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明代嘉靖(公元1522—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年號)朝共45年,期間曾多次爆發農民暴亂,國力衰弱。景德鎮官窯開始施行“官搭民燒”制度,由於民窯“欽限”器的燒造促進了制瓷技術進步,縮小了官窯器和民窯器之間的差別,嘉靖民窯精瓷已與官窯器之間無明顯差別。 此暗刻纏枝蓮紋碗青花呈色深沉,紋飾繪工古樸,胎釉堅密溫潤,造型古樸規整,為明代嘉靖民窯瓷的精品代表作品。
特殊地位
不過,官窯仿嘉靖青花僅採納了嘉靖青花的粗獷風格和艷麗,畫風仍是康熙時期所獨有的,而落款通常為康熙款、成化款或嘉靖款;民窯多完全抄襲嘉靖青花。
即使僅從這一點來衡量,官窯仿嘉靖青花的價值都遠高於民窯仿嘉靖青花的價值。
明青花才是價值衡量標準
不論是康熙民窯還是官窯的仿嘉靖青花,市場價格都不能與嘉靖青花比擬。在歷年的拍賣市場上,嘉靖青花精品價值驚人。如2007年在香港某國際拍賣行成交的明嘉靖青花庭院嬰戲圖蓋罐,成交價為3056.75萬元,創下嘉靖青花的拍賣紀錄;另一件嘉靖青花的成交價格也在千萬元以上,出現在同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的一對明嘉靖青花“三陽開泰”圖仰鍾式碗,成交價高達2216.75萬元。歷年來拍賣市場上成交價高於100萬元的嘉靖青花為18件;廣州藝拍也曾在2005年以132萬元成交一件嘉靖青花魚藻紋缸。
雖然清三代仿明瓷器多,但是明代青花才是直接的價值衡量標準。如讀者收藏的乾隆時期仿明代嘉靖的青花畫蓮瓣紋盤(民窯),價值約為4000元左右;如果是嘉靖時期的器物,價值可高達20萬元,價差甚大。嘉靖器物價格高,除了其藝術價值外,其文物價值和稀少存世量也是重要原因。
對於收藏者來說,重視的是藏品的紋飾、器型、題材;對於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卻是結合存世量、工藝價值等對藏品進行價值評估。如曾拍出天價的“鬼谷子下山”青花罐,其價值的組成因素,一是該青花罐幾近孤品;其二在工藝的難度上。元代青花最大特點是容易出現暈散現象,人物題材最難表現,特別是臉部通常模糊不清;人物題材的成功率極低,導致人物題材的價值比花卉、山水題材高。
因此,投資者在投資購買前要對自己所關注的品種或年代有巨觀的調查了解。比如嘉靖時代的青花,投資者在入手前要查閱國內外數個主要拍賣行的拍賣圖錄和著名博物館的書籍,了解不同器型、紋飾的數量和價格,建立基本的價格認知體系,更有利於未來的投資計畫。
嘉靖時期青花特點:藍中泛紫
嘉靖青花中有一部分是以回青(又稱青金藍、佛頭青)和靖州石子青調和而成,這種回青料中鐵與鈷的比值比宣德時期進口料高,又比國產料低,因而呈色沒有明初時期青花器那種黑鐵斑,但又比成化時期的平等青濃艷,也不同於正德時期單純石子青的藍布色調,而是藍中泛紫,這個獨特的特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這種色調為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所獨有,但各個時期略有不同:嘉靖初期色澤淺淡,後漸漸濃重,並且趨於穩定艷麗;隆慶時色澤最為鮮艷,並延續到萬曆中期。因此這一階段無款器物僅從青花色澤上幾乎無法斷定其朝代。不過萬曆晚期的青花則有所不同,色彩晦暗,易於區分。此暗刻纏枝蓮紋碗青花完全體現了嘉靖時期青花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