅固的特點,又具備琺瑯釉料晶瑩、光滑及適用於裝飾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