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昌國縣 北宋置。
公元771年(唐大曆六年)臨海人袁晁揭竿起義,連陷浙東諸州縣,並一度占領翁山,翁山縣因此被撤銷。
公元1073年(北宋熙寧六年)王安石在鄞州任縣令,上奏朝廷重置縣治。宋神宗批准這一奏請,在舊翁山縣地重置縣治,名昌國。“意其東控日本,北接登萊,南連甌閩,西通吳會,實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壯國勢焉。”
公元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因“海道險要”、“戶口倍增”升縣為州,名昌國州。此時,舟山有居民22600餘戶,126000餘人。
1369年(明洪武二年)撤廢昌國縣,
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舟山群島建縣縣名定海。康熙題“定海山”扁額。他以為“舟”是動的物體,不太平,不如以“定”為好,“海定則波寧”。以祈“海波永定”。1841年9月,英軍再度進攻舟山,定海總兵葛雲飛偕壽春總兵王錫朋、處州總兵鄭國鴻,率軍民抗擊,是為震驚中外的“鴉片戰爭定海保衛戰”。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清政府將定海縣升為直隸廳,直屬浙江省。
民國元年(1912)11月(清宣統三年九月)定海光復,改定海直隸廳為定海縣。
翁山縣,昌國縣,昌國州,定海縣先後屬明州,慶元府,慶元路,明州府,寧波府管轄。治所一直在今天舟山市定海區。
位置
昌國衛象山縣西南八十里。北去府城三百五十里。洪武十七年,置衛於昌國縣城內。二十年,徙衛於縣南之東門山。二十七年,以東門懸海,薪水艱阻,徙後門山,跨山為城,周七里,即今衛也,是為明代四大海防名衛之一。永樂十五年修葺,成化間重修。嘉靖三十二年,復營繕以御倭,城控臨海洋,屹為保障,領所四。
石浦守御前千戶所象山縣西南百里。北去府城三百七十里。舊置於縣南十里石浦山,洪武二十年,改建於此。阻青山為城,周不及五里。永樂十五年重修。嘉靖三十四年,復完葺。前臨石浦關口,切近壇頭、韭山,乃倭夷出沒咽喉要路,翼蔽昌國,此為門戶。
石浦守御後千戶所同上。《志》云:石浦去昌國十餘里,城下一帶水涯,可以棲泊戰船。對面有山,即石浦舊城,今謂之石浦關。關外大洋,有山曰壇頭,倭盜出沒處也。寧郡之沖,以石浦、昌國為最。寇自南來,必由三門、林門、下灣門、東門四路而入,寇自東來,必由牛欄基洞下門而入,備御切矣。
錢倉守御千戶所象山縣西北三十里。北去府城二百六十里。洪武二十年建,四面阻山,城周三里。永樂十四年,重修。嘉靖三十二年,增葺。城東臨大海,至大嵩港約一百里,南為塗次烽堠,外接竿門、蒲門等處,西北至湖頭渡海,為大嵩所界,乃昌國之藩籬,與大嵩相為犄角者也。
爵溪守御千戶所象山縣西五十五里。北去府城二百七十里。洪武三十一年建,永樂十五年重修,成化中增葺,嘉靖三十二年又繕治。西北阻山,東南負海,城周三里,孤懸海口,直衝韭山,東逼大海,西並錢倉,南以遊仙寨為外戶,北以象山縣為喉舌,亦稱要地。