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稿

明史稿

記述中國明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又稱橫雲山人明史稿。成書早於《明史》。共310卷,包括本紀19卷、志77卷、表9卷、列傳205卷。

基本信息

簡介

記述中國明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又稱橫雲山人明史稿。成書早於《明史》。共310卷,包括本紀19卷、志77卷、表9卷、列傳205卷。清康熙十八年(1679), 史館開始編纂明史。三十年,完成初稿 416 卷。三十三年,王鴻緒任總裁時,又與當時監修張玉書、總裁陳廷敬各任一類,繼續纂修。王鴻緒承擔列傳,請萬斯同於其家負責編寫和修訂,前後歷時八年。四十一年,萬斯同卒。四十八年,王鴻緒解任回籍,繼續刪削改編成稿,在六十一年冬成《明史稿》 310 卷,於雍正元年(1723)進呈。刊印時均題為“王鴻緒著”。乾隆初年,大學士張廷玉等奉詔刊定之《明史》,是以大多出於萬斯同之手的《明史稿》 為基礎 ,增損編次而成的 。兩書瑕瑜互見,詳略不一,是了解和研究明朝歷史的基本史籍,可參照使用。

相關條目

歷史 文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