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晉昌陵 - 後晉獻祖的陵寢。 石敬瑭(石紹雍)孝元皇帝,石敬瑭墓即後晉昌陵(顯陵),位於宜陽縣城北12.5公里的石陵村西,石陵即因之得名。石敬瑭(公元892-942年),沙陀族,太原人。他以自稱兒子、割送燕雲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地區)為條件,在契丹的幫助下,於公元936年11月滅後唐,契丹封他為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後晉。
基本簡介
陵園現有墓冢1座,呈覆斗形,坐北朝南,墓底圍長100米,搞20米,保存完好。墓冢前有石碑1通,上書“晉高祖墓冢”5個大字,刻立於清雍正二年九月。墓前原有石人石獸9對,但一淤埋地下。墓前300米處的現有兩根六楞形石望柱露出地表約1.5米,望柱間距25米。陵園東有“邱靈寺”,據縣誌記載,是石敬瑭靈輦停放之處,後為護園人住所。寺內建築多已改建,1965年尚存巨碑一通,是宋景德年間所立,現已不復存在。後晉顯陵系五代後晉高祖石敬瑭陵。位於宜陽縣城北12.5公里的石陵鄉石陵村西400米處。《五代會要》載:“晉高祖顯陵在洛京壽安縣。” 晉高祖石敬瑭,沙陀部人,後唐時為河東節度使,鎮守太原。清泰三年(936年)勾結契丹族滅後唐,並受契丹冊封為帝,建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後遷洛陽,國號晉,史稱後晉。該陵現存封土,呈覆斗形,坐北面南,封土底周長100米,高約20米,保存完好。墓前有石碑一通,上書“晉高祖墓冢”五個大字,碑立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墓前原有石人、石獸九對,因地勢低洼,泥土淤積,現均已沉沒地下,只有墓前300米處,神道兩側的兩根六棱形石望柱露出地表0.40米,兩根石望柱間距25米。據兩側石象座位置推測,神道寬約25米,長300米。陵區大小不詳。陵之東,有一“邱靈寺”,為石敬瑭靈輦停放之處。後為護陵人住所。 石敬瑭是我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兒皇帝”,該陵墓是一絕好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反面教材,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墓主簡介
石敬瑭為人辯察,多權術,好自矜大,所聚珍異,窮奢極麗,宮殿悉以金玉珠翠為飾。他對契丹百依百順,但對百姓卻如虎狼一般,兇惡狠毒,用刑十分殘酷。石敬瑭晚年尤為猜忌,不喜士入,專任宦官。由是宦官大盛。由於吏治腐敗,朝綱紊亂,以至民怨四起。遊牧在雁門以北的吐谷渾部,因不願降服契丹,酋長白承福帶人逃到了河東,歸劉知遠。後晉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契丹遣使來問吐谷渾之鼎,石敬暗既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劉知遠,更不敢得罪“父皇帝”,由此,憂鬱成疾,於六月在屈辱中死去,時年51歲,謚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廟號高祖,葬於顯陵(河南宜陽縣西北)。縱觀石敬瑭之一生,初以驍勇善戰發跡,繼因廉政而聞名。在戰亂頻繁之際,他借重契丹援助得以問鼎、建立後晉王朝。由於割讓燕雲十六州以及歲輸布帛30萬給契丹,並甘當百依百順的“兒皇帝”以換取契丹對自己的支持,將北方百姓置於契丹鐵蹄之下,民心盡失。石敬瑭的一生分成兩個階段,稱帝之前還算是讓人佩服的,但為得到帝位竟想出下下策,結果一次失算,終生受累,而且在歷史上也留下了千古惡名。不管如何,石敬瑭還是有些地方值得肯定的,除了他以前治理陝州、魏博、河東時的政績外崐,石敬瑭的節儉也是很得民心的。在稱帝後,就是奢侈的時候,也沒有像後唐莊宗李存勖那樣貪財貪得將國家都丟掉了。有一次,百姓從地下挖出了幾塊黃金,地方官交給了石敬瑭,石敬瑭說:“地下所藏之物,又不是國家需要的寶物,不必歸公。”然後命人將黃金送回給挖出黃金的百姓。如果是李存勖和那個不認父親的皇后,黃金肯定早就裝入自己腰包里了。還有,石敬瑭對於年齡在八十以上的老人也加以照顧,免除一個人的差徭。各地有旱情的時候,也知道下令減免租稅五分之一。
對於石敬瑭的評價,《舊五代史》的說法還是比較合理的。先肯定了石敬瑭的節儉,說他能禮賢下士,能納諫。但是不該為圖帝位引契丹進中原卻給人民帶來災難,致使以後後晉滅亡,一家人都被迫流亡,客死異鄉。這如同“決鯨海以救焚,何逃沒溺;飲鴆漿而止渴,終取喪亡。”最後為石敬瑭惋惜,說他如果是憑藉自己的力量得到帝位,即使功德超不過前人,也能成為一個仁慈勤儉之主。假如終究代替不了現實,石敬瑭最少也是一個賣國土求榮的反面典型。
滑國故城遺址
偃師城東南約20公里府店鄉府店村北與滑城河(即林水)之間,有一處靴形台地,南北約2.5公里,東西寬北端約1.5公里,南端0.5公里。據史書記載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站的試掘,證明春秋時期的滑國故城遺址就在這裡。《偃師縣誌》上說:滑國又叫“費滑”。據《春秋》記載魯莊公十六年(前678年)“冬十二月(公)會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滑伯、滕子,同盟於幽”。《左傳》魯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記載,“秦國的軍隊去偷襲鄭國,被發覺,遂滅滑而還”。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上說,緱氏縣城就在春秋時代的滑國都城。 從試掘情況來看,滑國故城是依據地形特點而修建的。故城南北長,東西窄,北部依地形又向西突出一部分。城垣屈曲呈弧形,平面略作長方形。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寬北部約1000米,中部約700米,南部約500米,總面積14萬平方米。城垣臨近台地邊緣,因歷年河水沖刷,大部分已經倒塌。南牆東段與東牆北段的下層、北牆和部分東牆夯層較薄,土質堅硬,其上壓有布紋瓦層。它的建造年代應在漢代以前。南牆東段與東牆北段的上層、西牆和部分東牆的夯層較厚土質鬆軟,內含戰國陶片及布紋瓦,下壓前種夯層和布紋瓦層,其建築年代,應在漢代或漢代以後。
故城附近的遺物極為豐富,有仰韶、龍山文化及商代、東周、西漢和唐代等時期的遺物,而以漢代遺物分布最為普遍,堆積最厚;其次是東周時代的遺物;仰韶、龍山文化和商殷時代的遺物最少;東周和西漢的遺物在城址南部發現較多,東漢的遺物以城址北部最為豐富。這些遺物對考察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頗有價值。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滑國故城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